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开年拼经济 中国各地“放大招”
中新社北京1月15日电 题:开年拼经济 中国各地“放大招”
中新社记者 陈溯
2024年伊始,中国各地正摩拳擦掌拼经济。多地通过布局重点工作、开工重大项目、出台一揽子政策,努力实现经济“开门红”。
抓好重大项目“金钥匙”
重大项目是挑起经济大梁的重要支撑。1月初,一大批重大项目在各地开工,主要涉及民生补短板、基础设施和城市更新、产业升级等领域。
1月3日,深圳市福田区举行2024年首批攻坚项目集中推进活动,发布了重点产业、基础设施、住房及公共民生等领域的2024年首批攻坚项目23个,总投资1336亿元(人民币,下同),全年投资力争实现两位数增长。同日,湖南省11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872亿元。
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表示,从各地1月的政府投资推进情况看,早谋划、早投资、早见效的靠前投资作用明显。一大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新技术产能项目将陆续落地,为实现今年一季度经济“开门红”和全年经济稳定增长打下良好基础。
激发民间投资新潜力
民间投资是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各地拼经济的开年举措聚焦激发民间投资潜力。
1月初,郑州市发改委公布了2024年第一批面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清单。本批推介项目共44个、总投资1001亿元,行业分布涵盖产业园区、交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物流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城市有机更新、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
郑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常态化开展面向民间投资的项目推介活动为切入点,按季度发布推介项目清单,做好项目跟踪调度和后续服务保障工作,加强对民间投融资的支持。
不少省市的“新年第一会”还邀请民营企业参会。
1月2日,浙江金华召开2024年“开门红”攻坚大会,邀请了100位企业、个体工商户、商会和协会代表参会,探讨的问题包括“该有的红利企业享受到了吗”“落地过程中还有没有可以优化的地方”“有没有哪些政策,企业觉得‘大可不必’”希望借此感知经济政策和市场主体之间的“温差”,以进一步调整优化政策。
跑出对外开放“加速度”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为更大力度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各地新年伊始新招频出。
1月5日,福建省官方发布《关于印发2024年一季度扩消费稳外贸稳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了支持企业拓市场稳订单、推动各地稳存量促增量、加强出口风险保障、促进外资企业加快到资、提升制造业引资水平、支持多形式开展招商引资、推进外资项目转段升级等11条措施。
作为外贸大省,山东省在近日发布的《2024年“促进经济巩固向好、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一批)》继续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2024年,山东将通过实施“五大行动”,以更大力度开拓国际市场、更大力度落实各项稳外贸政策、更大力度培育外贸新动能。
持续挖掘经济新动能
各地开年拼经济举措中,“创新”“转型”“高技术”成为高频词。各地着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不断挖掘经济新动能。
1月3日,苏州市的“新年第一会”即聚焦“推进新型工业化”并明确目标任务:加快构建由10个重点产业集群和30条重点产业链组成的“1030”产业体系,用3年左右时间,力争形成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新能源4个万亿级主导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达5万亿元,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GDP迈上3万亿元台阶。
1月11日,四川举行一季度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发布的项目涉及大量新能源、智能制造、先进医疗等新兴科技产业。活动主会场设在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现场,该项目总投资630亿元,是成都乃至四川省工业发展史上单体投资额最大的制造业项目。
专家认为,新年伊始,各地出台了密集而有效的措施,政策红利将进一步凸显,有助于推动经济实现“开门红”,助力全年经济稳定增长、高质量发展不断实现。(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京地区困难毕业生可申请一次性求职补贴
- 哥伦比亚总检察长办公室:未在机场机库发现尸体痕迹
- 乌克兰敖德萨遭导弹袭击 4人死亡,29人受伤
- 海外华媒甘肃行:冶力关风情舞动 旅游让日子渐好
- 武汉百年老街重焕新生 成文化打卡新地标
- 货不对版、保价不保、以旧当新……双十一消费陷阱不断
- 国家发改委:我国制造业将继续保持恢复发展、结构优化的态势
- 深圳证监局:警惕买酒荐股买酒入股风险
- 河北解锁避暑“凉”机 拥抱“21℃的夏天”
- 四川色达校园见闻:藏族孩子爱上“新家”
- 中国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医疗废物处置情况总体平稳有序
- 阿根廷11月通胀率创新高
- “日本首次反向要求:自卫队常驻美国”
- 大雾黄色预警:黄海东北部等将有能见度不足1公里的大雾
- 久坐是健康大忌五个动作改善你的肩颈腰
- 诗韵越剧“金陵三部曲”第三部《织造府》在南京惊艳上演
- 恺英网络子公司荣获2023-2024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 小心“情绪中暑”
- 天津茱莉亚学院2023-24乐季收官 218场音乐会上演
- 龙年首场寒潮影响仍在持续 北京中东部大范围雨雪进入鼎盛时段
- 热门推荐
-
- “五一”假期乡村民宿预订升温 “民宿+新业态”受青睐
- (八闽千姿)永春五里古街:“海丝”重镇重现繁华盛景
- 马东铁提前完成正线A、B段轨道铺设工作
- 第28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暨第15届深圳青年影像节开幕
- 悉尼购物中心袭击案中受伤中国公民无生命危险
- 13岁少女脊柱侧弯70度 矫正后“长高”4厘米
- 朱子学者与朱子后裔聚首五夫古镇 朱子文化增进两岸同胞情感认同
- 农业农村部:严格禁止给退休回乡干部职工分宅基地建房
- 运三高速公路全线通车 晋豫再添新通道
- 发达国家言行不一拖累气候治理进程
- (新春走基层)安徽阜阳“千集百会”:解锁“皖美”新场景
- (聚焦博鳌)全球贸易碎片化 各方吁确保WTO正常运转
- 第32届东南亚运动会进入倒计时 洪森称柬埔寨做好周全准备
- 孤独症儿童面临多重困境 数字化医疗或是破冰利器
- 单霁翔新作为恩师吴良镛立传
- 浙江乡村观察:“千万工程”何以重新定义乡村价值?
- 长住短托皆可 CBD居民养老不出社区
- 遏制隐形就业性别歧视需要破立并举
- 暑期钱花哪了?旅游、餐饮现新亮点 品质消费成趋势
- “培训贷”暗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