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携手十载打造城市可持续发展典范
中新社武汉3月20日电 (记者 张芹)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签约十周年暨第七届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20日在武汉市蔡甸区举行,中外嘉宾出席论坛并见证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永久会址揭幕。
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是中法两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方面挑战,共同推动建设的生态新城,于2014年3月落户武汉市蔡甸区,这也是中法两国在城市可持续发展领域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合作项目。
当日发布的《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十年发展白皮书》显示,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融合两国在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技术和经验,注重可再生能源利用和生态环境技术,突出低碳交通体系和绿色建筑应用,正逐步成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宜居宜业的示范样板。
经过10年建设,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7亿元(人民币,下同),高端服务、数字经济、生命健康三大主导产业集聚成势,河湖连通、山水城相融的共生格局逐步显现,“小街区、密路网”的低碳交通体系基本成形……
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秦海翔等出席论坛并致辞。法国驻华大使白玉堂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两国众多企业家、机构代表、专家、科研人员为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出力献策,应对城市规划带来的新挑战,使之成为明日城市能够共同借鉴的示范项目。
论坛期间,包括中法科技冰雪产业基地、美迪气象研究中心等在内的58个重点项目签约,总金额达606亿元。来自中法两国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还就“绿色建筑与韧性城市”“生态资源与绿色发展”等主题展开交流与探讨。
本次论坛也是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自1964年中法建交以来,武汉与法国在经贸、科技、人文等领域广泛开展合作与交流,武汉已成为法国在华中地区投资最密集、交往最密切的城市。(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水利部针对晋陕甘宁四省区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 世界首例被救护荒漠猫佩戴卫星定位项圈放归月余 生存状况正常
- 山西大同非遗进大学:薪火相传 共赏文化瑰宝
- 海口“三港”预约过海车辆持续高位运行 待出岛小车约6100辆
- 乡贤联结故土与香港 文化赋能种出“共富茶”
- “长三角眼科诊疗专科联盟”成立 线上线下衔接造福眼疾患者
- 百名泌尿外科专家学者齐聚山西晋城 共话远程手术前景
- “政治素人”米莱当选阿根廷总统
- 工信部:着力推动基础性原创性技术突破 提升智能芯片算力水平
- 一年四季都有新鲜国产柑橘,背后离不开他
- 卒中后 警惕抑郁不请自来
- 土耳其即将发射首颗国产高分辨率遥感卫星
- 农村能源革命按下“快进键” 首批试点县取得良好成效
- 浙江开出长三角首张跨省域无纸化动物检疫证明
- 泰国多地突发洪灾 已致22死19伤
- 探访新疆智能温室系统:大小番茄“住”椰糠听音乐 “喝水”精确到滴
- 惠州海域开展船舶溢油应急联合演练
- 去哪儿回应实行灵活办公制度:和员工一起探索更酷的工作方式
- 中国计划到2027年初步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
- 清华团队最新成果让失声者把“喉咙”穿戴在身上
- 热门推荐
-
- 《关于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问答
- 62国逾300名国际交流员已在甘肃研习
- ASML中国区总裁沈波:期待第六届进博会 中国已成最重要市场之一
- 空调卖“爆”,这个夏天“师傅很忙”
- 死刑!余华英拐卖儿童案二审宣判
- “武汉—宁波—欧洲”铁海联运专列首发
- 上调存款利率!年末,这些银行“拼了”
- 国企转账私人账户近6亿?涉事公司:将及时公布核查结果
- 最新研究破解“柳江人”年代学疑团:距今约3.3万-2.3万年
- 浙江瑞安“清明早茶”开采 侨力助推茶叶出海“破圈”
- 新编京剧《齐白石》再度上演
- 追忆“匆匆那年” 天津“‘桥’见海河,邂逅浪漫”音乐会上演
- 山西长治西沟村:“劳模之乡”走上振兴路
- 广东专家团队用“液体活检”监测鼻咽癌治疗效果
- 59个城市被命名为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 海评面:外媒关注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
- 专家: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 9月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12.3点 电商物流需求明显改善
- 升级服务释放家电消费潜力
- 油价年内第四次下调 加一箱油少花约7.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