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良种良技助春耕生产 尽显“科技范儿”
中新网济南2月29日电(孙婷婷)“在上一轮降雪前,我们利用无人机完成部分土地的化肥播撒,既节省了一轮灌溉,也利于土壤肥力吸收。”雨水节气过后,在德州市平原县桃园街道的麦田里,流转着2万亩土地的何石宝正利用水肥一体化、智慧农业、无人机飞防等科技手段,做好麦田管理。
在平原县张华镇,涉及25个村庄、2.1万亩土地的高标准农田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重点开展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田渠道路等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可实现全程机械化操作,极大节约劳动力成本。另外通过无人机进行肥料农药播撒,也能有效节约农事投入品成本,提质降本增效,让春耕更为便捷。
高科技农机装备改变传统种田场景,提高浇灌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农活效率。农业生产数字化、装备设施智能化、农业服务信息化,让齐鲁大地广袤农田尽显“科技范儿”。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刘振杰介绍说,近年来,山东数字农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数字化平台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管理中日渐广泛应用,数字农业新场景、新业态加快涌现、快速发展,全省创建智慧农业应用基地730多家,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
在潍坊市临朐县五井镇种粮大户高和平的麦田里,农业技术人员正在指导农户加强麦田管理。“我的麦田一直是科学管理,植保无人机和种肥一体化播种机等农业机械的应用,再加上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亩产很稳定。”高和平说,眼下正是春季小麦管理的关键期,除了要科学预防“倒春寒”,还要做好精细化管理,促弱控旺培育壮苗。
除了高科技农机装备的助力,山东今年还启动“万人下乡·稳粮保供”农技服务大行动春季田管专项行动,组织1.8万名农技人员集体行动、深入一线、集中攻坚,以“三新”(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促“三提”(提单产、提品质、提效益),助推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这段时间是马铃薯黑胫病、黑痣病防治的关键期,可用噻夫酰胺和春雷霉素进行防治。此外,拱棚每天要通风降温排湿。”枣庄市滕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蔬菜技术推广科科长马海艳正忙碌在田间地头,为种植户答疑解惑,指导种植技术。
滕州市是“中国马铃薯之乡”。在滕州市界河镇马铃薯核心产区的播种现场,赵辛街村村民邱海滨一家人都在地里忙活,开沟、施肥,然后将经过切块、包衣、催芽的脱毒种薯合理密植,最后起垄、覆膜。该镇的早春马铃薯多层覆盖拱棚栽培模式为行业首创,可实现马铃薯提前栽培、播种,确保结薯期处于温度最适合的阶段,实现马铃薯长势好、产量高、品质优,“五一”前后上市实现最佳收益。
为确保不误农时,推进春耕备耕工作,临沂市兰山区方城镇及时做好种子、化肥等农资的储备调运和大型农机具检修工作,保障春耕生产,助力农业“开门红”。目前,方城镇已统一采购储备农资复合肥300吨,农膜20吨,订单土豆种130吨、高油酸花生种2吨,检修大型农机具88台。
兰山区方城镇张家街村裕丰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今年计划种植订单土豆300余亩,当下60余名村民正紧张开展订单土豆播种工作。据该村党支部书记张欣介绍,2024年,该合作社发展中药材种植60亩,订单土豆种植300亩,瓜菜种植200亩,预计年产品产值260余万元(人民币,下同),可实现利润90余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20余万元。通过规模化经营也为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岗位。
此外,记者了解到,为有效满足农民春耕备耕资金需求,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紧抓春耕备耕的重点时节,加大对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设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支持力度,部署推广富农快贷、农牧贷、农资贷、购销贷、农机贷等创新专项金融产品,为农企、农户提供多渠道、低成本的资金活水。截至2月下旬,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涉农贷款余额近3000亿元,较年初增长超过200亿元。(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春运进行时】“五色手环”护旅客
- 特朗普自曝被控33项罪名,要求检察官“起诉自己”
- 阿根廷发生6.0级地震 震源深度260千米
- 财政部: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 保持“零容忍”监管态势
- “瓦格纳”总部大楼遭封锁,俄国防部呼吁士兵这样做
- 中新健康丨专家:慢阻肺病高危人群40岁后主动做肺功能检查尤为重要
- 雄安新区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 昔日千亿富豪姚振华,如今被当街围堵,发生了啥?
- 场地和设备都出租了,员工也能一起出租吗?
- 德国数千名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举行警告性罢工
- 拜登登上“空军一号”时跌倒 网友:应该安一个电梯
- 浙江文旅观察:今天我们该如何纪念施光南?
- 印尼登革热疫情已致475人死亡
- 日媒:日本樱岛火山爆炸性喷发 烟柱高达4000米
- 内蒙古一高校留学生开展“中西文化碰撞”活动
- 外媒:德国社民党提名朔尔茨为总理候选人
- 小小美妆盒做出亿元大产业 浙江小镇打造“美丽经济”
- 以军称在希法医院发现哈马斯装备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巴以相关决议
- 云南腾冲:小小“火塘会”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 采煤区变“光伏园” 高原“海滨藏城”实现绿色转型
- 热门推荐
-
- 红苋菜白苋菜 食疗功效有啥差别?
- 大商所:5月24日交易时起,对生猪期货合约手续费标准进行调整
- 广西德保县登贡村:运用“千万工程”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 绍剧发源地:儿童“画脸谱” 感受猴戏魅力
- 廿四节气|千里江山图之立夏篇
- 台湾家族企业大陆拓店 瞄准高端制造赛道
- 广东中山警方通报“小汽车碰撞行人”:司机被控制
- 聚焦新技术赋能 北京出版发行产业高质量发展年会主题沙龙举办
- 第110届全国糖酒会:争夺“新食力” 舌尖企业巧做加减法
- 出境游时隔3年回归:熟悉的味道,不同的“配方”
- 山西青年返乡创业:黄芪种植铺就农民增收路
- “5G+AI”加持胎儿医学 逾60家医院携手建协作网络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 强冷空气影响持续显现 浙江发布海浪蓝色警报
- 首艘国产大邮轮顺利出坞 7月、8月进行二次试航
- 吉祥航空首航上海至旭川航线 持续织密东北亚方向航线网络
- 浙江教育观察:学子“送别课”有何家乡味?
- 规模空前形式创新 2024国家大剧院国际歌剧电影展将启
- 行动方案公布!如何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解读来了
- (乡村行·看振兴)江苏沛县:特色养殖生态发展 鸡鱼肉蛋兴村富民
- 拉美地区新闻官员与记者走进中国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