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长三角联动共蕴未来产业“发展之机”
中新社上海3月24日电 (高志苗)上海、杭州、南京等地近年接连出台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的行动方案,长三角共蕴未来产业“发展之机”,一批着眼未来的企业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乘风而起”。
“长三角联动”是上海电气(安徽)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区域布局的关键词。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程师杨霖霖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研发中心在上海,生产基地在安徽合肥。“2019年我们成立产业化的公司,当时把公司的生产基地放到了安徽,这也是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走出去’。在用工成本、前期产业孵化等方面地方政府给了切实的支持。”
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量子计算公司,尤其看重上海金融、生物医药等场景。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辉表示,量子计算需要有大量的应用场景,需要整个生态去支撑。
“目前我们在安徽合肥建了中国第一条也是最完整的一条量子芯片生产线,下一步希望在长三角有更好的土壤,能够把芯片中试线往更大的环节上去推进。”张辉说。
长三角具有发展未来产业的基础条件。在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芮晔平看来,长三角地区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产业创新体系相对完善,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等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这些都是发展未来产业的重要基础条件。
因参与2023全球“未来产业之星”大赛与上海“结缘”的杭州云音超算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也计划在上海设立新公司。公司项目负责人孙斌强表示,上海具有雄厚的高端装备、高端产业发展基础,例如,航空航天装备、船舶及汽轮机、核电发电机和成套工程、新能源汽车、机器人、隧道盾构、生物医药工艺等,这些为新算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上海市产业技术创新促进会秘书长、全球“未来产业之星”大赛组委会负责人李晔认为,长三角区域内的未来企业在产业协同上有独特优势和特点。“企业自身发展创新以及在保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方面,长三角不同地区能够发挥各自特长。希望能够看到越来越多上海企业和外省市企业达成合作实现突破。”
区域协同如何为未来产业发展注入长久动能?芮晔平建议,可以进一步整合长三角的科研机构、科学设施等资源,推动区域内科学设施与平台的共建共享;应用场景方面,可以率先打造长三角区域级应用场景,如联合推动支撑氢能源汽车、空中交通等发展的基础设施布局。(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产业发展、外贸助推 中国会展“走出去”蓄势加速跑
- 新疆墨玉:专业化养殖拓宽民众增收路
- (第六届进博会)专访DHL快递中国区CEO:后疫情时代国际物流业机遇何在?
- 俄罗斯在地中海举行演习并发射高精度导弹
- 铁路春游季开启诗意杭黄游热门
- 普京签署法律俄罗斯暂停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
- 网文、网剧、网游 文化“新三样”“出海”又出彩
- 浙江海岛观察:乡贤集市缘何光速“圈粉”?
- 德总理明确拒绝向乌克兰提供“金牛座”巡航导弹
- 德国中小企业总部集聚区落户湖南湘江新区
-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第四跑道成功试飞
- 前三季度广东开行国际货运班列950列 全年有望突破千列
- 两名伊朗军事顾问在以色列对叙利亚的空袭中身亡
- 助养老事业产业发展 写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 高温天气做好防暑降温
- 北京房山108国道生命通道已抢通
- 病毒高发季节 发烧之后该怎样吃才能补身体
- 日本创价学会名誉会长池田大作去世
- 交通出行成“五一”假期中国消费者吐槽重灾区
- 粤北清远连州“花果经济”绘出村美民富之路
- 热门推荐
-
- 以毒攻毒!疱疹病毒“变身”癌症克星
- 福建2024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地区生产总值超2.6万亿元
- 湖北—俄罗斯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对话会武汉举行
- 潮玩文旅相融合 泡泡玛特城市乐园开园
- 北京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居全国城市之首
- “关爱山川河流·润泽千村万户”志愿服务活动在贵州毕节启动
- 宇宙之门超感科幻艺术展在蓉开展 呈现东方科幻魅力
- 商务部:将确保对欧盟贸易投资壁垒调查公平公正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不断扩围加力 持续释放巨大内需市场潜力
- 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
- 美俄在安理会激辩“北溪”事件,中方:开展国际调查有重要意义
- 浙江隧道巡检员坚守岗位一线 保通保畅“不打烊”
- “大山里的小欧洲”青田举行创业创新发展大会
- “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首家海外青年互学互鉴中心在英国成立
- 舞剧《咏春》研讨会举办:传统之美与当代质感
- 国家发改委: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
- 香港知名企业家、慈善家吕志和逝世
- 甘肃“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项目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
- 证监会严惩多起操纵市场恶意做空案件 切实维护市场稳定运行
- 百岁老兵常哼老校歌 难忘两岸黄埔同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