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市场维持震荡调整走势 竞争加剧行业利润萎缩
水泥市场维持震荡调整走势
□ 本报记者 祝君壁
2023年,水泥企业受市场竞争加剧、上游原燃料成本高企、下游房地产下行和环保能耗约束力增强等多重因素影响,水泥价格底部震荡运行,行业利润萎缩。
展望2024年,水泥行业依旧面临重重困难。预计全年需求较2023年仍有所下降,市场价格将继续维持震荡调整走势。
主要指标趋弱
2023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基础设施投资保持平稳增长,但房地产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阶段,致使水泥需求总量仍呈下降趋势,总体表现为需求不足、预期转弱、淡旺季特征弱化。
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11月,全国累计水泥产量18.67亿吨,同比下降0.9%(同口径),较上年同期收窄9.9个百分点,产量为2011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
2023年,国内水泥市场价格总体呈现前高后低、震荡调整走势。据中国水泥协会数字水泥网统计,2023年全国水泥市场标号42.5水泥平均成交价为394元/吨,同比大幅回落15%,价格处于近6年最低水平。
数字水泥网总裁陈柏林分析,2023年水泥价格低位弱势震荡调整的主要原因有: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导致水泥需求表现持续疲软,库存居高不下;企业销售策略在竞争与竞合间不断切换。“特别是2023年下半年,各地企业均不希望丢失市场份额,价格竞争激烈,但由于价格过低导致面临亏损,企业又通过错峰生产等措施,推动价格阶段性小幅修复上调,在切换过程中竞争大于竞合,促使水泥价格底部震荡调整成为主旋律。”
价格走低导致水泥行业利润微薄。中国水泥协会预计,2023年水泥行业利润总额为320亿元左右,同比下降50%左右。
科技创新引领
面对当前形势,2024年水泥行业须继续坚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积极研究探索过剩产能退出的产业政策,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实现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能源效率与新能源应用、环境保护与协同处置、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广、碳减排碳中和及碳交易和水泥基材料的研究与应用,是当前水泥行业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五大重点内容。”中国水泥协会执行会长孔祥忠提出,围绕上述重点,要在先进生产工艺和装备、超低排放能力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企业运营效率提升和集团结构效率提升、“双碳”技术研发和绿色工厂建设、新品种高质量和新材料研发等方面进行大量的自主创新、原始创新。
中国水泥协会副秘书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琛认为,数智技术、绿色低碳技术是水泥行业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前,在数智技术方面,水泥行业涌现出一批智能工厂、5G工厂,适用于水泥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场景、无人矿山和智慧港口建设模式也在不断探索。
“未来,水泥行业应用数智技术的空间前景无限,要在拓宽场景和投入产出比方面下功夫,更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李琛表示,在绿色低碳技术研究推广方面,水泥行业每年都有几十家工厂能效步入世界领先水平,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矿山的企业用国际标准来衡量也处于先进水平。在效益持续下滑的严峻形势下,水泥行业应用风能、光伏发电储能一体化、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技术,开展了环保协同处置、原燃料替代等项目,不仅实现了绿色低碳发展具备生态效益,还取得了较好的投资回报。
持续化解过剩产能
“2024年房地产业对水泥需求的下拉作用依旧存在,但相较2022年和2023年将会大幅减弱。”陈柏林认为,基建投资依旧是今年托底经济的重要手段,“虽然基础设施建设保持稳中有增的发展态势,但预计2024年全年水泥需求量较2023年仍将略有下降,降幅在2%至3%。从价格和效益角度看,2024年依旧是水泥行业困难的一年”。
水泥是典型的产能过剩行业,尤其2023年行业亏损面加大,产能过剩叠加需求不足,矛盾更显突出,行业形势更加严峻。“面对产能过剩严峻形势,需要全行业增强信心和底气,办法总比困难多。”李琛认为,当前水泥行业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水泥行业的信心和底气首先来自于国家政策支持。国务院早在2013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文件》(国发〔2013〕41号),工信部等部门相继出台系列错峰生产等配套政策。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产能过剩问题,化解过剩产能将会得到国家相关部门新一轮的政策支持。
其次,水泥仍是刚需。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是水泥需求的中坚力量。超大规模市场仍会保障庞大的水泥需求量,需求总量依然是比较可观的。
此外,水泥行业有“行业利益高于企业利益,企业利益孕育于行业利益之中”的共识,形成了错峰生产行业自律模式,不断调整以适应下游需求变化,保持供需动态平衡。错峰生产虽然不能从根本上去产能,但是可以缓解产能过剩矛盾,为企业积累资本,最终实现过剩产能退出和转型升级。
李琛表示,当前水泥行业日益严格的节能、环保、安全、质量、技术政策“五把尺子”法规标准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节能降碳、超低排放改造要求等约束性政策坚强有力,各地政府也发布了一系列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引导性政策文件,‘政策+市场’化解过剩产能的可行性和条件逐渐成熟。大企业和行业协会在化解产能过剩中的带头作用和协调作用将更加凸显。”(经济日报)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国国土安全部长出席国会听证会 称南部边境存在“危机”
- 国家税务总局:今年上半年税务部门助困难企业实现购销超100亿元
- 全球知名书店品牌茑屋北京首店落地朝阳
- 何香凝艺术文献展(大阪站)在日本大阪开幕
- “不安分”的蒲校长 助农家学子圆梦
- 财政部等六部门印发《市政基础设施资产管理办法(试行)》
- 东北豹“四口之家”罕见亮相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 冬游新疆精彩纷呈 运动之旅热度高
- 今日秋分 | 叠翠流金
- 破20亿元!银幕内外,何以看点满满?
- 中外媒体开启“黄河行” 探寻黄河文明
- 潘基文:各方应共同应对全球挑战,而非逃避责任
- “泰国-福建丝路情(奇幻泰国系列)”厦门启幕 非遗孔剧华丽登场
- (神州写真)“Z世代”手艺人技能大赛显身手
- (乡村行·看振兴)生态助力,黄河内蒙古沿线民众过上好日子
- 数字时代劳动权益保障“新题”何解?
- 袭击特朗普枪手作案动机仍不明 FBI披露调查最新进展
- 保供电煤运输 大秦铁路开展“浓缩版”集中修施工
-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李红波:我希望学生向阳发展 努力向上
- 11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LPR为3.45% 5年期以上LPR为4.2%
- 热门推荐
-
- 伊朗总统直升机发生事故 搜救仍在进行
- 新漫评:海洋安全,不能靠谎言粉饰太平
- 乌克兰国防部两名高级官员因涉嫌侵吞公款被拘
- 春节假期广西累计发送旅客889万人次 同比增长34.71%
- 玉树小朋友的人生第一次:“我梦想有一天能站在国家大剧院舞台上”
- 武汉:月底烘干设备有望覆盖360多个社区
- 突破8000万人次 浙江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创新高
- 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附近发生6.0级左右地震
- 四川:进一步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
- 端午佳节话非遗丨从“手艺人”到“守艺人” 非遗传承如何不“断更”?
- 第十四届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开幕
- “超长预售期”套路该整治
- 探访中越边城小站星光下的“小黄人”
- 汽车智能安全和智能驾舱两大评价体系在渝发布
- 辽宁固定资产投资创“十三五”以来最好成绩 2024年力争投资增长10%
- 河北廊坊陆港物流园中欧班列10月20日首发
- 以军连续七天在约旦河西岸行动 美国对哈马斯高级成员提起刑事指控
- 沈阳开工建设汽车制造业供应链产业园 为中德园提供多元化生产性服务
- 运力饱和、行业内卷,2024年网约车行业驶向何处?
- 韩媒:韩国国会就韩德洙弹劾案进行表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