谨防“被免密”侵犯消费者权益
近日,山东青岛市民李先生向《工人日报》记者讲述了自己账号“失窃”的经历。李先生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开通的免密支付功能,直到手机频繁收到账单提醒,才发现平台账号被盗,对方通过“免密支付”消费了5000多元。他认为,这种事关会员安全的操作提示应该设置在明显位置,不能让消费者糊里糊涂“被免密”。
在数字支付日益普及的今天,免密支付功能因其便捷而受到不少消费者的青睐。然而,这一功能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安全隐患。从消费者“被免密”的乌龙事件到不法分子的盗刷案件,都警示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并采取措施,以防“免密支付”成为侵犯消费者权益的隐秘角落。
免密支付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减少支付过程中的繁琐操作。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不少消费者反映,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免密”,甚至因此遭受经济损失。这背后,既有平台或商家为了自身利益而进行的诱导式操作,也有消费者对这一功能风险认识的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平台在推广免密支付时,往往采用小字提示、默认勾选等方式,导致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授权了免密支付。这种做法显然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更为严重的是,当消费者意识到问题并试图取消该功能时,却往往面临操作复杂、难以找到取消入口等问题。这无疑增加了消费者的维权成本,也助长了部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共同织密消费者权益保护网。首先,平台和商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告知消费者免密支付的开通条件、风险及取消方式,并提供醒目的提示信息。同时,应简化取消操作,确保消费者能够轻松关闭该功能。
其次,监管部门应加大对平台的监管力度,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及时有力惩处,从而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市场秩序。同时,加强相关知识的普及和教育,提高消费者对免密支付功能的认识和理解,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使用技巧和风险防范方法。
最后,消费者自身也应提高警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在设置手机锁屏密码、下载App或使用公共WIFI时,应保持高度警觉。此外,定期检查账户交易记录,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警并通过银行或平台挂失相关账号,及时修改密码以降低损失。
总之,免密支付带来了便捷,但也伴随着风险。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风险,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和应对。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在享受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
王 琦
(法治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1月2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均上涨70元
- 2023年全国法援机构为54万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68亿元
- 美国孟菲斯警察暴力执法案三被告每人至少一项罪名成立
- 西藏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 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红色预警
- 中国首个海上“风电+牧场”项目探路海洋资源立体利用
- 今年前5月重庆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19.6%
- 国际关系学者:美对华加征关税是“后殖民主义”思维作祟 | 世界观
-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丨创意长卷:运河新变
- 韩国延坪岛一带发布居民紧急避难令
- 浙江宁波电力人“战”寒潮 海曙山区恢复供电
- 印度经济稳定性经受考验
- 中秋国庆假期点燃出游热情
- 中国国家图书馆举办纪念梁启超诞辰150周年座谈会
- 海关总署:全年有信心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 兰州高新事:“数企”占半壁江山 三年内冲百亿目标
- 俄安全局:挫败乌克兰劫持俄空天军直升机的图谋
- 探访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
- 广东外贸再迎“开门红” 跨境电商业务快速发展
- 应对“烂场雨”天气 “中原粮仓”全力抢收夏粮
- 热门推荐
-
- 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永久落户上海
- 俄国防部就美军无人机出现在黑海上空一事发表声明
- 专家把脉戏剧高质量发展 呼吁加大文化投入和惠民力度
- 跨越11个省区市 内蒙古海拉尔首通直达广州列车
- 今年前11个月上海金银珠宝类消费额达335亿元
- 怪他?美媒:美交通部长将“毒气列车”脱轨部分责任归咎于特朗普
- 车随人走,人玩车停!“坐着火车游新疆”是啥体验?
- 广东地区出土砚文物与砚文化展正式开展
- 北京地区暑期就业服务月启幕 多措促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上岗
- (聚焦博鳌)华商聚焦新质生产力:数智融合助力产业链升级
- 山西洪洞西冯堡清代墓地女性伤病研究揭示缠足影响
- 山西长子:古建文化“圈粉” 文明实践赋能文旅融合发展
- (乡村行·看振兴)福建宁德:金牌旅游村建设焕发乡村新活力
- 过七夕,花多少钱才能表达心意?
- “五一”假期海南进出岛车客流将呈现高位运行态势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波监管局开展金融知识”五进入”集中教育宣传活动
- 2023年度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十大科技创新发布
- 日本青年邂逅中国瓷都
- 羽人竞渡纹饰是端午龙舟文化的起源吗?
- 强对流蓝色预警:广东等地局部将有10级以上雷暴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