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电商“龙”元素火爆
本报记者 袁璐
进入腊月,年终消费旺季如约而至。龙年福字对联、龙年新年台历、龙年红色内衣裤袜……“龙”元素周边产品备受追捧。记者观察发现,不少线上商家的“龙”元素商品已卖出超10万单。
今年的跨境电商也呈现别样新貌。春节被列入联合国假日后,“中国年”升级为“世界年”,出海商家年终也忙得转个不停。海内外电商平台正展现出蓬勃活力,充满信心地迎接春天。
不少商家卖出“10万+”
将憨态可掬的“生肖龙”手办摆到显示器顶端,给文件柜贴上“万事兴龙”静电贴,再把“龙年聚财垫”在桌上一铺,白领小董满意地说:“工位‘含龙量’直接拉满,过年的气氛有了。”
进入1月中旬,农历龙年的“年货节”已在多个电商平台开启,龙年周边产品备受追捧。记者浏览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多个电商平台发现,龙年对联、龙年挂饰、龙年卫衣等成为热搜商品,不少商家卖出超10万单的业绩。
年货消费,年轻人成了主力军。阿里巴巴数据显示,25至34岁群体已成为平台年货节最核心的购买力量,成交人数占比达到了42%。
“现在越来越讲仪式感。”大学刚毕业的小李,这几天下单了不少龙年款的挂饰、摆件和烫金红包,为家里增添年味。也有不少年轻人看上了传统非遗手工产品,比如棉绒盘线绣的舞龙甩带、扎竹架贴棉布的青龙花灯。“简直了!成品的青龙花灯腊月初二就卖断货了,哪怕材料包也要等10天。”国风爱好者小吴说。
和“生肖龙”有关的黄金产品在电商平台也很走俏。昨天,记者在某社区电商平台看到,销售额排名前十的单品中,6款都是龙年黄金产品。
“最近迎来一波销售高峰,像‘抱富龙’这样的有设计又有口彩的黄金吊坠已经断货,只能等预售,最快也要等7天。”周大福线上珠宝顾问告诉记者,目前网店陆续上架多款龙年黄金饰品,最受欢迎的要数萌宠小金龙转运珠,月销量已达4000单。“古法黄金‘小飞龙’卖爆了!”“黄金‘龙蒸饺’特别火,做工太可爱”“‘三合’金龙舟本命年一定要入”……社交平台上,年轻人踊跃分享着如何利用活动优惠券补贴“薅羊毛”。
跨境电商“不打烊”
年关将至,外贸商人黄浩恩的工作室里忙得热火朝天,上货、接单、下单、发货,连轴转不停。
“卖爆了!目前日均订单超3万单,环比上月,日均涨了一千到两千单。”这是黄浩恩入驻跨境电商平台Temu后度过的第二个新年,却是首次真正意义上冲刺年终消费购物季。攀升的销售业绩,让这位90后“厂二代”心情非常激动,完全沉浸在销售发货中,根本顾不上计划自己的春节休假。
“95后”陶瓷商何佳阳有着同样感受。“应季产品增长最突出,特别是带有冬季主题的家庭餐具增速最快。”何佳阳介绍,今年以来,他在跨境电商平台上的店铺,有两款陶瓷商品实现了环比3倍左右的增长,红色图案和元素更喜庆的款式也很受欢迎。在他看来,爆单不会是昙花一现,“市场还有需求,餐具还能一直卖,我就会生产”。
今年是春节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的第一年,随着中国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除华侨华人,不少当地人也会购买年货做准备。饺子机、红色手机壳、春节户外烟花气泡机、新年庆祝彩带枪、春节红包……记者看到,这些产品在多个境外电商平台上销量不俗。平台也发布针对跨境商家的春节不打烊激励政策,鼓励他们将国内特色的直播带货形式带到海外。
“随着‘中国年’影响力扩大,对中国文化产品和春节相关商品的国际需求显著增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吕越说,这为跨境电商提供了将中国特色商品和文化推广到全球市场的机会,也带来了拓展更大市场的机遇。“在利用社交媒体和数字营销策略上,电商平台在节日中能够更有效地吸引消费者注意力。”
新春消费展现蓬勃增长活力
满满的新春“购物车”,涌动着强劲的消费活力。这是去年以来中国跨境电商增长势头的延续。
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7万亿元,同比增长14.4%,拉动同期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速超1个百分点。商务部表示,去年四季度以来,不少跨境电商平台通过举办促销活动、加大流量投入等方式,进一步赢得包括欧美在内的多国消费者青睐,部分平台11月在欧美市场的成交金额增长超过两倍。
“当下,我国居民的春节消费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特征,消费方式也由线下单一渠道拓宽为线上和线下融合方式。”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流通室主任依绍华表示,春节消费折射的需求之变,蕴含着经济增长的新潜力、新动能。
2024年被商务部定为“消费促进年”。第一季度,商务部将以“国货潮品”为主题,开展全国网上年货节、老字号嘉年华、全国消费促进月等专项活动,结合节庆开展网络主题促销,激发数字消费活力。
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分析说,电商后端连着制造业、物流业,自身正经历从图文货架电商向场景电商的升级,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成为培育壮大新动能的温床,“目前,这种创新动能还没有充分释放,可以进一步挖掘。”
面对更大的市场,一些可能的挑战也需注意。吕越提醒,春节期间的销售波动对企业的库存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需要展现出足够的灵活性和预见性,以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缺货或库存过剩问题,同时需提供及时的客户支持,保障海内外消费者的整体购物体验。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山西首家供港猪肉原料养殖场落户晋城
- “心·传”古典家具艺术展在京举行 展现中国木作技艺之美
- 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四十不惑 风华正茂
- 第21届东博会展览规模近20万平方米 参展企业超3000家
- 高考中考在即 山西公安推出系列便民服务举措
- 大熊猫“福宝”在四川与公众见面 10天内听懂“乡音”
- 枕头 其实不是用来“枕”头的
- 城市漫游、日行数万步……年轻人旅游呈现新特点
- 宁夏首个营商环境监测站挂牌成立
- 8月份中国彩票销售同比增长2.7%
- 北约秘书长:瑞典和芬兰“入约”谈判取得进展
- 进口产品质量存在瑕疵,消费者怎样维权
- 成绩亮眼!我国外贸走出一条稳健的“反弹曲线”
- 法媒:全球绿色产业应当对中国说声谢谢
- 刘小诗: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有三大主要“堵点”
- 黄鹤楼上北望中原,岳飞写下另一首《满江红》
- 多项精细服务保障春运物流“大动脉” 畅通“微循环”
- 中信银行小米FRIEND会员版联名信用卡全新上市
- 助力文旅融合创新 北京新影响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武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广东中山一小货车撞到卖菜地摊致人受伤?警方通报
- 热门推荐
-
- 国家文物局:利用文物建筑不得违反社会公序良俗
- 新一股冷空气来袭 各地供暖进程如何?
- “家庭成长计划”公益健步走活动举行 倡导以运动方式汇聚公益力量
- 创新高!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6%
- 省际间贸易更畅通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积极推进
- 心脑血管疾病非药物营养干预或有新选择
- 移动支付导致境外游客来华觉得支付不便?文旅部回应
- 樊发稼:为了这份圣洁的事业
- 上海打造“国家-市级-医院”临床研究网络 研究转化成果多多
- 4月上半月京津冀及周边区域预计有轻度污染过程
- 京蔚高速北京段(灵山互通-市界)小龙门隧道双线贯通
- 美媒:马斯克成净资产4000亿美元第一人
- 罗盘制造“老字号”立足市场“找准星”
- 内蒙古多地迎来秋后首场降雪
- 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材料全国赛邯郸开幕
- 一碗米粉为何能上榜国家非遗?
- 陈甬军:中国经济“以进促稳”重在创新引领形成新质生产力
- 赴泰团组旅游试点恢复 中国驻泰使馆发布泰国游安全提醒
- 广西玉林一商场突发持刀伤人案 致4人受伤
- 台湾学子甘肃天水寻根问祖 大地湾伏羲庙文创受热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