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发量创历史新高 车市还要“卷”向哪
2169.9万辆,“卷”了一年的车市销量最终定格。1月9日,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乘用车零售同比增长5.6%,而厂商批发量高达2553.1万辆,创历史新高。
2023年,车市“卷”字当头。从价格到车型、从燃油到新能源、从内销到出口……车市“翘尾”收官同时,竞争格局也已生变。
以价换量“惨胜”
来自乘联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乘用车累计零售量为2169.9万辆,同比增长5.6%。对此,乘联会相关人士直言:“由于年末价格促销较同期增长超6个百分点,因此乘用车零售增长也是内卷严重的‘惨胜’。”
“惨胜”背后,直指价格战。2023年3月,“东风系”凭借“杀价”出圈,引得众多车企下场“应战”,却并未换来一季度的整体销量增长。但价格内卷未止,临近年末车市优惠更处于高位。
“车企年末冲刺和地方促消费共同推动市场火爆。12月促销在力度和广度上都有所增强,几乎涉及所有厂商、所有车型,呈现历史罕见的年末加力促销冲刺特征。”乘联会相关人士以去年12月为例形容车市价格竞争的强度。“罕见”促销力度带来的变化,直观反映在销量数据上。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235.3万辆。从增长幅度来看,同比增长8.5%,环比增长则达13.1%,直接突破两位数。
在车企“卷动”车价的同时,承压的经销商更加大优惠去库存。乘联会方面表示:“2023年渠道库存压力较大,去年9月至年末渠道库存增长较猛。”同时,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以下简称“流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3.7%,虽然同比环比有所下降,但汽车流通行业仍处在不景气区间。
流通协会相关人士表示:“临近年末,经销商为达成全年任务目标拿到年终返利,加大清库力度。”据流通协会调查显示,37.4%的经销商已完成全年任务;39.4%的经销商任务完成率在70%—90%;23.2%的经销商任务完成率不足70%,距离全年任务目标差距较大。
卷向海外
事实上,国内车市激烈的竞争环境,成为触发价格内卷的导火索。对此,除彼此“杀价”外,车企也通过新能源车及出口等寻找新抓手。
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零售达773.6万辆,同比增长36.2%,全年渗透率为35.7%。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增长,2023年乘用车产品结构也发生变化。乘联会相关人士透露,2023年发布的燃油车新品仅为27款、纯插混车型为33款、增程式车型为10款。此外,2023年推出的新车呈现明显的高端化趋势。数据显示,2023年推出的A级纯电动车型数量与2022年持平、插混车型同比增加四款,增程式车型同比增加三款;B级以上推出的纯电车型同比增加一款,插混车型同比增加八款。这意味着,新能源化、高端化成为2023年车企聚焦的大方向。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高端化车型具有溢价优势且售价较高,能够承载更多新配置和新技术投入,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形成高举高打的营销爆点,更容易实现新车投资收益平衡,有利于企业技术可持续提升并为后期通过规模化效应,逐步推进企业整体产品竞争力提升打下基础。”
此外,2023年车企更卷向海外。数据显示,2023年乘用车出口量高达383万辆,同比增长62%。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104.8万辆,同比增长72%,新能源汽车出口正成为出口新引擎。同时,根据乘联会整理的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前11个月汽车出口额达927亿美元,同比增长70%。乘联会方面预计,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有望达1020亿美元,将超越日本的汽车出口额。
随着出口量持续提升,2023年包括比亚迪、吉利、长城、吉利、蔚来等众多品牌,不断拓展海外市场。蔚来汽车相关人士表示:“全球市场拓展方面,蔚来在挪威、德国、荷兰、丹麦和瑞典推进由产品和服务等构成的完整运营体系,并实现多款车型交付。”交出全年超300万辆成绩单的比亚迪也被传出在法国、西班牙、德国等欧洲国家寻求建立整车工厂的可能性。
“中国品牌欲通过新能源车在国际市场实现弯道超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表示,目前国内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国际市场正成为众多车企寻求增量的关键点,因此也提升国际市场的竞争热度。
合资品牌借“电”探路
自主品牌通过打出内销与出海“两手牌”提升市场份额,并将压力传递给合资品牌。
数据显示,2023年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52.9%,同比增加4个百分点;2023年自主品牌累计份额52%,同比增加4.6个百分点。而此前占据中国市场主导地位的合资品牌,则进入调整期。以乘联会发布的2023年12月数据为例,自主品牌零售124万辆,同比增长17%,环比增长8%;主流合资品牌零售79万辆,同比下降7%。
从份额来看,德系品牌零售份额20.5%,同比份额持平;日系品牌零售份额16.5%,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7.3%,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2023年12月,三大品牌零售份额均无增长。
近两年,不断有合资企业在中国市场退出或者重组的情况发生。2023年10月,广汽集团发布公告显示,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广汽三菱重组的关联交易公告》,拟对广汽三菱、广汽三菱汽车销售公司实施股权调整等重组事项,重组完成后广汽三菱将成为广汽集团全资子公司。此外,广汽丰田、悦达起亚等合资企业在2023年均有裁员传闻传出。崔东树表示:“随着乘用车行业的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合资企业原有的产业优势弱化,产能压力加大,面临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课题。”
面对中国市场加速向新能源转型,合资车企也加速跟进。2023年广州车展上,广汽丰田发布全新新能源品牌——铂智,首款车型铂智4正式上市;广汽本田则带来10款电动化车型参展,覆盖纯电、混动、插电混动三种技术路线。其中,全新纯电动车e:NP2极湃2完成首发亮相。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市场推出多款ID.车型的“南北”大众(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销量已开始收获销量红利。来自乘联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12月南北大众新能源车批发量为3.06万辆,占据主流合资纯电动50.2%份额。乘联会方面表示,主流合资品牌中,“南北”大众强势领先,大众坚定的电动化转型战略初见成效,其他合资与豪华品牌仍待发力。
北京商报记者 刘洋 刘晓梦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第一批网红奶茶,正在悄悄消失?
- 如何通过饮食提高自身免疫力?
- 法国滨海夏朗德省遭遇洪水 桑特数百居民被迫撤离
- 马克龙率“豪华阵容”抵京,释放积极信号丨世界观
- 福州多部门回应“学生餐被调包”事件 涉及学校终止与原中标企业供餐服务合作
- 《奔腾》走红网络的背后
- 京津冀加快塑造优质服务新形象 迈向更高质量协同发展阶段
- 水灾过后 “稻城”舒兰全力“洪口抢粮”
- 第三届天津平行车安心嗨购节开幕 多举措推动平行进口汽车行业发展
- 人民币汇率有条件保持基本稳定
- 中国驻巴基斯坦使馆就瓜达尔港中方车队遭遇袭击发布声明
- “机遇中国·遇见枣庄——石榴丝路推介会”在悉尼成功举办
- 免签过境游火爆 世界看到中国开放强信心
- 颈动脉长了斑块 还能逆转吗?
- 甘肃凉州“90后”女村支书乡间逐梦
- 日本本州岛东部凌晨连发两起地震 多地有震感
- 联合国儿基会:苏丹中部村庄遭袭 至少35名儿童死亡
- “百列万人”游新疆暨“京和号”旅游列车发车仪式在京举行
- “金三角”毒品问题恶化 云南同周边国家禁毒合作密切
- 传统零部件巨头走下“铁王座”
- 热门推荐
-
- 《白云生处有人家》《河内人旧时饮食杂记》新书发布
- 当川菜火锅遇上顺德鱼头
- 专访:“美国搞‘零和经济’不可能成功”——访日本佳能全球战略研究所研究主任濑口清之
- 老外爱上划龙舟:希望龙舟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 叙利亚谴责以色列在戈兰高地的武装行动
- 东北小城冰雪热
- 昆明海关1至4月共截获有害生物183种1324种次
- 印度发生大规模山体滑坡 已致40人死亡,数百人被困
- 全球制造业复苏铜价飙升,海外大资金涌入、内盘却踏空
- “卡努”“杜苏芮”是如何命名的?
- 长江文化艺术季在湖北宜昌闭幕
- 江西龙南:玫瑰开出“三产”融合“致富花”
- 中国2024年“最美的书”揭晓
- 预制菜上桌 厨房“小白”也能做出丰盛年夜饭
- 袭击莫斯科的“伊斯兰国”什么来头?屡遭打击仍“死而不僵”?
- 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作家获滇池文学奖
- 越南发生4.1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官方:截至今年6月底 中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为368.3万件
- 尼泊尔一直升机坠毁 4名中国乘客遇难
- 河北省三河市应急管理局:预计今晚可以恢复燃气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