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会两党就债务上限达成原则性协议 金融市场或传坏消息
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就联邦政府债务上限缠斗数月,导致金融市场持续承压。双方27日宣布达成的原则性协议表面看似乎为市场带来积极信号,但据美国一些媒体和业内人士分析,情况可能并非如此。
路透社28日发表题为《债务协议或仅能让市场短暂轻松》的分析文章。文章开门见山地写道,“就美国债务上限僵局达成初步协议的好消息可能很快会变成金融市场的坏消息。”
按照路透社的分析,一旦债务上限协议达成,美国财政部预计将在短时间内大量发行债券,以“迅速填补国库空虚”,这将“吸走市场上数以千亿美元计的资金”。 文章援引美国摩根大通银行的最近预估报道称,美国财政部可能在联邦政府债务上限提高后7个月内发行总额接近1.1万亿美元的国库券。
路透社还解读称,如果美国政府在短期内大规模发行债券且执行眼下的高利率,可能吸引大量原本存储于银行的资金。这不仅将加剧银行业近来广泛存在的存款外流问题,让银行面临更大流动性压力,还可能推高短期贷款和债券利率,让本就在高利率环境下承压的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提高。根据“标准普尔全球市场情报”不久前发布的报告,今年前4个月,已有236家美国大公司申请破产,这是2022年的两倍多,也是2010年以来同期最高。随着短期贷款利率进一步提升,美国企业的破产数量还将继续增加。
此外,即便两党就债务上限达成初步一致,未来股市走向仍不容乐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9日发表文章,题为《别指望股市会为债务上限协议感到高兴》。文章写道,“即使国会通过了一项提高债务上限的法案,并由拜登签署,股市和其他金融市场也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恢复。”
美国斯特拉特加斯研究合伙公司政策研究主管 丹·克利夫顿:回看2011年,也就是上次讨论美国债务上限危机时,我们能看到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国会众议院议长博纳谈妥后,标普500指数骤降,这次同样的事情也有可能发生。
还有美国分析人士指出,无论两党是否能达成最终协议,有关债务上限的谈判本身就极其荒唐,根本没有触及问题的核心。
美国桥水基金创始人 瑞·达利欧:债务上限谈判很荒唐,根本就没有在解决问题。如果两党再次就提高债务上限达成一致,这是个问题,因为我们将再次债台高筑。如果两党未就提高债务上限达成一致,这还是个问题,因为我们将面临债务违约或削减生活必需品开支。对于无力支付的人来说,情况更加严峻,问题就在于相比挣的钱,我们花的钱更多,而我们本可以不这样。
美国政府沉迷战争酿下苦果
联合国秘书长前特别顾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日前直言,当前美国债务危机的主因就是美国政府沉迷于战争。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 杰弗里·萨克斯:美国在陷入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也门等国家的战争后,现如今又介入了乌克兰危机,这些耗费了美国8万亿美元,成为美国债务上升的一个关键因素。但两党根本不提这些,在这些债务谈判中,他们谈的是削减这个国家里最贫穷人群得到的援助,同时继续战争来养活军工复合体。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京毕业季租房服务进校园系列活动启动 倡优化服务优惠让利
- 海南环岛高铁西段部分区间9月9日恢复开行
- 大风昨夜来袭 今天降温5℃
- 中国国家发改委: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尽快出台
- 广西乡村“兵教师”圆梦三尺讲台 不断擦亮军人本色
- 面对人口变化,教育资源如何优化配置
- 无人机头上飞 猎犬地上追 3000米高原上围猎野猪
- 陕西西安:“向外探索”打开假日生活新方式
- 文化中国行丨二次探查喀拉克尔遗址,在跋涉中见证热爱
- 降雨持续 桂南桂西部分江河可能出现超警洪水
- 杭州今年已推出保障性租赁住房1.31万套
- 《关于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问答
- 湖南新田大豆单产取得新突破 提振农户种植信心
- 北京将于3月下旬入春,时间接近常年同期(3月28日)到偏早
- 重庆大轰炸幸存者粟远奎:有生之年帮遇难同胞讨回公道
- 上海海关查获新列管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7.2千克
- 清明临近 上海老字号迎青团热销
- 马来西亚开放泰国旅游巴士载客入境
-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国际航线持续恢复增长
- 江苏实施消费品召回506次 儿童用品召回次数占比过半
- 热门推荐
-
- 法治剧《公诉》热播 背后有哪些刑事法律问题?
- 非盟执行理事会会议呼吁加快非洲一体化
- 中央重磅文件发布后,这些配套政策将出台
- 我国经济运行有望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继续加力支持“两新”举措
- 在阿布扎比扎耶德国际机场“遇见”上海东方明珠、豫园和小笼包
- 全景化描绘智慧生活美好图景
- 浙江衢州:国潮、国粹、国韵成古城国庆顶流
- 六成八受访应届生期待:就业指导要结合市场需求和新兴行业
- 旧书遇“新知” 京城古寺溢书香
- 岸田文雄闪电访乌 日媒:首相秘密访问外国极其罕见
- 各地就业政策频出 “花式”引才聚才
- 青海省发布强对流黄色预警
- 广西金融“活水”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 前四月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2%
- 海南“禁塑”三年效果明显 全生物降解材料产业聚集发展
-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广集全球智慧 智库交流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拜登听取线上简报 预计当地时间22日返回白宫
- 国家发改委:促消费政策不是所谓的“掏空钱包”“透支需求”
- 浙江:优化法治“软环境”激活美妆产业发展“新引擎”
- 从“脱钩”到“去风险”:看美国战略意图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