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读中国信心——《从数据看回升向好》总台财经节目中心开年特别报道
2023年,经历了风浪的中国经济,强健了体魄、壮实了筋骨,在行稳致远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回首上一年,中国经济的含金量如何?
展望新一年,中国经济的信心又来自何处?
我们从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里找到了答案——
2024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3年国民经济运行主要数据,这份年终的成绩单里,有中国经济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显著贡献;回升向好的数据里,有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更进一步的厚实底气;创新突破的纪录中,有中国经济再创佳绩的无限潜力。财经节目中心自1月17日起推出系列报道《从数据看回升向好》,从这份成色好、分量足的成绩单里,“数”说中国经济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稳步前行的信心。
2023年我国GDP增速5.2% 全年经济回升向好
解读中国经济的表现,GDP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重要观察指标。5.2%,这是17日发布的2023年中国经济运行成绩单中,备受关注的GDP增速,我国的经济总量达到1260582亿元。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5.2%。
国家统计局局长 康义:可以说中国经济过去一年的表现是交出了一份成色好、分量足的成绩单。2023年世界经济的低迷,国际格局的复杂演变,地缘政治冲突频发,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的周期性结构性矛盾也比较多,自然灾害频发,在这种复杂情况下,取得这样的发展成绩,更是显出了难能可贵。
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约为三分之一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计,中国经济5.2%的增速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会在30%左右,也就是说,中国经济继续成为全球稳定增长的重要引擎。
根据世界银行对2023年各主要经济体GDP和增速的预测进行估算,中国经济增量将是美国的1.5倍左右,是欧元区的16.5倍左右。如果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这个角度来看,2023年,中国比美洲、欧洲还有日本加在一起还要多。
日本瑞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主任研究员 伊藤秀树:中国经济增长5.2%的增量相当于泰国和越南的GDP总和。中国在世界经济中贡献巨大。随着出口扩大以及内需增长,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将扩散到全球经济中。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已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良好稳固的基本面。30年前就进入中国市场的日本欧姆龙健康医疗公司,去年在华销售额,已经增长到了2010年时的大约4倍。去年8月,他们投资3亿元人民币在大连扩建的研发生产基地也顺利竣工。
与欧姆龙一样,不少日本大企业也在加大在华投资力度。据日本媒体报道,松下电器将在至2025年3月为止的3年内,在中国投入超过500亿日元,新建或扩建10座以上的工厂;日本卫浴品牌东陶公司,也计划在大连近郊建设新工厂,投资额预估达到数百亿日元,最快于2026年投产;此外,大金位于广东的空调新工厂也将在今年10月投产。
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2%
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495亿元,比上年增长7.2%,总量创历史新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2.5%。消费重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旅游业的快速回升。无论是上半年靠“烧烤灵魂三件套”火出圈的山东淄博,还是年底以宠客宠粉闻名的哈尔滨,无不显示出过去一年旅游消费的强劲动力。
今年元旦假期,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接待游客16.32万人次,同比增长435%,创出历史新高。当地的马迭尔冰棍三天销售量达10万支。现在,“尔滨”热仍在持续,中央大街每天的游客量都会超过40万人次;一个小小的炸糕档口,每天销售炸糕就高达近8000个。冰雪季的消费热度,被“尔滨宠客模式”点燃后,迅速向更多的地方扩散,元旦假日期间,黑龙江全省累计接待游客661.9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173.7%。南方人北上滑雪,北方人南下避寒,成为旅游新热点。一场场南北双向奔赴、多地联动的文旅联欢,进一步释放了强劲的旅游消费潜力。
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3%,这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7%。蒋志祥是湖北潜江的一名摄影师,过去的一年,他用镜头记录了60场婚礼,见证了村民们幸福的小日子,和农村消费新景象。这一年,蒋志祥通过自己的努力买了房子,他坦言,看到如今农村风貌的新变化,对自己事业的前景充满信心。
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超6%
用电量数据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晴雨表,记者从中电联了解到,2023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为6.7%。其中,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用电量明显恢复,同比增速超13%。电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拉动充换电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长超70%。
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这“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增长了29.9%。
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以来,一批国产高端装备接连取得突破,大国重器频频“上新”。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 魔都号,目前正在东海航行。这艘国产大邮轮,自1月1日正式开启商业运营以来,已经成功完成了三次商业航行。爱达 魔都号船长表示:“我们已经测试了所有东西的极限,我们的引擎和稳定性,我们非常非常有信心,它非常稳定,非常强大。这意味着就算遇到风暴天气或恶劣天气,船仍然非常稳定。”
“爱达 魔都号”邮轮目前正以每个月6到7个航次的频率稳定运行,船票从两三千元到一万多元不等,春节前的所有航次船票都已经售罄。在爱达 魔都号邮轮开启又一次远航的同时,被称作“2号船”的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的设计方案也在稳步推进中,并已开工建造。设计负责人告诉记者,从2021年开始进行详细设计的“2号船”将成为爱达 魔都号的姊妹船,但是长度更长、排水量也更大。
2023年我国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1.76万亿元
2023年,我国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1.76万亿元,比2022年增长0.2%。在全球贸易中,跨境电商已经成为一股新势力,据海关总署最新统计,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38万亿元,同比增长15.6%。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独立站、跨境直播、全托管等新业态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尤其是具有创新迭代能力的生产制造企业,正在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将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
深圳市商务局数据显示,深圳跨境电商出口企业数量已超过15万家,2023年深圳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326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4.4%。在跨境电商的带动下,不少跨境物流企业2023年的出货量,也创下了历史新高。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物流市场实现恢复增长,预计2023年全年社会物流总额将达350万亿元,快递业务量达1320亿件,连续十年稳居世界第一。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39.1亿吨,再创历史新高。广东深圳某物流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营销官吴石胆表示:“我们2023年整体拼箱量是在14000个柜子,平均一个月是在1200条拼箱量,这个数据同比2022年增长了39%,同比2019年增长了两倍。这个可以说是我们公司成立13年以来创下的历史最高纪录。”
作为总台财经节目中心开年以来的又一个重磅特别报道,《从数据看回升向好》系列报道从一个个扎实的数据里,找到了中国经济持续回升的答案;从一件件真实的订单里,看见了世界看好中国的证明;在一条条加速的赛道上,见证了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源源动力。
展望2024年,中国经济依然满怀稳中向好的信心,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将更加坚定。
来源:央视财经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天津财险业全力应对暴雨灾害 已完成快速理赔61.47万元
- (第六届进博会)进博会论“智”:高科技赋能进博好物 小物件也有大用途
- 国家邮政局:坚决整治农村快递服务违规收费行为
- 课外负累过重 中小学教师什么时候才能专注教书育人?
- 中国A股持续上涨 沪指重返3000点
- 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总量去年突破3万亿元
- 破解“手机瘾”,家长和孩子相处不妨“游戏化”
- 构筑“人工智能+”新增长极
- 央行:授权中国银行(塞尔维亚)有限公司担任塞尔维亚人民币清算行
- 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 西北华北东北等地有大风天气
- 外媒:以色列对黎南部发动空袭 已致5人死亡
- 中新真探:晚上睡不着是因为白天碳水摄入不够吗?
- 2023年天津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举行 发布文物主题游径
- 中新财评:赚女性的钱请先学会尊重女性
- 美国佐治亚州一加油站发生枪击事件 9名未成年人受伤
- 向着初夏元气出击 夏日清爽不脱妆tips
- 强风暴袭击美国多地 已致10人死亡
- 锦绣中国年|龙元素引领新春灯会国潮热 “中国风”视觉盛宴点亮文旅市场
- 湖北远安:以旅兴农 绘出“诗与远方”新画卷
- 塔里木油田新疆叶城50万千瓦光伏发电正式并网发电
- 热门推荐
-
- 中俄界湖兴凯湖热度持续攀升 4天接待游客6.5万人次
- “长江11号”主题邮局在上海落成
- 为诈骗头目庆生? 知名演员相继道歉
- 医生“收红包”,先收后退也不该鼓励
- 广州海珠湾隧道工程盾构隧道段双线贯通 创下多项“全国首例”
- 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方案公布
- 海南全岛新增国际运力530余万载重吨,位居全国前列
- “012642”重启 呼和浩特一家三口共用一个警号
- 中国移动上半年盈利逾761亿元 数字化转型收入为增长第一引擎
- 美国汽车工人罢工行动升级!8700名工人加入罢工队伍
- 浙江乡村解锁“新技能”换假日高人气
- 广西柳州帮助青年人才返乡创业
- 拜登与内塔尼亚胡通话 反对以色列进攻拉法
- 沿着大运河看中国|江苏常州:让工业遗产活在当下
- 一艘渔船与一艘散货船在大连旅顺海域碰撞 渔船翻扣沉没 已造成1人遇难7人失联
- 讲述“京味儿”大城小爱 电视剧《向前一步》正式开机
- “焊死”霸停车,解气更需解铃
- 山西忻州:挖掘展示长城资源 保护利用促文旅融合
- 泽连斯基回应是否会解除乌军总司令职务:这事关谁应当领导乌克兰
- 填补文物资源空白 山西太原公布“四普”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