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部:推动文旅消费持续扩大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添能蓄势
人民会客厅——“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报道
文旅部:推动文旅消费持续扩大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添能蓄势
2023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4年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这既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指引,也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指明了努力方向。
“四个抓落实”,强调的是知行合一,考验的是担当作为。为进一步展现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人民网拟围绕相关部委、地方政府与中央企业在新一年工作的思考和部署,推出《人民会客厅——权威部门话开局》《看准了就抓紧干》《央企向高质量发展聚焦发力》三组系列报道,追踪报道踏石留印抓落实的进展,一步步把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连日来,文化和旅游消费持续火热,哈尔滨等地的旅游先后火爆出圈,以极具特色的文旅产品、优质高效的政府服务、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全体市民的温暖热情擦亮了城市的“金字招牌”,也由此引发了一场“南北双向奔赴”。
当前,文娱旅游正成为各地积极培育的消费增长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4年,积极培育文娱旅游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如何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完成好重点任务?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马力做客人民网《人民会客厅——权威部门话开局》栏目时表示,文化和旅游部将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文娱旅游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推动文化和旅游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024年旅游业将蓬勃发展
“开门红”展现中国经济活力
“2024年,随着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和增强,文化产业发展将保持较快增长,旅游业将蓬勃发展。”马力表示,特别是2024年元旦以来,哈尔滨冰雪旅游火爆出圈带动北方传统冰雪旅游地火爆,南方新兴旅游地也备受关注,呈现冬季旅游“北火南热”。
马力认为,此类现象既带动了区域间的文旅交流与互动,也推动各地扎实练好内功,提升文旅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让广大游客切身体会到了东北一家亲、全国一家人的温暖,为中国经济新年开门红做出了贡献,唱响了中国经济光明论。
临近春节,红火的文旅消费折射我国经济活力。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预计今年春节人民群众探亲访友、欢度佳节的热情将空前高涨,旅游休闲、文娱消费需求将集中释放。”马力表示,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将办好全国春节文化和旅游消费月活动,发放超6亿元消费惠民补贴。
据介绍,6亿元消费惠民补贴可用于品美食、住民宿、看演出、逛景区等,让群众得实惠、企业真受益。马力说,为营造喜庆热烈的节日氛围,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持续扩大,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安排:
一是于1月18日(农历腊月初八)至3月11日(农历二月初二)组织开展“欢欢喜喜过大年”2024年春节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活动包含7大板块25项主体活动,涵盖惠民文艺演出、公共服务活动、非遗体验展示、旅游休闲消费、冰雪研学旅游、文博展览展出、国际国内互动等多个领域,用优质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丰富人民群众的节日生活,满足人民群众喜庆过年的美好需求。
二是开展2024年全国春节文化和旅游消费月活动,实施“百城百区”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计划,加强政企银商联动协同,中国银联、有关银行、平台企业、行业协会等针对春节推出各具特色的惠民措施和优质文旅产品。1月25日,文化和旅游部已经在黑龙江哈尔滨举办了“欢欢喜喜过大年”2024年春节文化和旅游消费月主场活动。目前,消费月活动正在全国各地红红火火地展开。
推出五方面政策措施
做好“文化+”“+文化”“旅游+”“+旅游”大文章
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2023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24年发展预测》(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预计2024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将超过60亿人次。
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如何贯彻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具体有哪些工作打算?
“2024年,随着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和增强,文化产业发展将保持较快增长,旅游业将蓬勃发展。”马力表示,文化和旅游部将发挥文化赋能、旅游带动作用,做好“文化+”“+文化”“旅游+”“+旅游”这篇大文章,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龙年中国不断添彩。
一是培育文化产业发展新动能。实施数字赋能文旅场景建设行动,发展旅游演艺、线上演播、数字艺术、品牌授权、沉浸式体验等新型业态,建设“小而美”的演艺新空间,创新升级音乐节、演唱会等产品。建设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培育发展新型融合业态。推进区域文化产业带建设,创建新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启动第二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实施投融资促进计划,建设第二批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持续盘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实施文化和旅游企业培育计划。
二是推动旅游业提质升级。推进国办《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贯彻落实,实施好《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加快推进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建设,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美好生活休闲度假工程,完善“城市休闲”“乡村度假”产品体系。培育冰雪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邮轮旅游等新业态。实施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制定旅游景区绿色发展指南。推进研学旅游规范健康发展,推出一批精品线路、精品课程和优质研学旅游基地和营地。培育“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等品牌,发展茶文旅、康养文旅等融合业态。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同美食、运动、康养等更多领域融合发展,让人们在旅行过程中感悟文化、陶冶情操、体验生活、享受健康。
三是大力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围绕节假日和暑期等重点时段,贯穿全年举办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实施“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费行动计划、京津冀文化和旅游消费协同发展行动计划、东北三省冰雪经济协同发展及文旅消费区域合作行动计划,发挥好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试点城市的作用,推动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创新发展。办好“5·19中国旅游日”活动,组织好“旅游中国 美好生活”宣传推广活动,举办二十四节气旅游创意推广等专题活动。推动文化和旅游会展业健康发展。
四是繁荣发展文化和旅游贸易。建好用好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做好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服务。丰富拓展“多彩中国 佳节好物”文化和旅游贸易促进活动。实施入境旅游促进计划,加强部门之间工作的协调联动,统筹解决签证通关、国际航班、旅游服务等方面堵点问题,加强“你好!中国”国家旅游形象海外推广。
五是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引导旅行社、在线旅游企业等依法诚信经营,加大优质旅游产品供给,优化旅游消费环境。加强对旅游、网络文化、文化娱乐、上网服务、营业性演出等经营活动的监管,规范经营行为。加强行业培训和价值引领,引导导游等从业人员规范执业,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保障游客出行安全、市场平稳有序。坚持主客共享,倡导文明旅游,以热情友好喜迎四方游客。(人民网记者 许维娜 王天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京长城音乐会将于本月在延庆上演 中俄艺术家齐聚八达岭长城
- 杨靖宇后人重返东北抗联“起点”:在黑土地上继续奋斗
- 今年北京入秋时间较常年偏晚7天
- 11名藏族患者在青岛成功接受骨关节手术治疗
- 多国政要和国际组织官员贺新春,他们用了这些成语!丨全球同庆中国年
- 除雪除冰保畅通 浙江多地高速护航春运返乡路
- 《狂飙》导演徐纪周:不是单纯的警匪故事,而是从中勾勒时代
- 广西柳州推行“定时定点”投放 督导员“上线”带领分类垃圾
- 最早记载昭君出塞的东汉铜镜流落民间,是谁在盗掘倒卖?
- 美媒:美国监狱存在系统性虐囚问题 危机已酝酿多年
- “三季报”外看广东 结构优化中蕴含哪些“新”意?
- 创新养老服务模式 为居家养老提供“北京方案”
- 热评丨从两组数据,看简单又深刻的发展道理
- 超越欧元!国际金融机构为何纷纷筹集人民币?
- “枸杞国检中心”落户宁夏
- 2023年气象信息挽回损失5600亿元
- 热依扎凭“水花”圆梦 王雷爆冷夺最佳男主
- 绾结葫芦:葫芦也能这么玩
- 前5个月中国服务进口同比大增24.2%
- 中新国际观察 | 巴勒斯坦总统访华释放三重信号
- 热门推荐
-
- 光由“心”生 “点亮网络文明之光”2024年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在厦门启动
- 浙江90后海归女硕士立志打造“冰箱贴博物馆”
- “寒露”至天愈凉 黑龙江省大部地区已入冬
- 海关总署:有理由有信心实现全年外贸促稳提质目标
- 山西万荣:外加剂产业从“一根棍棍一口锅”奔向百亿产值
- 看好、看多、看重,外资感受中国经济“春意”
- 韩国大邱市长:市民热切期盼能“请来”大熊猫
- 国家气候中心:未来极端高温天气事件会更加频繁
- 胡拥军36载巡边放牧情系牧民书写忠诚
- 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日语演讲比赛在浙江大学举行
- 川渝税务召开联席会 23项任务促税收协同再提质
- 蓝厂三大蓝科技加持 这款新机售价2299元起
-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国家发改委详解“五统一、一破除”
- 尼泊尔媒体考察团访青:以媒为桥 续写“跨越喜马拉雅的友谊”
- 2023年上海海关累计截获有害生物8.2万种次
- 恒指升795点逼近两万大关 成交额破三千亿港元
- 商务部:对原产于台湾地区、马来西亚和美国的进口正丁醇继续征收反倾销税
- 推动社会企业稳定发展
- 沪渝蓉高铁武宜段全线最长隧道顺利贯通
- 警惕“AI招聘”背后的就业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