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价高企影响几何?是机遇也是挑战
白糖价格从2023年年初开始上涨,在9月份创下7600元/吨的高点,随后新榨季出现小幅回落,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糖价高位运行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这为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应对未来风险挑战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由于糖价上涨带动原料收购价格上涨,制糖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也有所提升。
2023年,由于厄尔尼诺现象等因素影响,全球糖价一路攀升。金融数据服务公司choice数据监测显示,白糖价格从2023年年初开始上涨,在9月份创下7600元/吨的高点,随后在新榨季出现小幅回落,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专家预测,2024年糖价仍将高位运行。这将对蔗农和国内制糖企业带来什么影响?对此,记者在我国蔗糖主产区广西进行了采访。
全国每3勺糖,就有2勺来自广西。作为全国最大的糖料种植基地和食糖主产区,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和食糖产量连续19个榨季占全国的60%左右,是名副其实的“糖罐子”。但从整体来看,我国食糖年产量约1000万吨,目前产量仍处于产不足需、供不应求的局面,每年要从国外进口大量食糖。
柳州市柳城县龙头镇伏虎村上罗屯的甘蔗种植大户罗善仟承包了2500亩耕地,预估总产量有16000多吨,总产值达800多万元。“2023/2024榨季糖料蔗收购价格首次采取‘首付价+二次联动价’结算方式,收购价格每吨提高20元,随着糖价提高,蔗农收入将有所增加。”罗善仟说。
记者看到,广西当地制糖企业的榨糖作业正在火热进行中。2023/2024榨季广西糖料产量同比增长14%左右,食糖产量同比增长预计也将达14%。
广西农投糖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滕正朋表示,糖价高位运行,制糖企业效益得到较大提升。随着广西实行甘蔗收购价二次联动政策,种植户种蔗收入会有所提升,带动种蔗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我们公司所属明阳、大桥、伶利、东江4家制糖公司已于2023年11月底陆续开榨。截至2024年1月31日,累计入榨甘蔗237万吨,产糖量27万吨。”滕正朋说。
糖价上涨在帮助制糖企业提升销量和收入的同时,也给其经营带来一定压力和挑战。“甘蔗收购指导价提高,还需要加上联动价格,糖厂收购甘蔗的资金和成本会加大。”广西凤糖凤山糖厂厂长韦柳恒说。
糖价高位运行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这为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应对未来风险挑战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由于糖价上涨带动原料收购价格上涨,制糖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也有所提升。对于制糖企业而言,需要从提高甘蔗单产、机械化作业以及加强副产物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等方面来压缩成本。
据悉,广西糖业近年来打破种植条件制约,大力推进良种研发,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广西在农业农村部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完成登记甘蔗品种50个。
2023年中国科学院安排中央资金1.7亿元在广西启动优质甘蔗新品种培育先导A类专项,开创了国家顶级科研团队研发甘蔗种子的先河。在科研人员努力下,培育出桂糖42、桂柳05136、桂糖44号、粤糖00236等一批高产高糖、抗旱抗倒伏、适宜机收作业的突破性优良品种。目前广西糖料蔗良种覆盖率达98%,其中广西自育品种覆盖率为89.8%,极大地促进了糖料蔗增产增效。
值得注意的是,甘蔗种植成本中很大一块是人力收割成本,推广机械化收割势在必行。2022/2023榨季,广西糖料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69.07%,其中机耕率99.7%,机种率66.25%,机收率31.03%。目前,糖料蔗联合收获机拥有量从2013/2014榨季不足20台增加到2500台。
“我们将在进一步稳定和提高甘蔗种植上下功夫,推广甘蔗‘耕种管收运’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推动工业反哺农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推广良种良法、‘双高’基地建设等措施,提高甘蔗的产量和品质。”韦柳恒说。
童 政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别生扛 是时候让秋裤上岗了
- 福建历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邀请展在福州开幕
- 海外网评:“治理失能”难解债务危机,留给美国的时间不多了
- 陕西激发自然资源要素活力 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俄军战机黑海上空拦截美军两架无人机
- 治理“高价彩礼” 六成受访者呼吁形成文明嫁娶新风尚
- 穿越时空:大型皇家实景演出《康熙大典》恢弘复演
- 柬埔寨首条高速公路开通运营一周年 车流量逾519万辆次
- 北京亦庄发布生产性服务业专项政策 提出开放全域场景
- 菲律宾政府上半年基建支出增至6120亿比索
- 中国海上第一深井投产
- 商务部:中国从来不是非洲债务的主要债权方
- 引领传统产业升级 建行推动培育新质生产力
- “事实核查共同体”在沪启动 各方携手打击虚假信息
- (寻味中华|戏曲)藏戏唱响青藏高原600年
- 儿童小说《狼洞的外婆》用丰沛想象传递成长和亲情的力量
- 5月中国楼市延续降温 百城新房价格环比转跌
- 关于疱疹性咽峡炎,这些知识要了解→ | 科普时间
- 欧委会发布“绿色协议产业计划”与美抗衡
- 理财产品应适配投资者需求
- 热门推荐
-
- 10月11日起中国铁路实行第四季度运行图
- 达达集团发布Q1财报,即时零售业务全新升级,推出“京东秒送”
- “木匠”也能评职称 江西出台现代家具行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政策
- 海南省7月8日发布海上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 兜牢就业底线 加大创业扶持力度
- 11月10日中哈相互免签证协定正式生效
- 美国航管局暂停波音737MAX扩大生产 要求彻底检修
- 中国首次发掘元代国家漕运仓储遗址获重大发现
- 三部门联合推进邮政快递隐私运单应用
- 多国报止咳糖浆致儿童死亡 世卫拉响清理问题药品警报
- 【中国网评】又盯上传统芯片?美对华政策正掉入“国家安全”陷阱
- 葡萄香飘渭北高原
- 伏季休渔期将至 福建漳州海警普法在前
-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探索跨境数据流动分类管理
- (“厦门实践”调研行)昔日“烂潮滩”今朝“浪漫线” 厦门环东滨海焕发新活力
- 铁路上海站预计暑期发送旅客2535万人次左右
- 专家号3700!小心陪诊变“黄牛”
- 北京提升儿童医疗服务能力 形成5个紧密型儿科医联体
- 近半个月全球发生三起客机机场相撞事故,有何异同?
- (乡村行·看振兴)“漓江源头第一乡”:靠山吃山 也要守住发展“命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