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主播、快递客服……残疾务工者多样化就业插上新翅膀
电商主播、快递客服、文创制作……
谁为残疾务工者多样化就业插上新“翅膀”?
阅读提示
近日,记者走访广西多地看到,为让残疾人真正就好业,当地利用新场景、新业态产生的新就业机会,为残疾人培训新技能、让他们插上就业新“翅膀”。
“残联这个培训班来得太及时了,我非常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2023年初,广西柳州市残疾人电商直播培训班开班时,33岁的黎暖佳第一时间报了名。摆过地摊、做过美甲师、卖过唱……由于天生左腿短小,黎暖佳在求职路上的冷暖只有自己知道。
如今黎暖佳不仅在知名企业“螺霸王”拥有了自己的直播间,还被多家培训机构聘请担任讲师,并且在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直播销售项目中获得了全国第三名。
电商主播、声音就业、文创制作……近日,记者走访广西多地看到,为让残疾人真正好就业、就好业,当地采取“政策+就业+培训”组合拳,多措并举促进残疾人多样化就业创业,为他们插上就业新“翅膀”。
“互联网+”赋能新业态新机会
“哈尔滨的小宝宝们,你们准备好,这些马上就要发往哈市。”近来,“桔乡小胖”主播曾凡俊忙着打包礼盒,东北“老铁”与广西“老友”的双向奔赴,为他增加了不少来自东北的订单。
6年前,90后曾凡俊拄着拐杖从广东深圳返回广西柳州市融安县大将镇董安村,成为一名返乡创业青年。乘着电商直播的东风,他创建家庭农场,打通电商销售农产品的模式,帮助当地农户销售脆蜜金桔4万斤、滑皮金桔10多万斤,实现平均每户年增收1万元,带领村民走上电商致富路。
不只是电商直播,在广西,“互联网+”的就业新模式成为丰富残疾人就业渠道的有效方式。
在广西桂林灵川县残疾人事业园集善乐业残疾人网络就业基地,电话声此起彼伏,工位上的客服们或是忙着接电话,或者手指飞快地在电脑键盘上打字。
2020年,园区引进“集善扶贫健康行·互联乐业”残疾人网络就业项目,为残疾人提供申通快递话务、在线客服岗位。
“之前我在深圳当保安每个月就2000多元,在这做客服,每个月能拿到7000多元,互联网改变了我的生活。”患有肢体一级残疾的桂林全州县金家桥村人熊军告诉记者。
“‘互联网+’模式非常好,能够让更多重度残疾人得到帮助。”桂林市肢残人协会主席、集善乐业残疾人网络就业(桂林)基地负责人邱拥华介绍,目前基地稳定就业52人,其中农村残疾人43名,脱贫户、低保户28人,同时为近310名残疾人及其家属等提供岗前职业技能培训,其中实现210余人次就业,累计创造收入350余万元,残疾人工资收入从刚开始100多元到现在平均近4000元,最高收入者近7800元。
文创产业带来就业新场景
走进广西桂林惠仁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先入眼的便是一幅幅色彩瑰丽的山水画。若非亲眼所见,很难相信这样的画作是用石头一颗颗镶嵌出来的,更难相信它们是出自残疾人朋友之手。
“用桂林当地特有的漓江石来表现秀丽的桂林风光,这让石画成为独具纪念意义的情怀之作,也成为许多游客喜爱的伴手礼。”机构负责人邓凤竹表示,机构与文旅单位合作,在景区开设桂林石画专场销售,同时与广西跨境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合作开展直播销售,将石画推向海内外市场。
出生在桂林市兴安县白石乡的邓凤竹患有小儿麻痹,凭借热爱和努力,钻研石画技艺的她被评为广西工艺美术大师,以及桂林石画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14年,在当地残联支持下,邓凤竹与其他两位传承人创办了桂林惠仁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面向全广西的残疾人提供免费就业培训。
“干这个不累,工作也稳定,每月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今年50岁的徐阿姨是阳朔兴平镇人,患有腿部残疾的她对这份工作很是满意。截至目前,机构共培训残疾人300多人,有近20名残疾学员在此上班,2023年,还被评为自治区级残疾人文创产业基地。
而在距离180公里以外的柳州柳南区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则设立了书画、侗族非遗手工、葫芦工艺、盘扣工艺等多个手工产品项目,培训残疾人100余人次,带动近30名残疾人灵活就业,培养40余名具备产品制作能力的残疾人。
文创产业为残疾人搭建了就业新场景,让残疾人圆“就业梦”的同时,也能追寻“诗和远方”。广西壮族自治区残联宣传文体部主任韦敬介绍,目前,广西残联已建设13个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积极引导更多的残疾人走上文化创意就业的道路,并通过举办残疾人书画摄影手工艺作品展、特殊艺术会演等方式,提升残疾人的文化自信,激发其展示自身才艺、参与艺术创作的激情和动力。
紧抓地域特色完善就业服务
“工作不好找、找了不稳定”“缺少无障碍设施,工作中有诸多不便”……现实中,这些都是残疾人群体就业的痛点难点。如何让残疾人真正好就业,就好业?
在广西柳州,当地残联抓住新业态新机会,依托特色产业拓宽就业渠道,开展了一系列残疾人技能培训,如电商直播、整理收纳等新兴热门的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充分结合当前大热旅游城市的网红食品,开设了螺蛳粉制作、酸豆角加工等具有鲜明柳州特色的培训课程。
广西贺州则抢抓粤港澳大湾区黄金珠宝加工、服装美妆、大数据等产业,在产业园内建立就业服务专班,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带岗服务,不仅为残疾人推荐合适的工作岗位,还带领符合用工条件的残疾人到企业面试并接受培训,岗位包括珠宝设计师、车间工人、包装工、文员等。
“截至2023年11月,平桂主城区产业园区的57家企业,共安置109名残疾人就业,其中有22人是脱贫群众。”就业服务专班工作人员李冯介绍。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广西各级残联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采取“政策+就业+培训”组合拳,多措并举促进残疾人多样化就业创业,全区累计新增城乡培训残疾人1.89万人次。截至目前,广西就业年龄段持证残疾人已实现就业36.52万人,就业率为58.05%。
唐姝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江淮第一侨乡”六家畈侨乡文化馆对外开放
- 甘肃去年修复古籍1.9万余页
- 联合国官员:中国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担负关键角色
- “金庸武侠墙”亮相古城襄阳
- 2023年广西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落幕 45家企业入围全国赛
- 拍照聚餐集体旅游,毕业生告别方式很多样
- “墨色光明——邢少臣中国画作品展”亮相中国国家画院
- 国家统计局: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持平
- 河南安阳警方:一男子殴打交警被采取强制措施
- 文明交流与全球发展论坛在京开幕
- 政产学研对话“东数西算” 聚焦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建设
- 法国波尔多国家歌剧院院长:艺术是最好的桥梁
- 中非大河文明的双向奔赴 长江与尼罗河汇水仪式在重庆涪陵举行
- 菜鲜蟹肥 市场旺!订单式种植助农户增收
- 笔润山河赓续中华文脉 山西省青年书法篆刻展开展
- 全球经济如何增强复苏动力
- (乡村行·看振兴)新疆兵团团场深挖旅游资源促旅兴业
- 台湾大头虾里的“川渝味道”(台湾新农人扎根大陆⑪)
- 宁夏银川超112吨冷凉蔬菜乘“专机”走俏迪拜市场
- 台风“潭美”即将进入我国南海 弱冷空气将影响西北地区华北等地
- 热门推荐
-
- 从中部博览会感受中部崛起动能
- 巴西民众雨中吟唱 纪念“摇滚天后”丽塔·李
- 美财长耶伦称:与中国脱钩将是“巨大错误”
- 巴西失事客机遇难人数更新为61人 坠机原因待查
- 韩媒:韩国前防长金龙显试图在拘留所卫生间自杀
- 四川木里:“5·27”森林火灾成功扑灭 火场已移交地方看守
- 以色列和哈马斯在加沙重新交火 联合国秘书长深表遗憾
- 清明假期成都文旅消费增势良好 A级景区接待游客超350万人次
- 第二十五届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在浙江成功举行
- “闭环”了吗?健身成为长假新社交
- 沈阳:可申请提取公积金交首付 “商转公”贷款申请条件放宽
- 韩媒:尹锡悦改组内阁 韩国六部长官换人
- 胖东来 “爆改”同行 能否帮扶得了传统大卖场
- 伊朗外交官:将对以色列开展“闪电式强硬”回击!
- 广西龙州中越双语讲解员:讲好红色故事 为家乡代言
- (不忘来时路 奋进新征程)江西“地下蛟龙”飞向海外
- (上海自贸区十年)引领高水平金融开放 “自贸源头”涌动全球“活水”
- 美国抢购近千万剂猴痘疫苗仅到货约10%,美CDC限制接种人员资格
- 秦山核电站累计突破发电量8000亿度
- 五一假期乘坐火车、客车,应该如何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