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
本报北京1月14日讯(记者敖蓉)14日召开的2024年全国民政工作会议透露,2023年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
截至去年11月底,全国动态监测低收入人口达6600多万人,保障低保对象4044.9万人,城市低保平均标准779元/人·月,农村低保平均标准615元/人·月,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4.5%、7.7%。
2023年,民政部在完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加快发展养老服务、发挥社会力量和慈善资源积极作用、优化专项行政管理和社会事务管理等多个领域,聚力为民解忧办实事。为保障各类特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健全分层分类、综合救治等多项机制,全面推行由急难发生地直接实施临时救助。截至2023年10月底,保障特困人员470.6万人,实施临时救助543.8万人次。连续第11年开展“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全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等各类临时遇困群众70.6万人次。
为加快构建覆盖全面、城乡统筹、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会议强调,2024年将重点推进社会救助立法和完善配套政策文件,用好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机制,推进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推动社会救助由资金救助、实物救助向服务救助拓展,及时回应救助对象的多元需求。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取得积极进展 2022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超51%
- 埃及总统塞西访问土耳其 将加强双边关系
- 陕西丹凤回应“强砍3万多棵国槐树”事件:属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
- 心怀温暖 向善而行:波司登高德康让慈善温暖更多人
- 强化产业帮扶促就业稳定
- 受降雪影响 我国多地23个高速公路路段封闭
- 重庆:500千伏明月山至金山线路带电投运
- 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提速扩围
- 导演陆可:不想让“分离”的故事太沉重
- 中秋假期第二天 短途自驾出行车流增多
- 湖南东安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守护候鸟迁徙通道
- 迎新助农集市点燃冬日“烟火气” 重庆产业园区“以购代帮”赋能乡村振兴
- 这座小城,靠什么占据世界半壁“姜”山?
- 浙江宁波举办别样杨梅音乐节 “梅”好与共畅叙同胞之情
- 5元掌握偶像行程?出售上万条明星信息 4人被判刑
- 多国青年相聚彩云之南:用新思维、新方式保护世界遗产
- 前两个月轻工业经济运行回升向好
- 中亚媒体参访团走进新疆吉木萨尔县
- 极右翼政党胜选,这对德国政坛影响几何?
- 新政迭出,买房时机到了?
- 热门推荐
-
- 韩国旅客热衷“上海游” 黄浦区“韩潮”浓度第一
- 对口培训“收纳师”企业招工更便捷
- “第三届中韩未来经济合作论坛”在首尔举行
- 广铁集团:反向春运出行更轻松 票价实惠选择更多
- 广西龙州一商铺倒塌 4名被困人员已被全部救出并送医
- 律师解读店铺标错价格损失3000万元:满足这些条件,合同可撤销
- IMF上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3.2%
- 证监会:鼓励科创板上市公司积极使用股权激励,与投资者更好实现利益绑定
- 湖北发布农作物低温冻害风险预警
- 山东博兴:创新“原居安养”模式托举幸福晚年
- “吸猫”停不下来?小心幽门螺杆菌“找上门”
- 外贸新产品新业态潜力不断释放 中国市场持续增强外资“磁吸力”
- “藏医药甘露健康之旅”推介会走进成都 推进川藏之间往来互通
- 暴雪冰冻预警持续发布 湖北湖南河南安徽等地警惕暴雪冻雨危害
- 一折《梅尚程荀》,拉开2023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演播季序幕
- (投资中国)空客首席运营官:中国是空客最大单一国别市场 未来20年需求可观
- 家政市场开启“春节模式” 这些岗位成“香饽饽”→
- 大熊猫“丫丫”离回家又近一步?网友:加急送回!
- 韩国民间团体抗议美国对韩国政府实施窃听及监听
- 桂台两地企业联手 闯出火龙果产业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