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需要这样的文艺家】刘长瑜:演尽世间美好女子
刘长瑜:演尽世间美好女子
【人民需要这样的文艺家㉞】
有一种美,无惧岁月。一头华发微微卷曲,整齐地拢在耳后;一双明眸如少女般清澈、灵动,漾着点点波光;纵然腿脚不再利落,但身姿依旧颀秀挺拔……眼前的刘长瑜,自内而外地散发着光彩,让人想到京剧的典雅、清丽、蕴藉、隽永。
1951年,9岁的刘长瑜作为年龄最小的学生,进入中国戏曲学校;而今,尽管年届八旬,在国家京剧院的排练厅里,仍常常能见到她为演员们授课的身影。
70多年光阴,足以将一种艺术融进一个人的生命。
得到京剧艺术最深的滋养是在中国戏曲学校度过的8年。“那时新中国刚成立,是最艰难的时期,但国家对我们百般呵护。”这让刘长瑜无忧无虑地成长,训练艰苦却甘之如饴。没有排练厅,就在院子里练,数九寒天,双手总是皴裂的;练毯子功,没有毯子,就把自己的棉衣脱下来铺在地上;为了练出双眼的神采,她在熄灯后点上香,香动眼动,常常被熏得泪水直流……刘长瑜受教于30多位老师,其中不乏京剧名家:王瑶卿、于连泉、赵桐珊、华慧麟、雪艳琴、于玉蘅、罗玉萍……名师们的教诲让她终生难忘。赵桐珊的话更是让她常常挂在嘴边:“演戏要做到一人千面,不能千人一面。”刘长瑜回忆说,她曾跟着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重排《红楼二尤》,刘长瑜将他模仿得惟妙惟肖,却遭到荀慧生的训斥:“你演谁呢?你演的是尤三姐,你干吗演我荀某人?”刘长瑜茅塞顿开,领悟了学习流派的真正意义,从此开始分析人物,将自己融入角色。
刘长瑜最为世人所熟知的角色是《红灯记》中的李铁梅。其实,早在毕业后留校期间,她就因扮演《卖水》中的梅英一举成名,并从此和花旦结下了一生的缘分。
花旦多为天真烂漫的妙龄女子,性格活泼、嗓音脆亮、长相甜美的刘长瑜似乎是为这一行当而生。中国戏曲学校为她量身打造的《卖水》这出戏,表演难度很大,尤其是“表花”一段,有64句唱词,需要演员载歌载舞,考验的是全方面的能力。刘长瑜眼神灵动,吐字明快,唱腔优美,将传统花旦戏里特有的退步圆场和晃摇肩膀等程式演绎得极富美感,演活了一个娇俏可爱的小丫鬟形象。《卖水》在北京首演,立即引起轰动,这部剧也从此成为花旦表演的保留剧目。
《卖水》的成功很大程度缘于刘长瑜优越的先天条件和扎实的基本功,而《红灯记》则让她迎来了演艺生涯的巨大挑战。
1963年,中国京剧院着手将沪剧《红灯记》改编为京剧,刘长瑜有幸成为李铁梅的扮演者。排练中,刘长瑜意识到,塑造李铁梅这个革命英雄形象,不能简单套用过去的花旦表演程式。她日夜琢磨角色,向京剧前辈请教,终于摸索出适合的表演技法。次年,《红灯记》一亮相便获得满堂彩。1970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将它拍成电影在全国上映。身穿红底白花小袄、甩一条乌黑的辫子、双目如炬的李铁梅成了一代人心目中的经典英雄形象,“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等唱段脍炙人口,久久流传。
改革开放后,刘长瑜又一次迎来艺术创作的鼎盛时期。“时代前进了,京剧也得前进。京剧要生存,就要发展。”她创排《玉树后庭花》等新戏,复排《卖水》《春草闯堂》《辛安驿》等老戏。许多老剧目经过细致的加工与锤炼,呈现出别样的风姿。她在《红楼二尤》中前饰尤三姐,后饰尤二姐,不仅保留了荀派特色,而且在唱腔和表演中融进自己的理解和创造。新排的《春草闯堂》打破流派观念,广泛吸收地方戏和多种流派的表演方式,在艺术上更臻完美,为荀派留下了崭新的舞台艺术形象。正是凭借此剧,刘长瑜获得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在塑造人物上,我们要的是‘这一个’,而不是‘这一类’。”刘长瑜演了一生的花旦,每一个角色都是不同于其他的“这一个”。同是出身卑微、心地善良的丫鬟,梅英、春草、春兰、燕燕各不相同。同为英雄人物的李铁梅、小英、田小雁也让她演出了各自的风采。刘长瑜对每个人物都有深入的理解,每每登上舞台,观众一眼便能认出“这一个”。她尊重传统,却不受程式化束缚,既满足了观众对欣赏传统技艺的审美需求,又让人感受到剧中人的真情流露。
20世纪90年代,光芒正盛的刘长瑜作出了退出舞台的决定。“舞台应该留给年轻人。”她组建中国京剧院青年团,吸纳了一批有潜力的青年演员并亲手培养了耿巧云、吕慧敏、管波等10多位学生。暮年,她又忙于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的工作,组织艺术院校京剧专业中青年教师高级进修班,策划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老艺术家“谈戏说艺”项目等,为京剧艺术留下了很多珍贵的资料。
如今,最让刘长瑜感到惬意的是坐在聚光灯照不到的地方,默默地陪伴学生们成长。耿巧云为京剧“像音像”工程录制《卖水》,刘长瑜早早来到现场,从亮相到台步,从鼓点到唱词,如自己当年排演时一样严格、细致;张译心演《花田错》,台下的刘长瑜时而莞尔而笑,时而若有所思,待演出结束,急急奔向后台,纠正学生的每一个小问题;2022年夏,张佳春举办专场演出,一天两场的排练刘长瑜场场必到,一次出现了中暑的症状,便自己吃些降暑药,依然出现在排练厅……刘长瑜乐在其中,为自己还能散发光和热,还能为京剧事业做些贡献。
能感受到京剧给她带来的快乐——正如采访过程中,谈及珍爱的剧目和角色,刘长瑜双眉舒展,眼波流转,娓娓道来。入了戏,不自觉地伸出兰花指,绕起腕,甚至脚下踢起了小碎步,一颦一笑、一嗔一怒中,让人依稀又见那些花一般的女子。
一生演尽了世间美好女子的刘长瑜,一生也如那些女子一样,美丽、纯粹、赤诚。
(本报记者 赵 玙)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友邦人寿推出《愈从容——从容营养科普指南》
- 上新!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播出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新书发布
- 大风黄色预警!北京市文旅局要求关停蹦极等户外项目
- 江苏海铁联运上新:徐州至连云港“海铁联运+抵港直装”首发运行
- 俄外交部:就俄境内恐袭事件 将在国际法庭起诉乌克兰
- “荒山污水”蝶变“绿色名片” 山东多元举措破译生态密码
- 全长2878米 西康高铁李家山隧道贯通
- 中国银行:加强风险研判 确保海外资产质量水平
- 新疆喀什古城再添“风华” 旅行拍摄“火热”出圈
- 以娱乐圈行业生态为背景 原创音乐剧《光影少年》将在京首演
- 图览丨这个最东边又最西边的国家,曾多次力挺中国
- 好“丰”景 全国秋粮收获已过七成
- 兴业银行:做中国式可持续发展实践探路者
- 美国新泽西州发生枪击事件 致4人死亡
- 日兰高铁全线通车 鲁豫两省再添高速铁路新通道
- 税惠政策助企业加大研发 “广东造”趋高端化、智能化
- 伊朗外交部否认其常驻联合国代表与马斯克会面
- 英国泰晤士水务公司将投入16亿英镑减少污水排放
- 上海首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长三角运动医学联盟会员单位
- 长三角绿色优质农产品推广周启动 携手共促农业发展
- 热门推荐
-
- 统筹兼顾推进学科专业调整优化
- 外媒:黎巴嫩真主党袭击以军基地,造成22人死亡
- 2024南京—法国经贸合作交流会在南京举办
- 日本石川县志贺核电站乏燃料池水溢出 专家解读相关溢出影响
- 稳外贸稳外资 建行在行动
- 加沙城救援物资领取点遭袭事件已致112人死亡
- 江苏省杂技团的“破圈”之道:台上练好创新功 台下做实惠民事
- 安徽推动市场竞争秩序稳步向好 查办不正当竞争案件2886件
- 城市解码:“江南望郡”吉安如何走好绿色发展之路?
- 2024年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超300亿元
- 中新教育丨云南师范大学数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 136列旅游专列开进中国北疆 暑期游客5.6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 也门胡塞武装称用高超音速导弹袭击以色列本-古里安国际机场
- 旅俄大熊猫“丁丁”幼崽出生满3个月 已长出两颗牙齿(图)
- 基因调控或是生物延寿关键
- 近百名国际青年参与跨境电商培训 学员:从买方到卖方
- 当食盐遇到这些药物 浓烹淡调有讲究
- 证监会:坚持“内外资一致”监管北向资金程序化交易
- 是学霸也是吃货!古巴小伙直言自己太爱中国
- 浙江瑞安成立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院 赋能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