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夕阳托起朝阳 民企如何“扛起”银发经济?
“银发经济是大产业,更是大民生,不能急功近利”“没有公德心就不要做养老事业”“我们的机器人就是老人们‘干儿子’”“居家养老,需要家政服务业扛大鼎”……1月25日,在一场主题为“发挥民营经济在银发经济中的生力军作用”的座谈会上,多家参会的民营企业分享开拓银发经济市场的感受。
这场座谈会由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联合全国工商联商会发展服务中心、全国工商联养老与家政服务委员会共同召开,邀请了国家发改委、国务院研究室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与专家、企业家代表,针对近期发布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展开深入研讨交流,共商民营企业如何在这轮银发经济浪潮中发挥更大作用。
每年2000万人入场“夕阳力量”托起朝阳产业
提到中国老人的退休生活,你首先会想到什么?如果还是公园里下棋、广场上跳舞、沙发上看电视……那这种印象就已经落后于时代了。
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老年助餐、养老照护、文体服务、适老化改造、金融支持等多维度出发,提出4个方面26项举措。这也是我国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
目前,我国正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退休潮”。上世纪60年代生人,这一群体正以平均每年2000万人的速度退休。职场轨迹与改革开放同步,见证中国经济腾飞,不断追求美好生活,是他们身上的时代烙印。
买房车、开直播、玩摄影……这些“新老人”不再完全依赖儿女,有积蓄敢消费,懂生活会享受,紧跟社会潮流,一股强劲的“夕阳力量”正把银发经济托举成一个朝阳产业。
“银发经济不是简单开个养老院,弄点轮椅和老花镜,而是一个横跨一二三产业,覆盖年轻到年老全生命周期的产业。”在会上,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研究员、新经济与新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罗贞礼表示。
罗贞礼解释,银发经济可以概括为“衣食住行用、康养文旅服”,共涉及1000多个细分领域,不仅是一个宽阔的新赛道,而且是一个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潜力巨大的产业。
此次发布的《意见》提出,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推广应用智能护理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防走失终端等智能设备。
“老人不需要自己操作手机,只需要对着机器人说一声‘我想干什么’,后方平台就会自动链接所需的服务资源。”安利智智能机器人科技董事长银建国介绍,“我们这款机器人的定位,就是做老人们的‘干儿子’,还能提供居家安全报警、健康报警、远程医疗等服务”。
支撑银发经济发展核心还是靠服务
“机器人平台只是入口,支撑银发经济发展,最终还是要靠服务。”全国工商联养老与家政服务业委员会秘书长、阿姨来了董事长周袁红表示,就居家养老而言,家政业要发挥扛大鼎的作用。
《意见》提出,要拓展居家助老服务。鼓励养老机构、家政企业、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扩大中医药在养生保健领域的应用,发展老年病、慢性病防治等中医药服务。
在座谈会上,北京民族医药文化研究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关爱健康管理服务董事长唐勤介绍了对养老服务人员进行中医培训的情况。唐勤说,中医健康养老护理员是一支新的职业队伍,在掌握养老护理员服务技能的基础上,运用中医学的理念、思想.知识、方法、技能,实施照护老人身心健康服务。
如今,养老护理服务需求愈加旺盛,但是相关行业存在人才队伍数量短缺和流失率较高等问题。
“护理人员技能低导致薪酬少,薪酬少又导致不愿主动提升技能,进而导致就业意愿下降。”唐勤认为,要解决养老护理服务人才短缺的情况,全社会就要加大投入,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技能,通过满足不断升级的需求,提升收入水平。
周袁红建议,要积极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对经营服务和市场需求同时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升级,提升养老服务水平质量,保障从业人员的权益。
唐勤提出,可以对赋闲老年人进行与其自身密切相关的中医药养老再就业技能辅导与岗位推荐,将身体健康、有意愿继续服务社会的退休老年人调动起来,在家庭、社区和机构中实现“健康自护、健康互助”。
发挥民企作用 创造更多可能性
数据显示,2022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8亿人,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预计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左右。
面对这个巨大的市场,如何培育经营主体?《意见》提出,发挥国有企业引领示范作用,鼓励和引导国有企业结合主责主业积极拓展银发经济相关业务。发挥民营经济作用,完善政企沟通联系机制,打破不合理的市场准入壁垒,推动银发经济政策、资金、信息等直达快享。
对于养老机构的发展,多家企业均表示,“公办民营”仍应是行业主流。
全国工商联养老与家政服务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福龄金太阳健康养老董事长黄小蓉提出,养老属于长期投入、微利的行业,从场地选址及租金上,可以盘活闲置社区用房、配套用房,通过房租优惠、补贴政策、税收优惠来鼓励养老企业多投入、用心投入。
《意见》还提出,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区域,规划布局10个左右高水平银发经济产业园区。同时发展抗衰老产业,推动基因检测、分子诊断等生物技术与延缓老年病深度融合。
会上,荣华控股执行总裁郝晓婵介绍了在西安投资建设银发经济产业园的情况;复星医药公共事务部联席总经理信明慧也就老年人常见病医药开发等议题做了发言。
郝晓婵建议,参考日本的长期护理保险,允许养老机构参与一些在床边的基础护理,减轻医院负担,老人拿医保支付,不需要两头折腾和占用医疗机构床位。
银发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民营企业如何深耕养老蓝海,构建老龄友好型社会,创造更多可能性,仍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副司长郝福庆表示,满足老年人需要的核心是服务,要通过科技赋能,完成衣食住行康养文旅2.0升级;通过要素集聚,提升产业质量效益,提高行业发展水平;后续将加强行业分析研判,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完)
(《中国新闻》报 记者李腾飞报道)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俄媒:俄罗斯一波音客机冲出跑道 所幸无人受伤
- 中国记者节|致敬每一位记者
- 越南谅山市人民委员会主席:持续提升贸易便利化 为跨境贸易架桥
- 今年前9个月泰国出口额持续增长
- 马达加斯加农户有了新选择
- 20家海外媒体参访广西玉林 聚焦侨乡发展变化
- 洋山港第三艘清洁燃料加注船完成首次加注
- “宜陶彩歌——宜兴彩陶艺术展”开幕
- 美媒:美国三大富豪将在特朗普就职典礼“罕见同框”
- 上半年天津经济运行平稳 GDP同比增长4.9%
- 眼科专家为高校学生护眼亮眼支招
- 暑假用眼高峰来临 专家:这样做,防止孩子视力“滑坡”
- 杭州太子湾郁金香花开种 40万种球促“最美春天”诞生
- 北京将打造绿色智慧高效用能体系
- 同比增长5倍 一季度成都航空口岸跨境电商实现“开门红”
- 商务部:将修订发布《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
- 外交裂痕持续扩大!加拿大印度互相驱逐外交官
- 阿塞拜疆观察人士:中国引领绿色技术发展 带来巨大机遇
- 内蒙古西部农村以“农”促振兴 以“旅”期未来
- 科技赋能建筑减碳 “厨余回收中心”等项目获奖
- 热门推荐
-
- 今年5月20日恰逢周六,多地民政局明确婚姻登记“不打烊”
- 科普|隔壁老王既抽烟又能活到90岁?
- “不速之客”若造访地球,人类该如何防御?
- 国产C919飞机订单爆发,大规模商用还有多远
- 网传定州一学生被罚站后中暑去世 当地回应:与事实严重不符
- 社会各界在湖南安江农校缅怀袁隆平
- 江西航空开通首条国际航线直飞韩国济州
- 菲律宾1至4月麻疹病例激增达1817例
- 山西大同出土北魏陶俑群 女乐俑服饰反映民族融合
- 澳大利亚珀斯发生一起枪击事件 致2人死亡
- 中国教育部发布高考预警信息 提醒考生警惕信息泄露
- 上海垃圾分类5年:生活垃圾日均焚烧能力由1.33万吨提升至2.8万吨
- 媒体:朝鲜试射洲际弹道导弹,金正恩现场指导
- (经济观察)明确三大支持政策 中国住建部再释楼市利好
- 西摩·赫什:美国是怎样炸毁北溪天然气管道的?(全文)
- 今年前8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7.08万亿元 处于历史同期高位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临汾!
- 北京技术人员月平均薪酬中位值超1.2万元
- 中韩科研人员在新型半导体材料和器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 浙江两会观察:优化“浙里惠民保”民有所“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