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渭南:科技赋能新农人 加速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中新网陕西渭南3月20日电 (杨英琦)“和从前总往地里跑的时候不同了,现在我用手机就能控制大棚的温度、湿度,智能化管理大大减少了我的劳动量,省心多了。”当被问及冬枣种植现状,村民李建斌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自己最得力的“务农工具”。
李建斌所在的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范家镇井庄村,地处黄河中游最大的河滨湿地区,素有“关中小江南”之称。该村冬枣种植面积达3100亩,为主导产业,此处的冬枣成熟早、品质优、效益好,是大荔县冬枣优势主产区,已成为全镇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记者了解到,该村围绕“大荔冬枣第一熟”优势特色产业,打造建设井庄村日光温室冬枣示范园。园区投资929.4万元,重点打造水肥一体化、卷帘卷被远程控制、温度湿度远程控制、安全监管远程控制等全智能化日光温室冬枣生产基地。现已建成63个温室大棚,将全村脱贫户305人纳入园区,实现村有集体经济收益,户均有果业收入,人人有就业门路。
李建斌与乡亲们种植的冬枣多在大棚中,而大棚作物最需要的就是监控温度与湿度。“大棚冬枣的管理非常严格,必须要把控好光照、温度,合理用药施肥,不断总结经验,根据长势灵活调整、精细管理。”不同以往频繁走进大棚观察温度与湿度,李建斌向记者展示,手机上安装相关软件后,他可以随时随地查询棚内温湿度数据,并包括高低温预警功能。而大棚的温湿度控制得当,对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作物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今,如此借助科技提升农业管理水平的案例还有很多,安仁镇伏坡村给大棚装空调提升棚内温度、两宜镇东高城村给高石脆瓜温室大棚铺设地暖提升地温……设施农业既是渭南农业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也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地处陕晋豫三省结合部、位于八百里秦川最宽阔地带的陕西省渭南市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适中,是西北地区优越的农业生态区,也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素有“陕西粮仓”之称。
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渭南在农业领域产生了众多“金字招牌”。富平柿饼、白水苹果、临渭葡萄、大荔冬枣等一批土特产品驰名中外。渭南市农业生产常年走在陕西省前列,粮食、水果和蔬菜瓜类总产分别占到全省的20%以上、35%左右和30%以上。
经过自动化、程序化、智能化生产,一袋袋面粉从陕西粮农富平西瑞面粉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源源不断传输出来;对重量、外观、糖分等指标进行识别测量后,白水县润泉物流中心的水果自动化分拣设备将一批批苹果分选为不同等级,装箱后发往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在临渭区的葡萄产业园,每一株葡萄都有自己的“身份证”,用手机扫一扫每串葡萄套袋上的二维码,就可以查看葡萄从种植到销售全过程……
记者了解到,随着种植面积持续扩大的可能性变小,新品种研发、种植模式创新、农业机械的推广等环节成为该市农业发展提质增效的侧重点。与此同时,持续深化数字、生态和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创新及运用,也意味着当地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正在“进行时”。
近年来,渭南各县(市、区)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一县一业”的产业格局已较为成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白水苹果”“大荔冬枣”等九大果品区域公用品牌,同时,加快构建粮食、生猪、苹果、蔬菜、乳制品、特色果业、特色渔业等七条特色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截至2023年,九大果品区域公用品牌总价值达239.54亿元,七条特色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总产值已近千亿元。
此外,随着互联网所带来的农业信息差日渐消弭,曾经南方“限定”的农业产业也在关中大地落地生根。澄城依靠设施大棚实现了火龙果、甘蔗等热带水果的“南果北种”;蓝莓这种“极易水土不服”的水果渐成气候;大荔县渔业养殖水面最大的范家镇则大量养殖南美白对虾、中华绒螯蟹……
在渭南,科技驱动、基地推动、企业带动和品牌拉动,正成为推动这座特色农业大市向特色农业强市转型的强劲动力,在这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正当其时。(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受台风影响 俄罗斯远东滨海边疆区多地进入紧急状态
- 水利部部长提农业节水增效“五项制度体系”倡议
- 十四部门:开展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工作
- 处理“拍黄瓜”举报需兼顾情与法
- 马来西亚冀今年吸引逾1600万人次境外游客
- 广西荔枝2023年产量预计近百万吨
- 梁朝伟有新身份!现场分享一个秘密
- 融通旅发集团推出“缘月”“福月”中秋礼盒 为市场添红为传统增色
- 东航第四架C919交付入列 超8万人次旅客已“打卡”
- 革命历史剧《西进西进》在四川雅安杀青
- 中外专家成都共话新能源促进高质量发展
- 开心麻花在闽首个自营剧场厦门开幕
- 从“60后”到“90后” 看新疆兵团四代教师的初心传承
- 台青在山东济南迎中秋:两岸皆是家
- 广交会观察:中华美味飘香 征服外商味蕾
- 正能量微短剧《寻AI高考》
- 张艺谋:播撒更多文化火种,兴旺人类文明之火
- 国宝级古生物化石亮相辽博 还原中生代生活场景
- 台风“杜苏芮”影响渐弱 福建沿海铁路逐步恢复运行
- 一冷藏货车违规乘人致8人窒息遇难 河南叶县通报
- 热门推荐
-
- (经济观察)数字化成中国民营企业出海新标签
- 宁夏举办首届科技成果转化暨人才交流合作大会
- 2023年海南GDP同比增长9.2% 增速位于全国前列
- 国际最新研究:年轻卵泡或有助老年小鼠卵母细胞发育
- 联名信用卡为啥“瘦身”了?
- 中缅边境打洛口岸今年以来出入境旅客突破150万人次
- 兰州口岸里的国门女警群像
- 姚海军:从伐木工到被查的“科幻大佬”
- 山西电网用电负荷创新高 最高达4408.8万千瓦
- 聚焦农村未成年人心理健康 百名乡村学生暑期科技实践活动启动
- 千年皇家园林“燃”起国风潮 游客“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
- 国际热评:中国经济是全球经济复苏稳定之锚
- 2024重庆国际咖啡节启幕 70余个品牌首次在渝亮相
- 中俄元首携手谱写双边关系新篇章
- 泰国国王正式批准佩通坦·钦那瓦出任总理
- 上海洋山港集装箱年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 指挥家曹鹏从艺80周年 大爱交响铸华章
- 2月27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完成17971.1万人次
- 青海金银滩显冬韵 冬季文、旅、体业态逐渐丰富
- 新疆阿拉尔市两万亩孜然开播 “干播湿出”节水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