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粮食“加工树”枝繁叶茂
从绘制粮食“加工树”图谱,到按“谱”招商,培育粮食“加工树”,形成粮食产业规模效应,需要国家大力支持和地方政府不懈努力,粮食加工企业不断创新突破,广大农民精心耕耘提供粮源支撑。
俗话说,无工不富。发展粮食加工业是粮食主产区实现农民富裕、区域经济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从中央一号文件以及农业农村部的部署落实重点工作看,保障粮食安全,要发力粮食生产,也要高质量提升粮食加工业。应精心绘制粮食“加工树”图谱,引导企业向主产区聚集,推进粮食生产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协同发展,促进粮食就地转化增值。
我国有13个粮食主产区、800个产粮大县,13个主产区粮食作物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是粮食提产能、保供给的重头大头。也要看到,粮食主产区经济实力不强、财力薄弱的问题较为突出。这个问题不解决,主产区重农抓粮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影响粮食生产保供大局。国家要加大对主产区纵向补偿力度,积极探索产销区横向补偿机制,确保主产区抓粮不吃亏。不过,要从根本上改变主产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下的问题,既要靠利益补偿机制“输血”,也要支持主产区高质量发展粮食加工业,增强其自身“造血”功能。
发展粮食加工业,要规划先行,绘制粮食“加工树”图谱,引导加工企业开发多元的加工产品。粮食全身都是宝,不仅可以制作食品,还可以用作饲料原料和工业原料。我国粮食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以玉米为例,美国可以用玉米衍生出3500多种产品,我国只能加工出300多种,发展玉米精深加工潜力巨大。各地应根据本地粮食资源优势、全球粮食加工发展方向、产业链条和主导产品,绘制粮食“加工树”图谱,引导企业发展精深加工,推进玉米、小麦、水稻、大豆等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开发稻米油、胚芽油和蛋白饲料等产品,提升粮食附加值。比如,山东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打造出我国最长最完整的小麦产业链,一粒小麦可以衍生出600多种产品,利用小麦麸皮加工的膳食纤维粉每吨3万元左右,小麦粉中提取的谷朊粉每吨1.6万元,湿面筋中提取的蛋白肽每吨22万元,小麦附加值大幅提高。
以粮食加工业为重点建设一批全产业链典型县,形成一批“可看、可学、可推广”的典型模式和先进经验。产粮大县往往都是经济弱县、财政穷县,要根据本地粮食“加工树”图谱,精准锁定目标项目、目标企业,按图索骥,靠“谱”招商,或培育玉米、大豆、水稻、小麦“加工树”,使企业不断聚集,产业链不断延长,产业链上下游衔接更加紧密,粮食深加工产品不断丰富,最终形成规模效应。安徽阜南是全国小麦生产大县,通过引进中化、中粮、中裕等一批龙头企业,构建起优质小麦“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经营模式,把小麦产业培育成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目前,其经验已复制推广到415个县,发展优质粮食订单面积超过1400万亩,带动小农户100万户、农民合作社5170多家共同发展。
创建农产品加工园区,是推进粮食加工产业集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的有效途径。国家要支持引导粮食主产区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创建国际、国家、省、市、县级农产品加工园区,推动粮食加工企业向园区集中,把园区打造成为现代农业的助推器、粮食产业发展的“新高地”、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和龙头企业的孵化器。大量农产品加工企业聚集园区,通过订单农业、园区就业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整体收入提升。如今,各地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如火如荼,对推动主产区粮食加工业优化升级起到积极作用,但经营不善、亏损倒闭的也不在少数。各地一定要规划先行、有序推进,争取建设一个、成功一个。
高质量发展粮食加工业,主产区要转变观念、调整思路。从绘制粮食“加工树”图谱,到按“谱”招商,培育粮食“加工树”,形成粮食产业规模效应,需要国家大力支持和地方政府不懈努力,粮食加工企业不断创新突破,广大农民精心耕耘提供粮源支撑。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粮食“加工树”一定会茁壮成长、枝繁叶茂。?(经济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柴达木2023年首个三维地震勘探项目收官 刷新多项纪录
- 毒蘑菇能治疗抑郁症?别乱吃!
- 比利时作曲家:用扬琴奏响“中国记忆”
- 渝昆高铁罗荣庄隧道贯通 云南段63座隧道已贯通23座
- 第十九届深圳文博会开幕 国际参展机构数量创新高
- 二十位北京市民登台演绎《盛会》北京版
- 小学生烟卡交易大行其道 让烟盒不再漂亮或能破局
- 山西柳林“西瓜之乡”喜丰收 为乡村振兴“甜蜜”赋能
- 宁夏农副产品组团出海“闯世界”
- 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闭幕 呈现四方面特点
- 走进博物馆这个大学校 感知中华文明独特魅力
- 黑龙江为技能人才铺赛道 重金厚植育“世界工匠”
- 文旅部确定北戴河等15家旅游度假区为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 第二十届ChinaJoy开幕:AI“解锁”新玩法 “国风联动”美如画
- 中老铁路国际客运开行两月 运送跨境旅客逾2.5万人次
- 北京市连锁经营协会倡议:严格防疫 保供稳价
- 钟南山:目前广州发热门诊接受检测患者中超两成是新冠病毒感染
- 吉林向“水韵江苏”发出“白山松水”冰雪之约
- 滴滴10亿补贴助力双节假期
- 中新真探:手术时,全身麻醉会让人变傻、变笨吗?
- 热门推荐
-
- 朱乃诚“龙年说龙”:良渚龙是中华龙的一个主要源头
- 戴德梁行料大湾区楼市2024年逐步回暖
- (新春走基层)新疆红其拉甫出入境边防检查站 警民共迎新春
- 澳大利亚商业峰会主席:中国市场对澳中小企业极具吸引力
- 长江经济带主流媒体社长(总编)走进九江采风
- “红色广州 英雄城市——广州革命历史陈列”开幕
- 中国最大陆路口岸铁路货运量创历史新高
- 从学医回国到学医报国 医务工作者点亮生命之路
- 日韩关系回暖?日媒称日本拟邀尹锡悦出席G7扩大会议
- 剔透精品纷呈 “百年手艺传承”展现法国百年玻璃烧造工艺
- 已有62人遇难!韩客机或在尝试机腹着陆过程中发生事故
- 重庆持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多地森林草原火灾风险高
- 这个国庆假期,深海“探宝”火了!
- 中新健康丨中国专家研究成果重塑肺癌治疗格局 更多患者有治愈希望
- 暖心之举驱寒意(暖闻热评)
- 春节假期成都航空口岸14.2万余人次出入境
- 《七时吉祥》开播 演绎东方幻想新精彩
- 吴国平:一所明星中学如何为教育“留白”
- 甘肃白银:育人犹如滚石上山 深耕“优质”树金字招牌
- 警惕!日媒称日美演习首次将中国列为“假想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