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根葱、修个图、领个券都可能被“贷款”?
买根葱、修个图、领个券……都可能被“贷款”了
是个APP就想借钱给你?
“明明只想领4张5元打车券,却不小心借了10000元”“订个酒店一不留神就被开通了小额个贷”“这年头连修图、视频App都可以借钱”……近日,不少消费者向羊城晚报记者反映,在多款非金融类手机应用软件中,当点击领取优惠券、免费视频会员、选择优惠支付时,会被“诱导”或“误点”进入借钱页面,甚至还不小心背上了较高利息的贷款。有消费者感叹,买根葱、修个图、领个券……都可能被贷款,为啥是个App都想借钱给你?
领打车券被“贷款”
去年9月初,来自河北的上班族陆小姐(化名)打开滴滴出行App,上方弹出了一个“您有4张5元打车券未领取”的消息窗口,以为是老顾客回馈活动的她,便一步一步按照领券的指示流程走:扫码关注一个信用贷公众号、点击进入“滴水贷”小程序、注册手机号、领取额度、同意协议、人脸识别、绑定银行卡……
“我当时也没太留意,感觉就是稀里糊涂一直点击‘同意’和‘确定’,不知道怎么最后就收到短信通知,说有10000元的款项打进了银行卡!”陆小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发出了质疑,“我以为简单注册‘滴水贷’就可以领券,怎么就默认给我申请了借款额度,还直接多了一笔钱呢?可我压根不需要借钱,离谱的是,最后也没领到打车券。”
第二日,她联系上滴滴客服,告知申请贷款非本人意愿,希望一次性提前结清“待还本金”。但客服表示,提前还款需要在还本金的基础上,补上产生的利息和“罚金”。无奈之下,她决定在相关平台上投诉,经过多番协商才得以解决。“利息是按日计算的,每耽误一天就往上滚动一点,最后免除罚息,还是被扣了162元利息。”
不仅是陆小姐,就在去年12月25日,网友“微微”(昵称)在某社交平台上发布的帖子“为了(三张)七块钱优惠券,我欠了滴滴四万块钱”同样引发热议,阅读量超20万,评论量超3600条。该网友阐述的经历与陆小姐很类似,被无门槛优惠券(7元快车券3张)所吸引,一通操作后,短信提示到账40000元。
其间,“微微”持续发帖称:“我一直以为只是在开通额度,全程没有想到会在某一步进行‘借款’,我没有输入任何的金额数字,唯一输入的是支付密码,当时确实脑子很迷糊。”“正因为前面进行了人脸核验、绑银行卡等各种操作,做都做了好麻烦,想赶快完成,所以后面都非常快,没看仔细。”
去年12月26日,“微微”更新了处理结果,其短信截图显示“您编号XXX的订单已还款40026.64元”,即在归还本金的基础上还多补了26.64元(仅一天时间)。她在帖子补充感叹说,“各种App无孔不入的诱导小贷也该有个管束”。
此外,来自江苏的欧小姐(化名)向记者提到,近日,她在智行火车票上订酒店,最后支付时App弹出了“拿去花”窗口,她并未太注意就点击了该支付方式,后来发现被默认开通了分期信贷功能。
借钱服务成软件“标配”?
贷款的引流真的无孔不入吗?
记者选择了十款常用非金融类App进行实测,涵盖出行、修图、拍照、网盘、外卖、旅游、社交、视频等类型。
例如,打开滴滴出行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弹窗消息“您有10张15元快车券未领取”,误触后会自动跳转到关注“滴滴信用贷”公众号的页面,该公众号认证主体为重庆市西岸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由滴滴香港科技有限公司100%持股)。
关注后,会提示“恭喜,获得150元快车券包,戳小程序立即领取”,随后进入滴滴旗下信贷服务平台,并提醒勾选协议、领取额度。记者多次退出小程序重新进入页面才提到领15元快车券,需要激活额度;领取剩下的135元快车券包,则需要借款成功。
在旅游订票App携程和智行火车票,记者均选购一张单程机票,最后支付页面都提供了“拿去花”分期支付金融服务。特别的是,该选项被标注为“官方推荐”、使用优惠“最高99元随机立减”。选择后,最底下会出现不显眼的“相关协议”字眼,内部包含《个人信息授权书》《个人借款额度合同》《拿去花-重庆携程小贷借款合同》等。
爱奇艺等视频App也有其独特“套路”,即打着“免费领取X个月视频VIP”“免费送VIP月卡”的福利旗号,为小芽贷、分期乐、海尔消金、拍拍贷等一系列信贷服务平台引流,均要求用户首次注册、获得额度并首次借款,才能享受该优惠活动。此外,在美图秀秀、美颜相机、美团外卖、哈啰、微博、百度网盘等各类App,“借钱”服务也成为了标配。
非金融类App为何热衷于“借钱”给用户?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向羊城晚报记者表示,一方面,App通过提供借贷服务,增加用户软件使用频率和使用时长,从而提高用户粘性和忠诚度;另一方面,可以带来还款利息等额外收入,对拓展多元化的商业盈利模式和市场竞争力有积极作用。
利率紧贴法律红线边缘
值得注意的是,小额网贷往往以低息为噱头。但根据上述平台引流的贷款产品详情,年化利率(单利)多为7.2%起,日利率最低0.02%起,即10000元借一天利息2元起;部分产品年利率更是达到10%以上。对比之下,银行纯信用消费贷年利率普遍定价在3%-4%的区间。
记者还留意到,部分产品详情页最中间写着最低年利率,实际上藏着另一副“面孔”。比如,爱奇艺App引流的拍拍贷强调“年化利率4.8%起”,拉到最底下却是一行很小的浅灰字体“本平台综合年化利率单利4.8%-24%”。分期乐的页面展示同样“煞费苦心”,底下注明的平台综合年化利率单利为8%-36%。
这也从多名消费者提供的利息数额中得到了印证。经计算,他们不经意开通的借贷服务实际年化利率为21.46%、21.49%或23.97%。对此,多家App客服在人工服务时都向记者解释称,最终利率定价是基于个人信用记录、借贷表现等,由出资方综合评定,以借款合同展示的为准。
这么高的利率是合法合规的吗?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审判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严格依法规制高利贷,有效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金融借款合同的借款人以贷款人同时主张的利息、复利、罚息、违约金和其他费用过高,显著背离实际损失为由,请求对总计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予以调减的,应予支持,以有效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换言之,金融贷款受法律保护的上限为年利率24%。
“一般来说,知名流量平台或者互联网公司旗下信贷产品是由具有合法放贷资质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消金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直接提供,利率基本卡在24%红线以内。”一位不愿具名的消费金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过去的民间借贷有约定俗成的‘两线三区’,即年化利率24%以内受法律保护、24%-36%可以自愿协商,不受法律保护;36%以上属于高利贷,债务人可以要求返还。不排除一些‘腰部’公司会通过加收手续费、服务费来投机取巧,最终折合贷款利率高于24%。”
专家提醒:注意隐私和信用风险
针对App“扎堆”网贷市场的情形,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表示,银行贷款流程非常严格,不仅会一式两份签署客户信息授权等文件,贷款额度审批有严格核定路径,贷款使用条件有限制,还会向借款人告知相应权利和义务;对比来看,网络贷款平台步骤简化、借款用途无限制,追求“随借随用”,只需一键勾选或者同意协议,就能快速授权多项个人(敏感)信息甚至开通贷款功能,很多重要的合同条款都被压缩隐藏且不会强制弹出供用户浏览。
他提醒道,部分消费者在个人信用报告上看到有网络小额贷款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的“贷款审批”查询记录,但并没有发生实际借贷行为,或许也与一键授权相关,建议不要随手测量、激活、领取额度。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同样提到,金融消费者在使用这类借贷服务时,要注意隐私泄露、高利率、无法按时还款或违约、过度借贷等风险,建议选择信誉良好、利率合理的正规金融平台,在申请借款前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和相关费用说明,确保自己清楚了解借款利率、还款方式、逾期费用等重要信息;同时,合理规划借款用途和还款计划,确保自己有能力按时还款并避免不必要的债务累积。
律师说法:平台行为或损害知情权和隐私权
对于上述消费者及记者实测所反映出来的问题,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广东道怡律师事务所刘旭辉律师。她表示,“福利引流、一键勾选等行为存在损害消费者知情权的可能性,消费者在未充分理解协议内容时如因误触开通了贷款服务,首先是客户个人信息的流出问题;其次,如真的因消费者方面的重大误解而与贷款公司达成了借款合同,很难关注到合同中较为重要的利息及违约条款,将导致消费者误贷高息借款的权益受损后果。”
另外她提到,如存在从原App内跳转到其他贷款服务平台后,需消费者向其他平台授权个人信息的情况,由于App没有充分告知而导致消费者无意中向其他平台授权个人信息的结果,将导致对用户隐私权的损害。以上,就更要求平台切实履行好自身的提示和审查义务,否则极易产生法律风险。
对于消费者后续的“还款”诉求,刘旭辉认为,消费者在误开通贷款后,可以及时要求平台撤销贷款申请,解除借款合同;合同解除后可以要求平台退还因误开通贷款而产生的利息和罚金。此外,消费者还可以向相关监管部门投诉举报,要求对涉嫌“诱导”借贷和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平台进行调查。在必要时,消费者可以寻求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同时,消费者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在使用App时仔细阅读相关协议,避免因疏忽导致自身权益受损。
(羊城晚报记者 黄颖琳)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天津早餐好 处处“西北角”——市井烟火气中的天津美食文化
- 湖北打造幸福河湖 为河湖建“健康档案”
- 罕见特大暴雨致西部山区损失重大
- 中国证监会谈恒大集团审计调查:若有关方面提出请求 将积极配合
- 将求职做成生意,这些机构服务靠不靠谱?
- 巴西报告全球首例奥罗普切热致死病例
- 研学游中,探索更大的世界
- 厦门启动结直肠癌免费筛查 助力“健康之城”建设
- 新疆伊犁:高质量发展下的“塞外江南”
- 重庆开展春耕保电服务 帮助农户解决用电难题
- 美国众议院新任议长当选后,通过的首项决议是……
- 中新健康|加长版“三伏天”到来,三伏贴火了!医生提醒
- 杭师大医学生捐赠造血干细胞 为血液病患者送去希望
- 职教视野:一群中职生发现“不同的自己”
- 山西邮政对个人寄往西藏捐赠物品免邮费
- 北京站第八候车室变身“车站商业街”
- 中国海南旅游文化推广交流活动在泰国曼谷举行
- 以“人生八雅”连接古今 南昌如何呈现以文塑旅的时尚盛宴?
- 浙江最高气温冲“2”字头 未来数日将多次反转
- 外滩大会侧记:“包罗万象”与“独一无二”,科技创造了怎样的未来?
- 热门推荐
-
- 贵州广西北部等地有较强降雨 华北黄淮大气扩散条件较差
- (经济观察)中国光伏企业竞逐行业前沿
- 内塔尼亚胡:以高度重视对华关系,期待两国创新合作取得成果
- 外媒:伊朗呼吁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
- 河北广平发现两本清代《王氏族谱》
- 成品油价将上涨!加满一箱预计多花约7.5元
- 联大通过“历史性”决议!巴勒斯坦“入联”还有多远?
- 国家统计局:政策组合效应显现,投资有望持续增长
- 开通又进一步!成都轨道交通30号线一期热滑试验成功
- 石油基炭材料将带动形成千亿级新兴产业链
- 乌克兰国防部承认!对克里米亚大桥实施袭击
- 尼日利亚东南部一村庄遭袭至少46人死亡
- 美媒:美国最高法院对自己的腐败“视而不见”
- 张燕生:中国式现代化要跨越三个陷阱
- 寅吃卯粮、拆东墙补西墙 “借钱消费”不可任性
- “遇见·欢喜”当代工艺美术名家雅集福州开展
- 90后00后渐成出境游主力军:即兴旅行风潮起 偏爱计划外体验
- 吉林乡村“烧烤节”热闹非凡:食材现捞 “串王”献技
- 从服装到妆容完美复刻 一群大学生演活了“汉宫春晓图”
- 中国南航恢复广州至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直飞航线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