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重大项目是有效扩投资、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新春以来,多地掀起项目开工热潮,通过项目储备提质、项目建设提档、要素保障提能、项目服务提效,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奋力推进全年经济开好局、起好步。
建设提档
2月26日,山东省青岛市举行春季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集中开工195个项目。据介绍,青岛今年共安排市级重点项目588个,总投资1.43万亿元。
当天,青岛西海岸新区总投资988亿元的多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涵盖“芯屏”、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海洋经济、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其中,总投资50亿元的国药生命港项目,将重点锚定生命健康领域,聚焦海洋生物医药、细胞与基因治疗、创新医疗器械、AI+医疗服务、跨境医疗服务等五大医药新兴产业领域。国药集团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星介绍:“国药集团将依托产业资源优势,推动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助力打造中国海洋生物医药第一强区。”
2月24日,上海徐汇区2024年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建设。此次开工项目主要涉及产业发展、民生保障和基础设施等领域,具有投资规模大、涉及领域广、项目动能足等特点。作为徐汇西岸滨江功能区六大产业组团之一的西岸数智中心当天正式奠基,预计通过6年至8年建设周期全面完成。中海企业集团上海公司总经理金天表示,西岸数智中心项目将依托徐汇滨江六大产业组团以及浦江实验室,吸引一批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端、龙头企业进驻,助力上海产业发展。
位于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的华晨宝马全新动力电池项目、华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正有序建设;大连数谷、中粮油脂等大连市一批央地合作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凯荣国际锦州冷轧生产基地等锦州市重大项目加速推进……连日来,辽宁省各地重大工程项目有力有序推进。沈阳市铁西区委书记郭忠孝表示,今年铁西区将深化招商体制改革,强化项目“谋立推建”,全年谋划亿元以上项目500个,签约落地350个。
储备提质
围绕地方发展重点和特色,各地扎实谋划、梳理一批立足当下、有利长远的重大项目,着力引进、实施一批强链补链延链项目。
2月22日,上海浦东新区举办“共赢浦东 共创未来——金色中环全球推介会”,启动金色中环2024年全球招商。当天,一批重点产业项目集中签约,如翰森制药集团全球研发总部项目、欣旺达研发中心项目等。世邦魏理仕中国区总裁李凌表示,“金色中环”正推动浦东发展模式由“点状”向“条带”转变,逐步形成辐射范围更广、能级更高、要素流动和协同更顺畅的发展闭环。
在上海青浦区,东方生命港·青浦新城园,朱家角镇11-04、11-06地块动迁安置房等一批重点项目集中启动,全区共有24个重点项目将在一季度相继开工,总投资约421亿元。青浦区区长杨小菁表示,这些重点项目将为青浦提高城市能级、加快产业跃升、改善民生福祉注入新的动力、增添新的活力。
在重庆涪陵区,总投资约100亿元的瑞浦兰钧年产30GWh电芯及PACK生产基地正在加紧建设。“为了赶工期,我们每天投入30多台设备进行作业。”项目负责人厉正彪介绍,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260亿元。据了解,今年重庆工业板块将新建264个重点建设项目,推动332个重点项目投达产,并开工1500个技改项目。
在重庆江津区双福工业园,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PPP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该项目是全国首批EOD试点项目,总投资约47.96亿元。江津区发展改革委主任唐晓敏表示,目前,智能制造基地A区和B区楼栋主体结构全部封顶,项目建成后将辐射带动周边形成数字产业集群,引领区域数字经济提档升级。
服务提效
各地抢抓项目建设黄金期,强化要素保障、优化政务环境,确保早竣工早投产早达效,以高质量项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惠及社会民生。
目前,青岛胶州市春光康谷干细胞制备项目土地平整工作已完成,即将进入建设阶段。项目负责人杨守彬告诉记者,自立项以来,用时不到3个月完成土地清退、规划和施工许可手续办理等工作,让企业感受到当地推进项目的力度。青岛市委常委、胶州市委书记张新竹说:“我们聚力项目攻坚,对206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倒排工期全力推进。”
青岛崂山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于晓说:“我们对重点项目逐一明确月节点、周任务,建立周调度通报机制,确保责任落实更加有力;深入项目现场解难题、抓进度,争取续建项目早投用、新开工项目快建设、准备类项目多开工。”
重庆市建立工业经济“抓项目、促增效”双周现场调度例会制度,围绕招商、开工、在建、投产、达产、技改等“六张清单”项目,滚动推进一批制造业优质项目落地落实,做好工业重大项目全过程跟踪服务。
沈阳市创新实施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全程跟踪项目建设五大阶段、13个主要环节,集中优势资源要素,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大连市发改委副主任姜洪波介绍,大连深化实施项目分级分类调度、“赛马”激励、督导检查“三项机制”,抓好项目谋划储备、前期论证和落地转化,推动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投资支撑。
文/本报记者 李治国 刘 成 温济聪 吴陆牧
李治国 刘 成 温济聪 吴陆牧
(经济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金华!
- 新漫评丨烟花声与枪声:美国“独立日”讽刺曲
- 广州网络经营主体约90万户
- (身边的变化)探访中欧班列背后的“最强大脑”
- 期待!大熊猫“福宝”将于6月12日与公众见面
- 当AI与科研”碰撞” 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数据图解丨一体化推动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区域发展指数稳步提升
- 黑海坠机后,美俄防长紧急通话!
- (经济观察)多领域“开花” 中国经济新动能加速成长
- (第六届进博会)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中国市场大有可为
- 中国启动迄今最大规模中华鲟增殖放流活动
- 中国9月末M2增长10.3% 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31万亿元
- 短视频何时祛掉虚假广告的斑
- 侨胞饮粥忆乡情 盼舌尖尝“福”来年有福
- Sora真能喂剧本,吐电影?
- 2024平安北京蓝皮书发布 民生安全获认可
- (新春走基层)种花育苗养土鸡 江苏阜宁“新农人”唱响田野“青春之歌”
- 男子买“六手”电动车被炸身亡 为何6名卖家和维修店店主都承担责任?
- “不速之客”若造访地球,人类该如何防御?
- 河北定州:特色养殖助振兴 鸵鸟“鸵”起致富梦
- 热门推荐
-
- 德国学者耶里尼克:中国新能源汽车迎头赶上 技术进步令人印象深刻
- 打耳洞实属医美 消费之前看好有无“三证”
- 北美票房:《功夫熊猫4》蝉联榜首
- 世界冠军收到村里10万元奖励 当场返捐6万元给老年食堂
- 尹锡悦对外政策持续引发韩国内反对声浪
- 巴西南部暴雨持续 华侨华人积极赈灾
- 全球588位“创客”聚焦“永不消失的遗产”话传承
- “洋水果”变身“土特产”:中国产蓝莓成“抢手货”
-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将于9月举行
- 北京人一天吃掉上千吨鲜食玉米
- 聚焦AI智能体人机深度共存 《莫莉和森克》新书发布
- 共探城市有机更新中的上海实践 《向史而新》在沪首发
- 6G是什么?何时来?
- “上午发货下午就收到”:新疆重型卡车出口中亚一年卖3000多辆
- 加拿大多伦多华人女子遇害案新进展:警方通缉一华人男性凶嫌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音乐之城”尽显国际范儿
- 白洋淀炖鱼:本味淀中来,传向四海去
- “互联网之光”引来580家中外企业
- -44.5℃ “中国最冷小镇”呼中冷“冒烟”了
- 今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有哪些新亮点?一文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