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何以常青(新语)
老字号记载着一段段厚重故事,也在时代发展中续写着创新篇章
锦鲤年糕、黑蒜冰淇淋、中药膳食……当下,越来越多的中华老字号紧跟消费趋势变化,发掘自身文化潜力,供给个性化、年轻态的产品,受到欢迎。
老字号何以常青?作为传统工商业的优秀代表,老字号在与生活共融、与市场共舞、与时代共振中,逐渐成为工艺精湛、制造精良、服务优质的代名词。从名动淮扬的谢馥春香粉铺到香飘津门的桂发祥十八街麻花,从不敢省人工、减物力的同仁堂到做精“足”上功夫的内联升,老字号皆以其独到的工艺、优良的品质,赢得了人们的口碑。
有人说,一家老字号的历史是一座城市历史的一部分。老字号不仅是服务群众生活的重要载体,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城市记忆。老牌匾、旧店址、老物件……每每看到这些,好似在听一段无声的历史,总能唤醒内心深处的回忆。老字号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也搭建起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然而,由于观念老化、创新能力不足,部分老字号难以满足当前消费升级和时代发展的需要。2023年,商务部等5部门对中华老字号进行了复核,将长期经营不善甚至已经破产、注销、倒闭,或者丧失老字号注册商标所有权、使用权的55个品牌,移出中华老字号名录。这是一个提醒:老字号须探新路,跟上时代发展。
对于老字号而言,保持旺盛生命力离不开守正创新。一方面要通过加强原址原貌保护、推动传统技艺传承等方式,保留老字号的“老”味道,让老字号的金字招牌不褪色;另一方面,要跟上新消费理念,顺应市场机制,营造新场景,持续提升文化承载力和市场竞争力,发挥好老字号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等方面的作用。
老字号记载着一段段厚重故事,也在时代发展中续写着创新篇章。期待更多老字号探新路,传承不辍,历久弥新,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擦亮金字招牌。(人民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专家谈藏文古籍保护与数字化:让历史“活”起来、“火”起来
- 从宅家到复工,五步走出心理舒适圈
- “岑继华内地交流计划”实习团在沪结营
- “分手”→“复合”,一年多时间,网易、暴雪过得怎么样?
- 新型“人造皮肤”可用于智能设备
- 中国证监会发布深化科创板改革八条措施
- 合肥新桥机场S1线先行段五里墩站“先锋三号”盾构始发
- 广东画院展出80余幅“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主题作品
- 全国第三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名单公布
- 2024澜湄国际影像周:六国嘉宾获赠源头活水 见证“同饮一江水”
- 中国大使代表发展中国家作共同发言呼吁重视经社文权利
- 《重修智者广福禅寺记碑》上榜文物名录 揭露陆游往事
- 2023年江西工业领域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完工投产千余个
- 美国好莱坞演员与编剧联合大罢工
- 石家庄石钢工业遗址公园开园 迎今年摇滚音乐季首秀
- 在家门口也能露营 广西试点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
- 希腊要求大英博物馆归还帕特农神庙雕塑
- 浙江客流最大县级火车站春运预计发送旅客83.35万人次
- 在新疆,一曲长调何以悠扬?
- 加沙将恢复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 以军又袭一援助车队
- 热门推荐
-
- 为确保飞行安全 俄罗斯喀山机场临时限制航班起降
- 文化中国行丨既传统又时尚 古典上海豫园现国潮新风
- 为虚拟现实产业赋能 2024中国(南昌)虚拟现实产业创新大会开幕
- 厦门眼镜展启幕 800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助阵
- 破局塑料污染 发力环保教育——民进中央在江西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考察调研侧记
- “厦门—澳洲”航线又一国产汽车品牌首航“出海”
- 海南加紧恢复因台风受损的农村水电通讯线路
- 2024全国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与标准创新大会在哈尔滨举行
- 台风“普拉桑”致江苏南通出现强降雨 最大小时雨量超100毫米
- 2022年中国电影:新主流电影引领市场 行业发展彰显韧性
- (走进中国乡村)探访太行传统村落群:多样石寨“串珠成链”联动发展
- 纽约地铁治安堪忧:一夜之间97扇列车车窗被砸!
- “体育+文旅”更多“沉睡”体育资源被盘活 带动乡村百姓增收致富
- 打卡秋季仙女湖 “非遗+景观”让周末游多姿多彩
- 外媒:以色列将批准以黎休战60天 停火协议即将达成?
- 甘肃划定“红线”守牢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
- 巴西青年钟情辽南鼓乐 用纪录片讲述中国民俗文化故事
- (走进中国乡村)千年老镇浙江沈荡:文化味“圈粉”年轻人
- 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工作暂停时间延长至2月28日
- 对话张悦然:写作没那么容易,文学需要严肃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