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中国财政收入会继续恢复性增长
中新社北京2月28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近日在北京发布《2023年地方财政经济运行调研报告》(下称报告)。报告介绍,中国的财政收入呈结构性变化,支出增速快于收入增速,一般公共预算年度收支差额呈扩大趋势。随着经济回升,财政收入会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
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6.4%,其中税收收入同比增长8.7%。同年,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下降9.2%,其中地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下降13.2%。报告说,分税种看,增值税收入高增长、其余税种多负增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和国有土地出让收入持续负增长但有边际改善态势。
2023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5.4%。报告介绍,最近两年,财政支出平均增速5.7%,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差额呈加大趋势。
2023年,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其间,优化组合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6800亿元(人民币,下同),一般公共预算安排赤字38800亿元,后又调整预算增加1万亿元;地方财政新增专项债券限额3.8万亿元。加上积极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多种政策工具,报告认为,这充分显示了财政政策的扩张效应。
近年来,转移支付持续加力,中央新增财力转移到地方使用。报告认为,为缓解基层财政压力,支持地方“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发展经济,转移支付规模空前加大,大规模财力下移是必要之举。这也意味着,地方成为资源配置的主体。2023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的比重为86.08%,中央本级支出占比仅为13.92%。
今年,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将适度加力、提质增效。报告认为,2023年中国经济回升向好奠定基础,各项政策效果将在2024年体现,财政收入将会继续恢复性增长。但信心不足、预期不稳等压力的影响仍然存在,外部经济衰退及地缘政治冲突等不利因素依然对财政经济运行构成不确定性。
报告建议,优化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债务结构,适度提高中央债务比重,提高财政资源最终支配的层级和效能,以更好顺应人口、资源等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日益频繁的发展趋势。(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京剧题材AI水墨动画短片《火焰山》在长春发布
-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感染传染免疫大楼启用 提升综合诊治能力、打造学科群
- “Z世代”国际青年对话“洋景漂”:以瓷为媒促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 商务部:5个自贸区及海南自贸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 西班牙时尚界亿万富翁意外去世 徒步时摔落150米悬崖
- 第18届中美电影节和中美电视节即将亮相洛杉矶
- 上期所:上市合成橡胶期货及期权将助力行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 北京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4%
- 南京将开通南京直飞墨尔本洲际航线
- “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网络名人青海行”活动启动
- 猿辅导与20余家博物馆共同开启“2024博物馆新知计划”
- 秋季时令水果纷纷上市,怎么吃更养生?
- 全球@中国|外媒期待“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将成全球外交领域重要盛会
- 优化服务完善机制 增加岗位稳定就业
- (乡村行·看振兴)小沙棘撬动大产业 山西浑源延伸传统种植产业链
- 新加坡公用事业局访深 聚焦水务发展成果
- 吉林栖息地保护成效显著 水鸟云集虎豹不断扩大领地
- “中国彩绘熊猫展”活动在比利时天堂动物园举行
- 网络剧片纷纷致敬劳动者
- 约旦宣布关闭与约旦河西岸地区的口岸
- 热门推荐
-
- 重庆出炉元旦“文旅菜单” 策划推出百余场主题活动
- 研究称,中国企业愿为人工智能相关人才提供平均高出33%的薪资
- 中新真探:跷二郎腿会导致静脉曲张吗?
- 美国纽约一公园发生枪击事件 至少1死6伤
- 3月上半月全国空气质量预报来了
- 新疆新源县积极应对极端天气 确保农牧业安全生产
- 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前总统享有“一定程度”豁免权
- 北京争分夺秒抢修“城市生命线”
- 种子植物为什么会在古生代晚期崛起?我国科学家揭示奥秘
- 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发布30亿元科学基金
- 2024年四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2%
- 五组数据透视广东“双节”消费强劲动能
- 北京地铁人少不挤 消毒防控措施继续
- 广州南沙网络安全产业创新联盟成立
- 山西代县矿工死亡瞒报事件调查
- 中华诗词学会会长:诗化旅游景点让游客流连忘返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斯图尔特·罗素:AI发展可能导致人类工资变为0
- 四天内24名在缅电诈犯罪嫌疑人被押解回国
- 甘肃“绣郎”穿针引线绣“敦煌”:千年刺绣技艺探传承新径
- 和合共生 再启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