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博鳌)携手应对气候变化 专家学者建言绿色“一带一路”
中新网博鳌3月29日电(记者 徐文欣)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应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又应如何建立和完善绿色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带动市场力量向绿色低碳发展配置资源?3月28日,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举行“‘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圆桌”分论坛,专家学者就此展开讨论。
2023年是自1850年有气候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潘基文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及绿色低碳目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从2021年开始,“一带一路”的目标进一步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特别是在应对气候危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发展中国家是对全球变暖影响最小的国家,却是全球变暖的最大受害者。”潘基文表示,这些国家不仅迫切需要绿色投融资资金来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且需要技术专长和能力建设方面的帮助。
潘基文说,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老挝等国家正努力实施“一带一路”绿色倡议项目,使国家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投融资和技术支持,他们的目标有可能无法达到。
“气候变化不会在乎你来自哪个国家,是富有还是贫穷。”潘基文呼吁国际组织和金融机构,包括公共机构和私营部门,在弥补投资缺口方面发挥作用。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称,很多国家一半或近一半的二氧化碳排放都由电力系统产生。因此,改进电力系统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方面所占比重比其他行业都要高。
周小川认为,很多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都有缺电问题,出现拉闸限电的现象。中国在电力系统方面的能力应该更多地服务于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周小川表示,一方面,中国是储蓄率非常高的国家,很多储蓄在寻找海外投资方式。不少投资者对光电、风电和整个电力系统投资非常感兴趣。另一方面,科技发展使电力领域的成本快速下降,创造了更大的机会。
谈及推动绿色投融资合作,促进“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周小川建议,要更好地运用激励约束机制,加大“一带一路”地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动力;要考虑多边机构的改革,理清机构职能、方向,加强相互配合,及与多边开发机构和国际商业性投资与私人投资的配合;要加强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坚持多边规则,反对保护主义。(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康养国家队”加码大湾区品质养老
- 长三角铁路暑运7月1日启动 预计发送旅客超1.5亿人次
- 福建最大引调水工程全线通水 为580万人“解渴”
- 受“卡努”影响 浙江海浪警报升级为黄色
- 国家动漫园冀携手南宁助力中国文化产业出口东盟
- 菲律宾1月1日至28日登革热病例同比增长69%
- 5G+井下单体设备集中操控技术使矿工由“井下”走到“井上”
- 美国会众议院通过针对议员希夫的谴责决议
- 112国艺术家作品共聚中国美术馆一展丝路缤纷
- 广西贺州通报“平桂区羊头镇养殖场排污”:责令限期整改
- 韩媒:崔相穆向韩国政府各部门下达紧急指示
- 5月20日发行!央行心形纪念币又来了,想拥有吗?
- 网络视听用户10.74亿人 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151分钟
- 文化中国行 | 走进“文房四宝之乡”宣城
- 悉尼芈雅中乐乐团奏响中西交融新年音乐会
- 四川西昌至云南昭通高速公路全线首片T梁成功架设
- 数千只鹭鸟齐聚 江西南昌新增一处“鹭鸟王国”
- 湖南开展专项行动保护候鸟
- 金砖国家工商业人士呼吁深化团结合作 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
- 塞中互利合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国际论坛)
- 热门推荐
-
- 元旦假期异地酒店订单占比近七成,商家力拓防疫“暖心房”
- 2024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闭幕 发布《昆明倡议》
- 中国经济增量政策“组合拳”逐步展开
- 安徽加快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开放型经济实现新突破
- 多位国际知名探险家将“勇闯”云南怒江大峡谷
- 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一把手”发声,重要信号
- “盛世中华,何以中国” 走进六千年上海
- 连续三年发布!建设银行2023年环境信息披露报告来了
- 农业“国家队”北大荒三大主栽作物长势良好 具备丰收条件
- 北京集中推出稳岗扩岗促就业、精准就业帮扶等十项行动助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
- 青海“双品网购节”借“数”激发消费潜力
- 何以中国 运载千秋|挑大“梁”!通江达海的无人智能港口有多聪明
- 广西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牵引作用 加快构建跨境产业链供应链
- 经合组织报告:预计今年成员借款需求将增至12.9万亿美元
- 首都机场预计今年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将超1500万人次
- 两三岁起手机平板不离手 6岁小女孩患上颈椎病
- 国家开放大学首届新商科创新创业大赛现场赛在北京举办
- “中国未来的发展一定会更好”
- 中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省市两级派出机构统一挂牌
- 北京市发布暴雨蓝色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