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呼吁:加快完善预付式消费领域相关立法
中新网3月12日电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站消息,3月12日,中消协发布《2023年预付式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认为,我国预付式消费立法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基础,以商务部《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市场监管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以及相关行业规章或规范性文件为重要组成部分的预付式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
《报告》指出,2023年我国预付式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取得了新进展:在立法保护方面,山西、深圳等地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对预付式经营者行为、预收资金监管等作出了具体规定,山东聊城对单用途预付卡经营者强化公告、通知义务,为推动国家层面相关立法或修订完善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
在行政保护方面,教育部等六部门落实加强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工作要求,北京、上海、江苏、贵州、青海西宁市、湖北恩施州等地加大对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的管理,通报典型案例,探索源头治理,实施“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对预付式消费领域违法经营行为形成有力震慑。
在司法保护方面,人民法院加大体育健身、美容美发、教育培训等领域预付式消费案件审理,近九成案件消费者胜诉,有效维护了预付式消费领域消费者合法权益。
在社会保护方面,中国消费者协会和各地消协组织高度重视预付式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受理解决预付式消费群体投诉,发布相关投诉和舆情热点分析报告,联合有关部门打造资金监管平台,开展提升信用水平专项行动,在维护预付式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报告》认为,预付款项具有付款在先、消费在后的特点,消费者权利的实现有赖于经营者的信用及经营情况,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或风险性,亟须吸纳各地成功经验,从国家层面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
《报告》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完善预付式消费相关立法,细化各环节规定,强化经营者举证责任;二是强化预付式消费行政监管,推动联合整治,实施信用约束和惩戒;三是加大预付式消费司法救济力度,减轻消费者举证责任,建立消费纠纷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四是重视发挥消协组织作用,汇聚社会各方力量,促进预付式消费社会共治。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AI原生时代到来 专家建言服务器操作系统社区三大发展方向
- 宋代婚嫁风气的演变
- 专项债发行稳健开局
- 天津冷链物流产业联盟成立 132家单位共推京津冀协同发展
- 打通自营进口渠道 湖南怀化铬铁矿自营进口首趟专列抵达
- 印尼卫生部:调查显示99%人口已产生新冠抗体
- 第七届全国金融业联合会联席会议在海口召开
- (两会声音)浙商话“三力”:把握时势积蓄动能“再出发”
- 中国会否对欧盟乳制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商务部回应
- (第20届东博会)中国—东盟合作提“智”升级
- 成都:创意设计“脑洞大开” 文创经济活力旺盛
- 发布福建首份“护鸟令”的山区县,如何接住前所未有的“富贵”?
- 嫦娥六号任务成功,外媒:中国的又一次胜利,又一项壮举
- 去国博,一展看尽丹青千年 1700余件国宝名画看得过瘾
- 湖北宜昌:农民“闹”丰收 乡村“绘”丰景
- 专家谈中小学生沉迷“烟卡”:不能仅停留在谴责层面
- 2022年中国电影总票房突破200亿元 《长津湖之水门桥》居首
- 新西兰国家党有望组建联合政府
- 韩国公布二战劳工问题赔偿方案惹争议,尹锡悦回应
- 兜牢“老有所养”底线
- 热门推荐
-
- 中国强寒潮持续发威 多地气温“大跳水”
- 民航旅客信息岂是“唐僧肉”
- 福建金融监管部门 2023年查处举报案件2500多件
- “大戏看北京”展演剧目《莲花》登台 再探人性与欲望之迷局
- 今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880万人次
-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续航 向青少年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中国气象局:未来两周华北、黄淮等地气象干旱仍将持续
- 中国主张强化对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国际监督
- 甘肃白银4.9级地震暂未有伤亡报告,震中有民房出现裂缝
- 武汉公安出入境推出学生办证夜场
- 国家级非遗三棒鼓:武陵山区的“即兴说唱”
- 第四届网络空间内生安全学术大会举办在即
- 药店专业化转型、精准服务助力慢病管理效果提升
- 三季度广东各级消委会挽回经济损失1.83亿元
- 国家统计局:2024年二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9%
- 卡游动漫:投身民族地区青少年公益活动有着特殊意义
- 强降雨破历史纪录 福州:非必要人不出门、车不上路
- 福建霞浦昼夜紧急排涝 群众生产生活秩序正逐步恢复
- 兰州榆中打造绿色蔬菜宝库:创新技术提品质 循环种植增产量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 文明之美 点亮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