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两会热议口岸经济 探索产业发展文旅转型
中新社昆明1月27日电 (罗婕)“云南各口岸人文、自然风光各异,依托口岸资源建设连通周边国家的跨境旅游合作区,是口岸经济发展的关键之一。”27日,在此间召开的2024年云南两会上,“口岸经济”再成热词,民进云南省委会在集体提案中展望“口岸+旅游+产业”的可能性。
地处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边境线长4060公里,拥有经国务院批准开放的口岸21个。2023年云南智慧口岸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磨憨铁路口岸成为中国对东盟的第一大铁路口岸。2024年该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发展口岸经济依然列入工作总体要求。
产业是口岸经济发展的基础。民进云南省委会在提案中指出,当前云南口岸产业支撑不足,多依赖自然资源粗放经营,精深加工能力弱,产业链条尚不完整。
对此,民进中央青工委副主任、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系主任胡颖建议,以更高水平共建云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实现口岸和园区融合发展,通过“岸腹联动”和“跨省联动”推动产业链互补;培育多元产业体系,扩大高原特色农业、绿色能源、专精特新有色金属材料等特色产业集群和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提升口岸区域竞争力。
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的磨憨镇,地处中老铁路、昆曼大通道关键节点,同时拥有国家级公路口岸和铁路口岸。云南省政协常委、昆明市政协主席杨皕表示,自2022年昆明托管以来,磨憨基础设施大幅改善,口岸通关效能提升,口岸城市建设成效明显。她坦言,“当前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尚处于打基础、谋长远的起步阶段,一些关乎发展的关键问题亟待破解。”
九三学社云南省委会则在提案中建议,推进磨憨口岸国际城市“产—城—人”融合发展,即加大人力资源对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支撑力度和口岸民生设施建设,维护边境安全稳定。
作为中国旅游大省,云南文旅资源得天独厚,2023年旅游总收入达1.44万亿元人民币。胡颖观察到,西双版纳、德宏、红河等边境州市已尝试依托口岸发展跨境旅游。她分析,“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有利于整合云南与周边国家的旅游资源,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品牌,增强行业竞争力和创新力,增进文化交流融合。”(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我国南方地区进入主汛期 今年汛情主要有这些特点
- “空姐和乘客被甩到天花板!”飞机颠簸惊魂,国航回应
- 前8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保持增长
- 登山救援电影《你是我的英雄》全国点映启动 泪点频出
- 2024年至今上海洋山港口岸出境(港)国际航行船舶量达到9860多艘次
- 俄白领导人举行会晤
- 190余件叙利亚文物山西展出 中叙开启跨时空“对话”
- 减肥人“减”出上市公司,减肥和挣钱,哪个更难?
- 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取得重要成果
- 安理会审议乌克兰问题 中方呼吁有关方面逐步恢复谈判
- 沈阳故宫用多彩民俗活动欢喜“闹元宵”
- OpenAI“内斗”,ChatGPT会怎么看?
- 柬埔寨暹粒市政供水扩建项目竣工启用 中国企业参建
- 西湖“元宵”限定船票将亮相 再现“龙飞凤舞到钱塘”
- 全球多国专家响应在中国天津成立国际癌症组织的“天津倡议”
- 以色列称袭击黎巴嫩真主党中央总部
- 10余城市全面取消住房限购 中国楼市政策现重大转折
- 十年来自贸试验区最突出的创新成果有哪些?商务部回应
- 中国官方:让民间投资“有的选”“投得好”
- 第十二届APEC中小企业技展会山东青岛启幕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合作共赢
- 热门推荐
-
- 今年来最强!京津冀等11省份将开启连续高温模式 局地挑战40℃
- 话剧《百年回响》在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上演
- 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大赛总决赛在京举办 助推企业落地开花结果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重庆民主村:老社区蝶变新网红
- 马斯克称美国“以超快速度奔向破产”,怎么回事?
- “星号”取消 旅游业复苏在路上
- (经济观察)中国将加速5G融合应用发展
- 安徽肥东公安助力失散64年亲人实现团圆梦
- 《林则徐》为北京艺术中心戏剧场揭幕
- 中国首批混合型科创票据发行 为科技型企业纾困解难
- 莫斯科国际电影周开幕
- 满足性能用户四大梦想 真我GT6正式发布
- 上海:到2025年绿电交易规模达到50亿千瓦时以上
- 《太原解放75周年》纪念封发行
- “下腰伤童”不可再上演
- 电网“黑科技”“解锁”无人机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
- 浙江兰溪:数字赋能助力传统杨梅产业转型
- 聚焦医疗与健康前沿科技合作 中外专家共论数字医学发展新前景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柳林:旧棚改造换新颜 再变致富“聚宝棚”
- (经济观察)中国资本市场改革下一步怎么走?国常会明确“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