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速递)中国财长谈“过紧日子”:大钱大方、小钱小气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记者 夏宾 薄雯雯)“俗话说,精打细算,才能油盐不断。”中国财政部部长蓝佛安6日表示,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不是捂紧钱包不花钱,而是该花的花,该省的省,做到“大钱大方、小钱小气”,集中财力办大事。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 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当天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蓝佛安称,近年来,财政部门严格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合理安排中央部门支出,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保障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实施。
他提到,2023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预算,比疫情前的2019年下降了20%。同期,财政民生支出保持较快增长。2023年,各级财政用于教育等重点民生领域的支出,比2019年增长了25.5%。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各级政府要习惯过紧日子,进一步凸显了这不是一时之需,而是长久之计。”蓝佛安表示,财政部将继续强化监督惩处,坚决杜绝讲排场、比阔气,坚决防止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
蓝佛安当天还表示,“适度加力、提质增效”是今年财政政策的基调和特点。“适度加力”可从三方面把握,即财政支出强度总体扩大、政府债券规模明显增加、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如今年的赤字率按3%安排,继续保持较高水平,赤字规模达到4.06万亿元人民币。
关于提质增效,蓝佛安提及,要统筹运用税费、专项资金、政府债券等政策工具,加强与货币、就业、产业等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打好“组合拳”,避免“单打一”,推动政策同频共振。(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代表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谴责西方国家侵犯土著人权利恶行
- 编剧王小枪谈《县委大院》创作过程和体会:最大限度呈现当下中国的县域政治生态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三农”主题重点项目上新发布
- 刘香成:用镜头语言与观众共鸣 记录时代中国
- 证监会:全面优化公募基金费率模式,稳步降低行业综合费率水平
- 缪又凌的彩墨画世界:中西合璧,架起友好交流之桥
- 全国台联第二十一届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贵州分营开营
- 今明两天海南岛有暴雨或大暴雨 台风“康妮”继续西行
- 吉林非遗文化扮靓仲夏之夜 让“景”上添花
- 湖南韶山全民治水 绘就“红色沃土”的清流画卷
- 天文学家相聚江苏盱眙“仰望星空”展开对话
- 沪人吃“长寿面”结伴过重阳
- 国庆节假期中国国内出游7.65亿人次
- 百余家国内外知名养老企业携前沿科技产品参展沈阳国际老博会
- 上海高校成立航空学院 探索打造应用型航空宇航学科体系
- 大型人文纪录片《我们的新时代》即将开播
- 港股继续走强:恒生指数冲刺19000点关口 地产股大涨
- “一起守护大海”!韩多名议员赴日集会 抗议排污入海
- 春运首日 全国民航预计发送旅客200万人次
- 9月1日起 河南将辅助生殖医疗服务纳入医保
- 热门推荐
-
- 42部国际友人佳作入选“我和上海”短视频征集活动网络展播环节
- 京津冀面向青年科研人才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
- 中国-菲律宾汽车智能新技术高级研修班在重庆开班
- 越南成为云南大理出口最大贸易国
- 欧盟驻华大使:看好欧盟和中国的巨大合作潜力
- 美国国务卿所乘飞机出现“严重故障” 机型系波音737
- 回款“绕开”医院!多地斩断医药腐败利益链
- 重庆“资金+市场”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
- “沙漠荒山”变“塞上绿洲” 原创民族歌剧《小老杨》首演弘扬“右玉精神”
- 韩国又现恐吓电邮 称将在光复节炸首尔市政府大楼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东轻:老百姓坐上国产飞机是我们的自豪
- 用“控火术”博流量?一个不慎就变“纵火术”
- (新春走基层)杭州面塑手艺人创“国风手办龙” 冀老手艺传新年味
- “让中国初创公司的想法能变成产品” 孟樸释高通联合创新之道
- 1月16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昨天上升0.16个点
- 黑龙江鸡西市一煤矿发生事故 初步了解事故致12人死亡
- 湖北孝感:老人寒夜身陷河道淤泥 消防及时营救
- 北美票房|《特技狂人》开画表现不及预期
- 一碗腊八粥何以香飘千载?
- 长三角军创园联盟在浙江宁波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