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产业提质增效成色足
产业强,粮食安。近年来,我国以优质粮食工程为抓手,加速建设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粮食产业提质增效走上“快车道”,但仍存在种粮收益较低、粮食销售不畅、优质粮食供给不足、深加工转化水平低等制约因素。
专家认为,粮食产业结构越合理、布局越完善,上下游融合度越高、协同性越强,粮食安全的根基就越牢固。要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加速推进粮食产业提质增效,优化完善供需结构,提升粮食产业完整性、链条紧密性、结构合理性,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使“中国粮食、中国饭碗”成色更足。
把“好收成”变成“好收益”
2023年我国粮食实现高位增产,把农民的“好收成”变成“好收益”,关键是要做好收购这篇大文章。
冬天的黑龙江天寒地冻,仍然有农民陆续到黑龙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售粮。公司总经理吕国锋说,2023年公司收购玉米超过34万吨。作为一家中小型玉米加工企业,多年来立足黑龙江粮食资源优势,以玉米为原材料,通过先进的生物发酵技术,生产辅酶Q10、维生素C、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5等产品,不断延长玉米产业链,玉米附加值提高50倍以上,为黑龙江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粮食加工企业是市场收购的重要力量,能有效提升粮食就地就近转化能力,带动农民增收。”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李军说。中粮、北大荒、五得利、中裕、内蒙古恒丰等一批龙头企业在粮食收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主力军。内蒙古恒丰集团通过加大“农户订单”种植、“租地建设高标准连片基地”以及“与农户共同成立合作社”等多种模式,形成每年绿色优质小麦订单种植30万亩左右的规模,覆盖巴彦淖尔市28个乡镇100多个村社的近2万户农户,当地小麦收购价比主产区平均高0.4元/公斤至0.8元/公斤,每年仅此一项就为当地农民增收1亿元至3亿元。山东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通过构建“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35万户农户每年增收5.1亿元,让4000多名农民变身产业工人,年均收入从原来的不到2万元提高到6万多元。
“粮食加工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是促进主产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李军说。13个主产区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78%左右,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但主产区工业化水平低、地方财政收入低、人均收入水平低,与经济发达省份的差距越来越大。为了促进主产区经济发展,国家引导培育粮食加工企业在产地建设加工生产基地,统筹发展初加工、精深加工,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从目前看,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主产区通过培育壮大粮食加工企业,建设粮食加工产业集群,把粮食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逐渐形成粮食兴、产业旺、经济强的良性循环。
产粮大县是粮食生产的主力军,但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安徽阜南县是通过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出“高产穷县”的典型。近年来,阜南县通过引进中粮、中化、中裕等一批龙头企业,培育粮食产业集群,构建起优质小麦“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实现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摘掉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目前,“阜南样板”已复制到415个县,发展优质粮食订单面积超过1400万亩,带动小农户100万户、农民合作社5170多家共同发展。
把“好粮食”变成“好产品”
时代在变,消费需求也在变。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在不断升级,粮油保供既要保数量,也要保多样、保质量。近年来,国家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积极探索构建粮食全产业链经营模式,从“产购储加销”各个环节严格把控质量,实现优粮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把“好粮食”变成“好产品”,满足城乡居民消费升级需求。
江南米道江苏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媛告诉记者,为了生产出好的功能营养大米,企业构建研发、育种、种植、加工、仓储、营养临床全产业链经营模式,精心培育推广品牌。在研发育种环节,公司与众多科研院所合作,研发培育具备低升糖功效的“建康1号”品种。在生产环节,严选秧田、筛选稻种、机械播种、精心育秧,严格田间管理、人工除草、潜水浇灌、绿色施肥,确保原粮质量;在加工环节,通过适度柔碾工艺保留大米营养成分;在储存环节,建设恒温恒湿立体低温储粮仓,确保当季稻谷和大米的新鲜口感。
生产出好的粮油产品,不仅需要粮食加工企业精耕细作,更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2017年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以来,中央财政在产后服务、质量检测、优质粮油供给等方面累计安排补助资金近215亿元,带动地方各级财政和社会投资600多亿元,建成粮食产后服务中心5500多个,实现产粮大县全覆盖,5万吨以上的产粮县粮食质检机构监测覆盖率达到60%,带动增加优质粮食超过5000万吨,粮食产业全链条提升带动效果明显。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粮食品牌化消费市场已经形成。各地根据市场供求变化,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实际,着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培育了2000多个好粮油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协同发展势头良好。
在第一轮优质粮食工程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2021年启动实施了粮食绿色仓储、品种品质品牌、质量追溯、机械装备、应急保障能力、节约减损健康消费“六大提升行动”,旨在全面提升粮食产业发展水平。“在国家大力支持下,老百姓的饭碗里将会装上更多优质粮,在饭桌上将会吃到更多好粮油。”李军说。
从“单向思维”走向“系统思维”
发展粮食产业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覆盖从原粮到成品、产区到销区、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各环节。要转变思维模式,从“单向思维”走向“系统思维”,统筹强化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全面提升粮食产业发展水平,主产区尤其要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业,真正把“好收成”变成“好收益”,把“好粮食”变成“好产品”,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为业者护航。
专家认为,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协同是提高产品附加值、企业竞争力、产业支撑力的关键。要持续推动“三链协同”,带动粮食产业全链条整体提升。加速延伸产业链,以加工转化为核心环节,大力实施建链、补链、强链,促进加工层次由粗到精、加工业态由少到多、加工链条由短到长。不断提升价值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抓好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增强粮油产品核心竞争力。积极打造供应链,构建高效便捷的粮油供应网络,促进大型超市、专营店、大卖场等多种业态发展。各地要立足粮食资源、区位交通、产业基础等实际,明确粮食产业的发展定位、发展方向,塑造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的成长态势;要把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作为重要载体,推动产业规模化、资源集约化、企业集群化。
粮食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产购储加销”各环节质量都要提上来,促进粮食产业上下游提质增效。在生产环节,支持各类经营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在收购环节,精心组织市场化收购,鼓励多元主体入市,形成“好粮食卖上好价格”的鲜明导向。在仓储环节,大力推广绿色储粮技术,改善粮食存储条件,推行分品种、分类、分仓储存,切实解决“前端优质、中端混杂”的问题。在加工环节,优化产能结构,大力发展适度加工,推动粮油副产物梯次利用。在销售环节,完善物流网络,升级销售业态,畅通优质粮油消费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产购储加销”各个环节要形成联动效应,引导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种粮农户形成紧密联结的利益共同体,鼓励有实力的企业牵头建立产业联盟、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科技同经济深度融合。
目前,各地以“六大提升行动”为抓手,打造优质粮食工程升级版,全面开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有关负责人认为,“六大提升行动”是有机整体,又各有侧重。要做细做实“六大提升行动”,用好政策,因地制宜,扬长补短,不搞“一刀切”“齐步走”,做实项目、集中攻坚,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经济日报记者 刘 慧)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红土地上振兴路:烟稻产业融合发展 让村民腰包更“鼓”
- 【我们这些年俗】歙县鱼灯
- 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湖北湖南等地部分地区将有雷暴大风或冰雹
- 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努力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成金融与科技融合创新的引领者
- 5场艺术公益活动 中国人寿携手国家大剧院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守水人等带去国家级艺术体验
- 今年1月底以来江西整改“生命通道”安全隐患25.4万条
- 智慧旅游更精彩
- 云南镇雄山体滑坡灾害已致31人遇难
- 两岸音乐家联袂厦门跨界演绎古典与流行
- 中国A股11日上涨 沪指涨逾1%
- 特朗普律师:“不可能”获得纽约欺诈案逾4亿美元保证金
- 天津滨海机场29日起将执行2023年冬春航季航班计划
- 山西养老服务创新实践 致力打造高品质晚年生活
- 华盛顿举行中国文化节 驻美大使谢锋致辞
-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举行 聚焦企业高质量发展
- 最需要新冠疫苗保护的群体,接种率仍不乐观
-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就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访华情况向媒体吹风并答问
- 浙江发布“亚运碳中和—减污降碳协同”数字化管理平台
- 8月19日央行开展521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海南口岸跨境电商“9610”进口业务正式开通
- 热门推荐
-
- 肺癌再成深圳最高发恶性肿瘤 去年发病9709例
-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浙江安徽江西等部分地区风险很高
- 美记者再爆料:西方媒体对援乌武器流入黑市保持沉默!
- 搬家公司也有盗版,消费者需谨慎选择
- 中国经济三季报出炉 官方称实现全年目标“很有信心”
- 一年一度冬季捕鱼迎丰年
- 抖音集团发布2023年平台治理报告:230万人参与反网暴倡议
- 2024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在滇开幕
- 全球专家学者齐聚江苏盐城 探讨滨海区域可持续发展
- 德国一旅馆部分倒塌致1死8伤
- 国庆档影片满意度“势均力敌” 多元供给丰富观众假期生活
- 广西一高校涉嫌酒驾逃逸副书记被免职
- 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谈“葫芦娃隐身”:不是魔术是科学
- 空姐上班不再穿高跟鞋,人性化之举
- (财经天下)日本告别负利率,股市还能继续涨吗?
- 国家能源局:稳妥有序推动海上风电向深水远岸发展
- 鄱阳湖水位6天上涨3米 落星墩、鞋山岛重回湖水“怀抱”
- 西藏阿里日土边境派出所:一件件做实民生“小事”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福建建宁:特色农业为革命老区增添新活力
- 吉林:数智化技术助力中小型博物馆提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