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楼市政策调整效果如何
□ 2023年12月14日,北京、上海同日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带动了年底北京楼市成交量出现一定翘尾行情,也使得上海楼市出现积极变化。
□ 2024年,宏观政策将继续发力稳经济,“先立后破”的政策基调也给房地产政策带来了更强的优化预期。
2023年12月14日,北京、上海同日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带动了年底北京楼市成交量出现一定翘尾行情,也使得上海楼市出现积极变化。整体而言,京沪新政大幅降低居民置业门槛和置业成本,对购房和换房都有积极促进作用,短期提振效果明显。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北京地区相关政策落地后,2023年12月15日至12月31日,北京新房成交4443套,同比增长28.4%,日均成交261套,较2023年12月1日至12月14日日均增长120%,在部分项目集中网签等因素带动下,各周成交量环比持续走高。2024年以来,新房前两周周均成交量与新政前一周基本持平。
二手房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12月北京二手房住宅网签12963套,和新政实施前11月的12545套基本持平。2023年全年,北京二手房住宅网签155432套,超过2022年的14.1万套。
“北京新政带动房地产市场实际成交上涨20%左右。”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说。
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关荣雪认为,自2023年9月一线城市全面落地“认房不认贷”后,市场对于一线城市政策松绑具有较高期待,北京、上海接连松绑购房政策,无疑是向市场传递出重磅利好信号。
1月30日,上海再度发布重磅政策,规定自1月31日起,在上海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已满5年及以上的非上海市户籍居民,可在外环以外区域(崇明区除外)限购1套住房。“此前非上海市户籍人士购房,需满足‘5年社保+已婚’条件,现在取消了已婚条件。”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上海外环以外区域约占全市60%的房源量和交易量,购房空间充足,可以更好满足相关群体首套房或刚需房的置业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换房家庭而言,必须先卖掉二手房才能置换新房,北京当下二手房挂牌房源已接近17万套,从整体情况来看,中低端房源出现了滞销现象。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认为,预计二手房挂牌量短期内将处于高位,二手房价格仍有一定下跌压力,若优化政策继续推进,二手房价格也有望逐渐趋稳。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12月15日至12月31日,上海新建住宅成交6193套,日均成交364套,较12月1日至12月14日均增长19%。调整后的政策发布当周成交量就实现了环比大幅增长,但受制于供给量不足,之后各周成交量环比持续下降,不过,周均成交量仍高于新政发布前一周水平。2024年1月1日至1月14日,成交量整体稳定在相对高位,实现环比增长。
“上海部分总价在600万元左右的近郊新盘出现了较好的销售。二手房税费成本明显降低,很多房东愿意卖房,也愿意降价,加上换房需求的增加,二手房市场有部分明显活跃迹象。”严跃进说。
2023年底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指出,2024年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重点抓好住房和房地产板块、城乡建设板块、建筑业板块、基础支撑板块四大板块工作。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2024年,宏观政策将继续发力稳经济,“先立后破”的政策基调也给房地产政策带来了更强的优化预期。
张大伟表示,2023年北京楼市“小阳春”主要依赖学区房和前期积压的需求释放,预计2024年市场高点很可能出现在3月份至4月份。预计1月房屋成交量在1.2万套至1.3万套之间,春节过后,3月成交量有望再次超过1.5万套。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预计,今年一线城市的限购门槛会再降低,更多低能级城市或通过发放购房补贴等方式促进购房需求释放。“对于新房市场,房企要做好‘以价换量’的准备,目前入市群体对房价本身较为敏感,房企在优惠层面要更务实,多一点实际让利更能带动销量提升。”张波说。
“北京、上海政策优化力度较大,涉及面较广,从降低购房成本和购房门槛上全面发力,有利于促进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陈文静说。(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方)
来源:经济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四川雅安青山绿水掘“黑色黄金” 科技赋能鱼子酱香飘世界
- 天津两部门印发通知 进一步加强典当行监管
- 广州海关正式启用广交会便捷通关通道
- “莲语——翟旭东国画作品展”在京开幕
- 中国驻英国使馆敦促英方停止以任何借口插手干预香港事务
- 重庆启动低空飞行消费周活动 助低空经济“起飞”
- 外媒:乌克兰称很快将与欧盟签署安全协议
- 推动绿色发展 探寻转型关键
- 让观众看到“女子力” 戚薇呼吁关注女性家庭场景痛点
- “你好!中国”旅游展在泰国曼谷举办
- 2024中国诗歌大赛在京启动
- 网络走红能“算”出来吗?
- 绿色配送、绿色出行 山西加码交通领域绿色转型发展
- 浙江:优化法治“软环境”激活美妆产业发展“新引擎”
- 外媒:也门胡塞武装突袭联合国机构办公室
- 长江江苏段维持洪水橙色预警
- 媒体代表走进老河口感受县域发展“蝶变”
- 上百位国内外专家学者云端相聚 聚焦数字金融
- 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 数字文化产业成为激发消费潜力“新引擎”
- 成都促汽车消费,成效几何?
- 热门推荐
-
- 强内供保外送 新疆确保迎峰度夏期间电力供应
- 中国好创意暨首届“海悦杯”盐田应用场景计时赛天津举行
- 高速路基镂空无土?河南绿色高速建设再出新招
- 安徽省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Ⅳ级应急响应
- 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对乌克兰、以色列援助法案
- 你的歌单里,还缺一首歌!
- 中国新能源车企集体“出海”
- 主流经济媒体走进海关座谈高质量发展
- 超六成受访者呼吁破除求职中的“第一学历”限制
- 记者手记:在巴西里约塞拉隆阶梯上寻找“中国印记”
- 2023年法网:德约科维奇鏖战超3小时战胜对手晋级16强
- 俄媒:中国品牌占俄进口智能手机总量近80%
- 大年初一,铁路“七站”进出京人次较2019年增长五成多
- 北京车展观察:周鸿祎爬上车顶,BBA不再人满为患
- 外媒关注马杜罗访华:深化中委互信 巩固“兄弟情谊”丨世界观
- 湖南华容团洲垸9日12时前完成封堵 7680人已全部安全撤离
- 农技专家关慧明:帮农民建大棚 给蔬菜当医生
- 田地送进“托管班” 新疆农户集体转行“服务业”
- 开学期末考这样备考
- 商务部: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实施反补贴调查是典型保护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