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环境好,购物更满意”——网友热议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商场超市顾客盈门,景区乐园游人如织,街头巷尾熙来攘往……春日里,与气温一起回升的,是澎湃的消费热情,从升腾的烟火气、红火的热闹劲中,人们感受到中国消费市场的强大活力。
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消费环境,开展“消费促进年”活动,实施“放心消费行动”,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就在不久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2023年10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报告》。测评结果显示,2023年全国10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综合得分为79.92分,总体处于良好水平。
对此,网友纷纷表示对中国消费市场有信心,“消费环境好,购物更满意”“满满的购物车、稳稳的‘菜篮子’、丰富的售货单、多彩的消费内容”“现在购物越来越放心了”。
消费稳定增长
人民网转发经济日报文章称,2023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4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2%,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2.5%,比上年提高43.1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更加显著。今年春节假期,多个景区上演“人从众”、庙会大集人潮涌动……火爆的消费场景彰显了内需潜力,提升了市场信心,也为新一年的经济发展蓄势赋能。
增收入稳物价让老百姓“能消费”。
新华网发文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
贵州合力惠民民生超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德祥说:“5%左右的增速对稳定消费、提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消费提升的空间潜力很大。”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华荣认为,政府工作报告说,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就是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确保百姓收入稳步增长。群众口袋里有了钱,再结合发放消费券、补贴和举办购物节等措施,可有效激发居民消费动力,提高消费水平。
供给优化升级让老百姓“愿消费”。
央视网关注到产品和服务方面的创新对提振消费的作用。该网发文称,2023年,由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家居消费的若干措施》,以及促进电子产品、汽车等大宗消费的措施相继出台,金融部门出台政策助力促消费,商务部还组织开展了“消费提振年”系列活动,并千方百计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创新。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张威说:“创新分为很多方面,无论是经营者的营销创新、生产者的产品创新、服务者的服务创新等以及消费载体的场景创新,都是推动消费回暖的有效方式。”
激发消费潜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从增加收入、优化供给、减少限制性措施等方面综合施策,激发消费潜能。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是激发消费潜能的重要举措。
人民网发文称,回望过去一年,各地新型消费增势猛、亮点多,有淄博、“尔滨”火爆出圈,以诚待客接力“泼天富贵”;有新能源汽车、可穿戴设备走俏市场,节能环保成就低碳生活;还有新中式穿搭、老字号网红风头强劲,国风国韵彰显文化自信……蓬勃发展的新型消费,映射出人民群众对更高品质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见证了中国消费市场的韧性与活力。培育壮大新型消费,需瞄准消费新需求、新动向,不断丰富和创新高质量消费供给,让人民群众愿意为优质产品和服务买单。要抓住数字化转型发展契机,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更好建立消费者与企业、品牌之间的互动机制,促进信息流动更高效、口碑呈现更真实。要打造更多交互式、沉浸式、体验式消费场景,更好满足消费者对氛围感、仪式感和归属感的热切追求。
新华网发文称,培育壮大新型消费,还要推动平台企业、科技企业在消费领域的创新,鼓励传统消费领域的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快手科技副总裁陆谦表示,对平台型科技企业来说,要结合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用户生态特点,抓住壮大新型消费的发展契机。在直播电商保持稳健快速增长的态势下,进一步提升直播电商生态的服务供给能力,更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推动数字技术与不同产业融合,用技术提升行业和消费者之间的连接效率。
有效激发消费潜能,也应推动养老、育幼、家政等服务扩容提质。
光明网关注家政服务业扩容提质。它发文称,近年来,中国先后印发了推进养老、育幼、家政等服务的一系列重要文件。如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2023年5月,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2023年工作要点》,这一“工作要点”及25项具体措施,使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有了清晰路径和具体方法。
提振消费信心
消费维权越通畅,消费者后顾之忧越少。要进一步畅通消费者权益保护渠道,促进消费稳定增长。
人民网转发人民日报文章,关注预付式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该文称,中国消费者协会12日发布《2023年预付式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提出,预付款项具有付款在先、消费在后的特点,消费者权利的实现有赖于经营者的信用及经营情况,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或风险性,亟须吸纳各地成功经验,从国家层面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为进一步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报告》建议:完善预付式消费相关立法,细化各环节规定,强化经营者举证责任;强化预付式消费行政监管,推动联合整治,实施信用约束和惩戒;加大预付式消费司法救济力度,减轻消费者举证责任,建立消费纠纷诉调对接工作机制;重视发挥消协组织作用,汇聚社会各方力量,促进预付式消费社会共治。
新华网发文关注消费者维权的渠道和成本。文章称,让老百姓有钱消费、有好商品消费,更要让老百姓钱花得值、花得开心。吉林功承律师事务所主任迟日大表示,要顺畅消费者维权渠道,降低消费者维权时间、精力、经济成本。同时把消费维权公益活动做好做大做强,不断拓展公益诉讼的数量和范围。
营造好的消费环境,坚决消除破坏消费环境的“害群之马”。湖北安琪生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熊涛说:“要织密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制度网,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让老百姓敢于消费、放心消费。”
中新网发文关注2023年百城消费者满意度。文中称,梳理连续7年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结果来看,消费者满意度综合得分较为稳定,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下一阶段,中消协将分批次向被测评城市通报各城市测评具体结果,并组织地方消协通过专家评议、消费者调研、大数据分析等方式,对进一步提升被测评城市消费者满意度进行深入研究,为推进放心消费环境建设、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制机制、提升消费者满意度提供有力支持。
杨俊峰(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沿河稻田几乎都淹了”,今年五常大米会减产几何?
- 创意H5|大别山里的“红杜鹃”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
- 创新向善 富德生命人寿聚焦“一老一小”的公益实践与探索
- 冰淇淋呈多样化发展趋势
- 人美社推出《文物之美》系列教材 从文物探寻中华历史文化之美
- 探访安徽郎溪磨盘山遗址:揭示长江下游近4000年文明
- 潜力持续释放 1—7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7.2%
- 中国建立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新机制
- 中越边境云南田蓬口岸实现“智慧化” 人均通关时间缩短15分钟
- 十三部门:加快老旧机车淘汰 鼓励新能源机车更新
- 海浪蓝色警报:上海浙江福建近岸海域将出现2到3.4米的中浪到大浪
- 北美票房:《碧昂丝:文艺复兴》首映登榜首
- 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南航道桥首桩顺利浇筑
- 中国企业500强营收超108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5.74%
- 标普全球集团总裁彼得森:把控人工智能生产信息质量 杜绝发布错误信息
- 广州拟打造1000个数字人民币民生领域应用场景
- “最美基层民警”楼仁斌:义乌江畔的“生命托举者”
- 墨西哥极端高温天气已致百余人死亡 部分地区最高温近50摄氏度
- 今年上半年安徽省跨境电商交易额181.8亿元 增长39.4%
- 热门推荐
-
- 福建造船业出口动能足 前7月出口船舶超87亿元
- 以军称预计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将持续至2025年
- 【追梦火焰蓝 守护万家灯火】挑战“不可能”!南方油城消防员有多“硬核”?
- 成都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达146家 居中西部首位
- 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联合得物App成立首个鉴定联合研究中心
- 王府井游客流连“怀旧街区”
- 英国“恶魔护士”被判处终身监禁,英首相发声
- 中国杂技艺术中心结构封顶 扩展“京演院线”影响力
- 贷款金额超1.54亿元 邮储银行支持以旧换新 “焕”出消费新活力
- 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将首次京外举办 展示行业深度发展成果
- 26名“海燕”集结“名士之乡” 感受中国创新创业大潮
- “伊斯兰国”宣称对俄音乐厅袭击事件负责 普京作出指示
- “万象武都·康养福地”武都文化旅游推介会在兰州举行
- 浙江庆元“读书人”守护乡土文化 一语一笔道出家乡情
- 十四部门推进“双千兆”网络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福建武夷山第五届“正岩”杯茶王赛举办
- 从做生意到合作共创 德国“隐形冠军”更新在华生意经
- 以色列驻约旦使馆附近发生枪击事件致1死3伤
- 全职妈妈遭遇车祸申请误工费应支持
- 《新道德经》出版:以现代读本重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