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博鳌)携手应对气候变化 专家学者建言绿色“一带一路”
中新网博鳌3月29日电(记者 徐文欣)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应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又应如何建立和完善绿色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带动市场力量向绿色低碳发展配置资源?3月28日,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举行“‘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圆桌”分论坛,专家学者就此展开讨论。
2023年是自1850年有气候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潘基文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及绿色低碳目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从2021年开始,“一带一路”的目标进一步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特别是在应对气候危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发展中国家是对全球变暖影响最小的国家,却是全球变暖的最大受害者。”潘基文表示,这些国家不仅迫切需要绿色投融资资金来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且需要技术专长和能力建设方面的帮助。
潘基文说,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老挝等国家正努力实施“一带一路”绿色倡议项目,使国家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投融资和技术支持,他们的目标有可能无法达到。
“气候变化不会在乎你来自哪个国家,是富有还是贫穷。”潘基文呼吁国际组织和金融机构,包括公共机构和私营部门,在弥补投资缺口方面发挥作用。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称,很多国家一半或近一半的二氧化碳排放都由电力系统产生。因此,改进电力系统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方面所占比重比其他行业都要高。
周小川认为,很多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都有缺电问题,出现拉闸限电的现象。中国在电力系统方面的能力应该更多地服务于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周小川表示,一方面,中国是储蓄率非常高的国家,很多储蓄在寻找海外投资方式。不少投资者对光电、风电和整个电力系统投资非常感兴趣。另一方面,科技发展使电力领域的成本快速下降,创造了更大的机会。
谈及推动绿色投融资合作,促进“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周小川建议,要更好地运用激励约束机制,加大“一带一路”地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动力;要考虑多边机构的改革,理清机构职能、方向,加强相互配合,及与多边开发机构和国际商业性投资与私人投资的配合;要加强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坚持多边规则,反对保护主义。(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从蔬食中感受生活滋味
- 旅韩大熊猫“福宝”三周岁写真集在韩热销
- 我科学家发现可能蕴含第一代恒星的候选星系
- 德媒:德国北约基地谨慎解除安全警报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信阳!
- “五一”假期中老铁路增加国际旅客列车开行密度
- 2024年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启动
-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哪个国家都不应该再犹豫,每个人都要参与进来!
- 全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昆明开启“文化大餐” 云南以珍贵古籍上“好菜”
- 娱乐圈新乱象:明星谁下车晚谁咖位大?
- 当健康成生意 主播应避免被流量“绑架”
- 随朔尔茨访华,宝马董事长表示坚定持续投资中国
- 广西上半年水质整体优良但有下降之忧
- “喜效应”点亮幸福生活
- 外媒:一名日本囚犯在美国监狱被杀
- 美媒:北约将向乌克兰派遣官员,并在德国建新指挥部
- 房贷转经营贷,背后隐藏着多少风险?
- 向世界讲好中医药故事,以岭药业荣获“品牌创新先锋企业”称号
- 中国—东盟(马来西亚)新兴产业大会在吉隆坡举办
- 乌军F-16战机坠毁,谁干的?
- 热门推荐
-
- “数字游民”:“游牧”人生如何才能过得更精彩
- 台风“普拉桑”在浙江岱山登陆
- “玉韫·九州——中国早期文明间的碰撞与聚合”展览学术研讨会召开
- 重庆辟谣:网传“合川区有拐带儿童团伙出没”系谣言
- 青年艺术家创作超写实陶瓷雕塑 记录改革开放人们逐梦“容器”变迁
- 浙江17000余家民营企业对营商环境有什么评价?
- 山西辣椒干首销中国台湾
- 发挥企业重整法律制度功能 完善市场主体救治机制
- 专家支招:疫情期间能否看牙、有否风险、如何防护?
- 十三部门:加快淘汰更新老旧营运柴油货车
- 央视记者探访|毛伊岛大火发生四个多月后 火灾调查缘何迟迟无果?
- “国家名片”再现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
- 第八届亚洲艺术品金融论坛举行 助力文化产业合作创新
- 上海专家云端义诊:为云南偏远地区癫痫患儿提供高水平诊疗
-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发布电动牙刷“C”标志
- 消费者报告五大鸡蛋品牌报告出炉:正大、兰皇并列第一
- 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 西湖这一口鲜,比去年早一个月
- 《泉州与世界海洋文明》新书首发
- 全息透视动漫等产业前沿,这个博览会有哪些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