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宗庆后:“布鞋首富”的风云人生
中新网杭州2月25日电(奚金燕 蓝伊旎)雨水过后的杭城正经历龙年首场寒潮。春寒料峭中,娃哈哈集团发布讣告,娃哈哈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宗庆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2月25日10时30分逝世,享年79岁。
这一消息令许多浙商扼腕痛惜。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代浙商,宗庆后42岁白手起家,一手创办了娃哈哈集团,三次问鼎中国首富。在办好企业的同时,宗庆后也不忘担负起社会责任,热心慈善公益,回馈社会。
从贫困“走出”的宗庆后感激时代给予的机遇。他在一次接受中新网的采访中,曾强调:首富,只是虚名;共富,才有意义。而这也成为回望他一生的重要视角。
沐浴时代春风 42岁白手起家登顶“首富”
一袭白衬衫、一双黑布鞋,很多人看到穿着简朴的宗庆后,都很难将其和“中国首富”联系起来。
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代浙商,宗庆后对贫困有着切肤之痛。宗庆后说,“节俭”早已成为融入“骨子里”的习惯。
《浙江改革开放40年口述历史》一书中记载,据宗庆后回忆,自己小时候,父亲没有工作,母亲四十块钱的工资要养五个孩子,有时候吃了上顿没下顿。17岁初中毕业以后,在舟山马目农场和绍兴茶场劳动了14个年头,1978年才顶职退休的母亲成为纸箱厂工人。
当时的他做过推销员,蹬着三轮车卖冰棍、卖文具,背着几台落地电扇挤在绿皮火车上,在简陋的招待所里打地铺,在广交会大门外摆地摊……正是这段经历的磨炼,为其以后从零开始创办娃哈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正是因为尝过贫困的滋味,宗庆后从小的理想就是赚大钱回报父母。改革开放消息传出后,他预感“一场变革正在酝酿”,就时刻准备着,寻找一个创业的机会。
1987年,他借款14万元承包经营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加上两名退休老师一共三个员工。那时宗庆后就骑着三轮车挨家挨户地卖冰棍和文具,一根冰棍卖四分钱,只能赚几厘钱,但他认为,娃哈哈几十年的发展就是从这几分几厘开始的。
后来,他抓住当时学生普遍存在营养不良情况的商机,找到专家专门开发儿童服用的、当时尚属市场空白的营养液。在上门做广告的企业“像大熊猫一样稀罕”的年代,宗庆后坚持一个个城市地跑报社、电视台,最后“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广告成功打开了娃哈哈营养液的市场,第三年销售额就迫近亿元大关,他也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企业发展势头虽旺,娃哈哈集团步入规模经营之路却并不顺利。1991年,娃哈哈营养食品厂兼并了杭州罐头食品工厂。“民营小鱼”吃掉“国有大鱼”引起争议,宗庆后被一些报纸批评“挖社会主义墙脚”;双方企业的员工们也怨声迭起。
面对质疑,宗庆后跟几千名员工“掏心窝子”,鼓舞大家的信心。他先是用一场大会,让千人归心,然后用行动和事实证明:杭州娃哈哈集团成立后,利用产品和市场优势,成功盘活了杭州罐头厂的存量资产,用三个月让它扭亏为盈。娃哈哈集团一举跻身全国工业企业利税500强行列,宗庆后也在2010年问鼎中国首富。
创业以来,宗庆后带领娃哈哈不断创新,坚守实体经济,打造了包括娃哈哈纯净水、AD钙奶等大批家喻户晓的饮料品牌,彰显出与时俱进的浙商精神。
尽管三次问鼎中国首富,宗庆后依然三十年如一日地从简生活,每年生活开销不超过5万元。宗庆后表示:“我是一个普通人,从底层崛起的凡人。幸运的是,我生于这一个大时代。”
不忘来时路 从“首富”到“共富”
40多岁选择创业,对于宗庆后而言,是源于摆脱贫困的冲动,纯粹是希望能让一家人吃饱、穿好、过上好日子。
而当脱离贫困、拥有一定财富后,宗庆后也开始了新的思考:如何让更多人共享财富、走向共同富裕。
宗庆后坚持做慈善近30年,各个领域中最关注教育。在此前采访中他表示:“娃哈哈是‘校办企业’,赚钱为教育,天经地义。”
2000年杭州市第一次举办“春风行动”,宗庆后先后捐款约1.246亿元,积极帮助下岗职工及特困家庭解决生活问题。他设立的“娃哈哈·春风助学”专项资金,截至2021年,累计捐款1.046亿元,帮助3万余名学子圆了“大学梦”。
70多岁时,宗庆后仍然在为孩子们的教育事业奔走。他亲自前往海拔近3000米的甘孜州康定市,除了捐赠设备,宗庆后还携带了一支团队,包括电商负责人、食品研究院博士、工程师以及5家供暖解决方案供应商。
这是因为,宗庆后相信,扶贫不应仅仅是资金援助,重点是要用产业激活当地资源,使地区有持续造血的能力。
1994年底,宗庆后带领娃哈哈走出浙江,在重庆涪陵成立了首家娃哈哈外地公司。背后原因,是积极响应国务院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的号召,投身西部开发。当年,他兼并了涪陵地区受淹的3家特困企业,包干安置移民1300余人。
如今,娃哈哈先后已在四川广元、湖北红安、吉林靖宇、吉林延边、江西吉安等中西部、贫困地区的17个省市,投资86亿元建立了72家分公司,解决了13000人的勤劳致富问题。这些工厂也发展成为当地龙头骨干企业和利税大户。
“以前我也是穷苦人,是党和政府给了我勤劳致富的机会。我们要饮水思源,跟党走,办好企业、多交税、多解决就业、多做慈善公益。”在一次浙商云集的论坛上,宗庆后曾深有感触地说道。
明明是可以安享晚年的时候,但身怀家国情怀的宗庆后依然停不下来,工作上依旧跑在一线,早上7点到公司,晚上11点才下班,就跟刚刚创业的时候一样。
“我们一直坚信,真正的财富不是物质上的富裕,而是精神上的富足。”作为少数仍奔跑在一线的第一代浙商,宗庆后认为,自己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而如今,他的身影永远定格在了这个徐徐到来的春天。(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绿色农资”连点成网 为农服务提质增效
- 莫斯科恐袭发生后,普京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通话
- 浙江五年审结环资案件超3万起 提升长三角区域审判协同性
- 巴西东南部三车相撞已致39死
- 7561个银行网点可为外籍来粤人员办理换汇等金融服务
- 渣打:人民币环球指数创新高
- 乡约福建:机制创新支撑乡村全面振兴
- 全国大部晴暖在线气温陆续转为偏高状态 江南华南气象干旱持续发展
- 文化中国行丨博物馆牵手“新技术”!沉浸式感受“活”起来的传统文化
- 河北涿州供水供电有序恢复
- “树立了地区和国际合作的典范”
- 单霁翔:让大运河成为“有尊严”的文化遗产
- 新突破、新机遇 高质量发展航道上的中国经济
- 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与园林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揭牌
- 为小份菜再添一把火
- 美国一10岁儿童偷拿父亲枪支 开枪打死同岁男孩
- 中国工艺美术馆里看皮影赏彩灯 市民热衷博物馆里过大年
- 我国外贸三大支撑力凸显 六方面实现促稳提质
- 秦兵马俑现场应急保护实验室投入使用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 浙江大力推动大视听产业发展
- 热门推荐
-
- 浙江杭州发出梅雨防御第1号指挥长令
- 考古成果诠释祖国的新疆
- 年龄与出生缺陷发生率密切相关,专家呼吁要适龄生育
- 湖南靖州乡村抱团联盟“强”产业 集体经济“暖”民心
- 拜登谈2024大选结果:确保权力平稳有序交接
- 2024年(平陆)运河项目劳动竞赛启动
- 中国科学家揭示6亿年前“雪球地球”生命演化奥秘
- 纳米比亚下调2024年经济增长预期至3.6%
- 苏州新玩法:不只是一座古城
- 吉林推动安全感看得见 “主动警务”提升处置率
- 车展听潮:新老玩家打响变革“发令枪”
- 崇太长江隧道“领航号”盾构机始发 正式开启越江之旅
- 183家非银行支付机构将迎新规 实施细则征求意见了
- 2023年首班“津和号”旅游专列抵达和田
- 上海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启动全市防汛防台Ⅲ级响应行动
- 更多种类农机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
- 布洛芬只用3片,“阳康”分享的经验有价值
- 2023农业绿色发展论坛在安徽芜湖举行
- 中国百名油画家走进福建宁德:共绘山海宁德、多彩蕉城
- 自行减药停药有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