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最近,有国外媒体质疑:经济能否“被唱响”?他们的逻辑是,多年来,中国经济没有因西方唱衰而崩溃,因此也无法靠“唱响”而繁荣。
我们当然不会简单地认为,仅靠“唱响”就能解决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中国经济几十年来的持续发展,向来是实打实干出来的,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但面对美西方一轮接一轮的舆论战,面对外界对中国经济缺乏全面了解和信心,面对复苏乏力的世界经济亟需稳定之锚的现状,我们大声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非常必要,对全球发展也十分有利。
我们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绝不是空喊口号,而是有事实支撑。远的不说,就拿春节8天假期为例,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同比增长34.3%,较2019年同期增长19%。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国2024年春节档电影票房高达80.16亿元,总观影人次1.63亿,全面刷新了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场次、观影人次纪录。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目前已超越北美,成为全球单一市场票房冠军。春节经济“热辣滚烫”,表面上是消费强劲增长,背后反映出的是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
但那些西方的“崩溃论者”,始终透过灰色滤镜看待中国和中国经济,基于对华认知偏差作出预判。多年来,西方媒体的中国经济“崩溃论”不断翻新,最新炒作的是“中国经济见顶论”。《华尔街日报》中文网设立“中国经济放缓”专栏,不到半年发表了160多篇文章,唱衰中国经济。美国政府推波助澜,欧洲一些国家的媒体,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媒体加入助阵,形成对华遏制打压的舆论攻势。针对他们干扰中国国际合作、误导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前景的预期、阻挡中国发展步伐的图谋,我们必须响亮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把中国经济的真实情况告诉世界,让国际投资者能基于事实作出理性抉择。
2023年中国GDP增长5.2%。彭博社不得不承认:“这一数据令人印象深刻。”中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粮食总产再创新高,就业、物价总体平稳。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向人才红利转化,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总量均居全球首位。在最新全球创新指数中,中国位列第12名。中国已形成200多个成熟的产业集群,制造业规模连续14年居世界首位。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产值中占比达28.7%。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未来十几年将达8亿人,近3亿农业转移人口正加快市民化进程,这将在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带来巨大消费需求和强劲消费升级动能。
新冠疫情逐渐消退,但世界经济复苏依然乏力。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表现尤为重要。2012年到2021年,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比重从11.3%提升至18%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超过30%。中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使其他经济体生产水平平均提高0.3%。换言之,中国好,世界才能好。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调了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高盛、瑞银等国际金融机构也发布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消费和服务业将延续疫情后的复苏趋势。
今日之中国,是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为各国提供了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去年,德国公司对中国的直接投资近130亿美元,创下新纪录。这正是那些有远见的跨国企业的正确选择。
正确看待中国经济,需要理解什么是宏观真实、什么是微观真实。不理解微观真实,容易脱离实际;不理解宏观真实,则会以偏概全、一叶障目,看不清趋势和方向。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国房地产、互联网、金融等行业的确面临压力和挑战,这属于微观真实。同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显示,两年多来,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突破,产业发展向中高端稳步迈进。先进的基础设施,充裕的传统产业产能,新兴产业转型升级活跃推进,彰显出中国经济的深厚潜力和光明前景,这是宏观真实。我们要重视微观真实,但更要把握宏观真实。只有这样,才能看清中国经济演进的正确方向。
正确看待中国经济,既要看当前之“形”,也要察长远之“势”。中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经济发展具备强劲的内生动力、韧性和潜力。当前,中国正积极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由创新起主导作用,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将给中国经济持续注入动能。
信心比黄金更宝贵。中国经济前景光明有其内在逻辑。我们坚信,中国经济的未来一定是光明的,世界也将不断从中受益。
郑 韬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以色列外交部:应该对伊朗实施新的制裁
- 叫谁都叫“老师”?合适的职场称呼怎么选
- “超长三伏天”来临 三伏贴火热开贴
- 【寻味中华丨名楼】滕王阁:千年屡毁屡建 文脉绵延不绝
- 深圳加力支持汽车家电“焕新” 涵盖消费级无人机等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一个中国原则不容侵犯
- 上海证券交易所:对于股票竞价交易异常情况深表歉意
- 多国学员赴宁夏研修 提升农业产业链建设水平
- 郴州:“红绿”文旅资源兼具,北京市场对接会成果丰硕
- 听!在交河故城讲述最美新疆故事
- 金融引擎“贷”动建筑产业绿色发展
- 沪渝蓉高铁武宜段钟祥汉江特大桥顺利合龙
- 体悟文化底蕴 增强国家认同
- 路边野生菇 不要随便买!
- 突发!两名美国海军士兵在索马里海域失踪
- 两代人用心用情传黄埔“接力棒”
- 专家学者四川共话石窟寺保护:与岁月竞速 留住文化遗产
- 上海在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实施项目化学习 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孙悟空与蓝精灵再度“相逢” “中比动漫文化周”拉开帷幕
- 以色列首次承认制造黎巴嫩通信设备爆炸事件
- 热门推荐
-
- 哈马斯积极回应新停火协议 以色列推进拉法军事行动
- 好莱坞电影卖不动,内地主流观众更认可优秀国产片
- 如何深挖金曲价值?作词人易家扬频出“新招”
- 2024年GRESB评级成果: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拥有巨大潜力
- 广州推出“低空经济20条” 发布12个应用场景
- 30余名北大南大澳门理工大学子走进乡村 投身创意设计与艺术乡建工作营
- 近63年三江源地区整体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加
- 旅德大熊猫双胞胎幼仔“梦想”和“梦圆”将启程回国
- 防晒产品越来越“热” 快手提前布局带动防晒品类消费持续走俏
- 央广财评|健全“一张清单”管到底 持续激发中国高质量发展活力
- 第四届辽洽会搭建高端平台 打造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新前沿
- 那个跳霹雳舞的穷小子带来了美梦
- 载中国游客巴士越南侧翻多人遇难 中领馆紧急响应
- 14个国家和地区政要齐聚湖南株洲 寻觅轨道交通合作商机
- 8年质保期将到 动力电池“老龄化”成用户新焦虑
- 广州首次记录到世界濒危鸟类“遗鸥”
- 乘客开门撞伤路人 保险公司先行理赔
- 市场监管总局:19批次食品样品抽检不合格
- 2022年度中国163个矿种中近四成储量上升
- 男子先后杀2人潜逃21年被哈尔滨警方抓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