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同比三连负,后续走势怎么看
受寒潮天气及节前消费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2023年12月CPI同比降幅收窄但仍为负值。
国家统计局1月12日发布2023年12月CPI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环比由上月下降0.5%转为上涨0.1%。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保持稳定。2023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2%。
从同比看,CPI下降0.3%。其中,食品价格下降3.7%,降幅比上月收窄0.5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70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下降26.1%,降幅收窄5.7个百分点,是带动C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非食品价格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38个百分点。非食品中,旅游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上涨6.8%和5.5%,飞机票价格下降7.3%;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分别下降6.4%和5.4%,降幅均有扩大。
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分析,CPI同比修复较弱,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蔬菜、水果价格季节性上行,但生猪供给充足,猪肉价格在传统需求旺季依然疲软,拖累食品价格的季节性涨势;二是国际油价大跌,带动国内汽油零售价下跌4.3%,跌幅为过去一年内最大。此外,受近期寒潮等因素影响,部分与出行相关的服务业市场活跃度偏弱。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告诉第一财经,CPI同比降幅收窄,在季节性因素、天气原因和基数效应之外,这也显示了社会有效需求在企稳后逐步温和复苏。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不变,近期制约价格水平的主要因素来自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特别是油价下行带来的输入型价格紧缩压力。
关于后续CPI走势,庞溟认为,短期内,物价水平仍将维持在低位,但在宏观政策同向发力和提质、扩量、增效的背景下,叠加基期效应逐步常态化、社会有效需求回暖、供给端波动收敛、居民通胀预期保持平稳、价格传导机制更畅通等因素,从中期来看通胀中枢将在波动中逐步修复,回归至高于2023年且更为温和、常态的水平。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日前表示,2023年CPI总体低位运行,随着输入性、周期性、季节性等因素有所改变,基数效应逐步减弱,商品服务需求持续恢复,预计2024年CPI将温和回升。
PPI方面,从同比看,PPI下降2.7%,降幅比上月收窄0.3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3.3%,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2%,降幅与上月相同。
主要行业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分别下降7.9%、1.9%,降幅分别收窄0.3、0.4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降幅在1.6%—6.3%之间,均有收窄。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分析,受地缘紧张局势边际缓解、全球需求下降影响,国际油价下行继续对PPI新涨价因素形成拖累。国内经济企稳向好对国内工业品价格形成支撑,但回升动力仍面临地产低迷的钳制。
伍超明认为,在低基数效应、原油价格提高、需求刺激政策等共同作用下,2024年PPI同比增速有望回升。其中,翘尾因素拖累作用有所减弱,原油价格中枢水平在基本面偏弱和地缘政治关系紧张背景下震荡小幅上行概率偏高,国内工业品价格有望受基建、“三大工程”等需求释放的支撑趋于上行。但PPI回升仍面临需求端的制约,预计2024年PPI中枢将回升至约0.0%左右,年中附近同比增速或由负转正。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2023年乡村儿童发展论坛在京举行
- 印度一鞭炮厂发生火灾爆炸已致185人伤亡
- 青海省工商联:服务惠而实 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上海市民艺术夜校春季班报名一课难求
- 为城市建设者搭建“归宿” 上海构建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
- 唯品会发布2023年业绩:净营收1129亿元同比增9.4%,穿戴销售表现强劲
- 上海会展经济强劲复苏
- 广电总局:去年9-12月261部国产网络剧片获发行许可
- 西藏拉日铁路尼木站专用线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 四川出台全国首个钒电池产业专项政策 拓展新型储能领域
- 全国农民画创作大赛作品展在吉林桦甸开展
- “锦绣中华·花儿与少年-传统织染绣艺术与生活展”在西宁开幕
- 浙江展出大运河文化传承生态保护成果 非遗传承彰显新貌
- 耐盐碱耐涝、固氮高产 “中科菁1号”高效实现盐碱地生物改良
- 中国气象局:预计2025年1月全国大部地区偏暖
- 医保码上线5周年:用户超12亿,接入93万家定点医药机构
- 感冒、流感和新冠肺炎咋区分?要把握住这几点
- 南非警方正在识别非法采矿头目 已发现78具矿工遗体
- 遇见福建:永定土楼有“喜”醉游人
- 中国(广西)—乌兹别克斯坦(花剌子模州)开展经贸旅游合作交流
- 热门推荐
-
- 健身中心换了承包人 游泳卡还剩120次却不能用
- 浙江嵊州小笼包进杭州 壮大“小吃经济”
- 长江源上游水源地青海班玛打造国家湿地公园
- 台山鳗鱼:广东侨乡畅销中外的鱼中珍品
- 出口货物铁公多式联运业务模式落地新疆
- 江苏扬州已成为咖啡行业新兴城市 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 在怒江每翻一座山,学校都不同
- 中国国产大飞机背后的“她力量”
- 菲美“肩并肩”联合军演启动 专家忧危及地区和平稳定
- 北京拟加强地名文化保护 创新地名应体现地域特色及功能定位
- 中新健康丨世界脑健康日:大脑抗衰是保养第一步 睡前冥想放松大脑
- 江西南昌:田间地头农事忙 春耕备耕正当时
- 三天集训就能完成独立创作 少年作曲,拔苗助长?
- 黎以紧张局势暂时结束?最新情况汇总
- 中国5年期以上LPR连续3个月不变 专家称年内或仍有降息可能
- “最严”国标更益于中国宝宝 倒逼市场转向品质竞争
- 第七届世界非金属矿科技和产业论坛落幕 发布“青阳宣言”
- 学习绘文|于千年竹木中,品“牍”早期中国
- 马来西亚华裔扎根宁夏 变“不毛地”成“绿色银行”
- 侨乡泉州靠前服务 多举措提升台企“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