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访谈)林毅夫回击“中国经济见顶论”:不会步日本后尘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记者 夏宾)“有些人认为,中国可能会步日本的后尘,对这个看法我不太同意。”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在全国两会期间回答中新社记者提问时,对一些美国学者宣扬“中国经济见顶论”,把中国看作“下一个会与美国经济越拉越远的日本”予以回击。
林毅夫指出,20世纪90年代初,很多人谈论日本经济会超越美国,结果不仅没超越,还与美国差距一路加大。他强调,日本的情况不会在中国发生。
20世纪90年代日本出现人口老龄化,经济增长放缓。尽管中国目前也面临老龄化挑战,但林毅夫指出,对经济增长而言劳动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有效劳动,即劳动力数量乘以劳动力质量。从中国人口看,过去是“数量红利”,现在是“质量红利”。据他观察,包括中国在内,处在追赶阶段的“未富先老”国家,进入人口老龄化前10年和后10年经济增速不仅未降,反而提高。
为何步入老龄化还能实现经济更高增长?林毅夫认为,除上述“人才红利”外,处在追赶阶段的“未富先老”国家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空间较大。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教育水平提高,也使得其掌握新技术的能力更强,产业升级和生产力水平提高更快。
林毅夫还提到,日本20世纪90年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已超越美国,其代表的产业技术同样属于世界最前沿,但因美国技术打压,日本放弃了半导体芯片这一先进产业。中国在新经济绝大多数领域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且具备人才、市场等方面优势,哪怕有些技术稍有落后,中国也可利用新型举国体制来搞技术研发和突破。
产业政策支持方面,林毅夫指出,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认为政府不该制定产业政策,由此其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停滞,生产力水平也处于相对停滞状态。
“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不用产业政策能够追赶上发达国家,也没有一个发达国家不用产业政策能够继续维持技术领先。”林毅夫说,中国这些年能在新科技领域有所突破,离不开政府的产业政策。
他相信,中国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使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也相信新质生产力会不断涌现,中国经济可以维持在相对较高的增长率,不会出现像日本一样的情形。(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乡村行·看振兴)亩产提高300公斤 山西上党以绿色理念促玉米高质高产
- “千车自驾游中卫”活动启动
- 北京市属企业为2024届毕业生提供2.1万余个应届岗位资源
- 踏入黄金回购“迷宫”应当留神哪些“坑”
- 北京将迎清明祭扫高峰 地面公交开行10条祭扫专线
- 青海果洛330千伏第二回线路工程竣工投运
- 商务部回应美发布《2024年外国贸易壁垒评估报告》
- 英国驻华贸易使节倪乐思:英中新能源汽车合作前景广阔
- 双眼干涩、有异物感 小心干眼症
- 漫评美国破坏国际贸易体系:“规矩?无视!”
- 中国经济向新向实
- 浙江庆元“读书人”守护乡土文化 一语一笔道出家乡情
- 江西部署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 聚焦医药等领域
- 博柏利中国区总裁:展现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将带来增长机遇
- 2024年京津冀招才引智大会举办 提供近7000个就业岗位
- 出发前必看!暑期出游,应做好哪些准备?如何预防和处理蜱虫叮咬?| 时令节气与健康
- 乌克兰延长战时状态 中使馆提醒做好安全防范
- 长途跋涉12小时 保暖物资连夜送达西藏地震灾区
- (经济观察)“以旧换新”加力 中国消费升温
- 滴滴保障车队持续拓展服务场景 为足协杯决赛球迷提供出行服务
- 热门推荐
-
- 英国百余所学校因面临倒塌风险关闭 政府被批失职
- 郑州取消商品住房销售价格指导
- 期待!总台2022暑期精品节目邀您悦享好时光
- 台风“康妮”逼近 马尾至马祖“小三通”客运航线停航
- 中秋国庆黄金周火车票开售
- 水利部安排部署西北等地暴雨洪水防御工作
- 专家:猝死抢救黄金时间是4分钟 应马上开始持续的心肺复苏
- 山西大同:以科技助力智慧养老 托起幸福“夕阳红”
- 特朗普提交财务报告,卸任总统后狂赚2.82亿美元?
- 国内多家科研院所专家齐聚乌鲁木齐探讨预制菜产业发展
- 探索“文物活化”创新表达 肢体戏剧《俑立千年》首演
- 专家学者聚孔子故里座谈研讨文化“两创”实践路径
- 中日防长在香格里拉对话会期间举行双边会晤
- 那个“丢失”在2024年的年轻人
- 美媒:美国将向乌克兰提供陆军战术导弹系统
- 降雨天气易发肠道传染病 多数腹泻具传染性需做好消毒
- 重庆市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 郑州火车站提醒:出门注意千万条 带好孩子第一条
- 俄媒称俄方完全控制巴赫穆特,普京祝贺!
- 产业“扩圈” 创新迭代让流量变“留量” 打造“一域带全局”消费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