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外贸经营主体首次超过60万家
2023年外贸经营主体首次超过60万家(新数据 新看点)
企业业务办理更加便捷、高效、精准
本报北京3月16日电 (记者杜海涛)记者从海关总署获悉:2023年,我国有进出口记录的外贸经营主体首次超过60万家,达64.5万家。全国海关以智慧手段赋能现场作业、监控评估和科学决策,助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帮助企业降本提效。
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作为经营主体,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动力源。全国海关努力发挥智慧海关在涉企服务方面的作用,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一是推动业务办理更便捷。持续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进一步优化“一站式办理”工作机制。二是推动物流运输更高效。三是推动海关监管更智能。目前,在上海洋山港四期、广州南沙港四期等自动化码头内,已经逐步实现无人装卸、无人驾驶运输等自动化作业。
目前,海关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语音录入、图像识别、智能搜索等功能,助推企业的业务办理更加便捷、高效、精准。截至2023年底,“互联网+海关”一体化网上办事平台提供政务服务事项112项,查询及公共服务37项;“掌上海关”应用程序提供服务功能108项,“掌上海关”微信小程序提供功能45项,“单一窗口”已建成23大类、875项基本服务事项。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17日 01 版)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熊猫“美香”一家遭藏匿虐待系谣言
- 气象预警五连发 申城上演“天气秀”
- 科学家首次在南极附近哺乳动物体内发现禽流感病毒
- 低温津贴为何年年呼吁仍年年“遇冷”?
- 创意口味还是黑暗料理?“奇葩”粽子迎来高光时刻
- 9月1日20时至2日18时进出广东省列车全部停运
- 哈尔滨-香港直飞航线首航
- 治理恶意P图违法行为难在哪儿?内容审核标准不明确
- 何以中国丨从孔孟出发,当AI遇见齐风鲁韵
- 跨越64年,两“孩子”寻亲成功
- 聚焦数字赋能 业内共议轨道交通绿色智能发展
- 沈阳市举行国风集体婚礼 52对新人体验中国传统婚俗文化
- 中国A股房地产板块周五表现亮眼
- 6月份银行理财规模下降7400亿元 下半年规模或逐渐回升
- 韩国前防长金龙显被批捕 系戒严事件以来首个被批捕人员
- 甘肃农特产出口渐别辗转“中间商”:借跨境电商“卖全球”
- 南航武汉—伦敦直飞洲际航线复航
- 湖南娄底“空心房”变身美丽屋场 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 新疆“非遗”民歌传承人:“艺人是果实累累的树”
- 国家广电总局:今年1至8月全国有148部电视剧、网络剧获得发行许可
- 热门推荐
-
- 新疆青海等地多降水天气
- 山东8.8万户企业获中长期信贷支持 贷款余额9.3万亿元
- 中国最大海缆施工船正式下水 海缆埋设深度系全球之最
- 新冠后咳嗽如何避免发展为慢性
- 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出台《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管理办法》
- 沈阳对25家建设领域违法施工企业做出行政处罚
- 甘肃启动自动驾驶示范应用 已累计测试总里程五千余公里
- 前6月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5.6% 市场呈现新亮点
- 多地加开列车、免费接驳 让务工人员温暖回家
- 青海“以旧换新”发放补贴超6亿元 市场活力迸发
- 聚焦沟通共提科技 2023年东北亚气象科技研讨会开幕
- 北京医保开通个人账户家庭共济
- 印度列车相撞事故已致数十人死伤 莫迪发文哀悼
- 吃着不甜的水果可能是“热量刺客”?| 你问医答
- 中国8月银行结售汇逆差环比收窄30% 外汇市场预期总体稳定
- 【C财经】“加码中国”!外资持续看好在华投资前景
- 河南雨水情监测“三道防线”保护黄河“豆腐腰”
- 新华社快讯:据阿拉比亚电视台报道,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遭武装人员袭击
- 外媒:美国将向以色列出售数千支M16步枪,条件是……
- 美反华恶法阻碍全人类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