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强国发展指数稳定居于较高水平 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稳中有进
今天(28日),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中国工程院等单位联合发布《2023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中国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线图(2023)》,重点对2022年世界主要国家制造强国发展指数变化情况,近三年世界主要国家制造强国发展进程,以及制造业重点领域产品和技术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未来几年的重点创新方向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制造业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经受住了超预期因素影响的大冲击,制造强国发展指数稳定居于超过120的较高水平,制造强国建设稳中有进。2020—2022年,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年均增幅超过4个点,与美国同处世界主要国家最高水平,虽在个别年份出现波动,但整体实现平稳增长。三年间,中国制造业展现出较强韧性,龙头企业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新三样” (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同时报告也指出,制造业稳增长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创新效能、产业基础、装备制造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应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走好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此次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线图(2023)》共有72位院士、上千位专家参与编制,重点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等16个重点领域、29个优先发展方向的主要进展及未来几年的重点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和预测。预计到2025年,我国信息通信设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发电装备、输配电装备、光伏发电装备、新能源汽车、纺织、家用电器8个优先发展方向将整体步入世界领先行列,成为技术创新的引导者;到2030年,航天装备、飞机、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机器人、工程机械、生物医药等大部分优先发展方向将整体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但基础软件及工业软件、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装备、食品、仪器仪表等优先发展方向与世界强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和“中国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自2015年起发布,旨在通过深入调研和梳理分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提供参考和指导。
(总台央视记者 任梅梅 董良言)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工信部拟规定:茶叶、月饼及粽子的包装不应超过3层
- 岭南四大名山绿美生态受捧 暑假接待游客创新高
- 鲁豫携手打通内陆企业高效出海通道
- 报告指上海外国人才集聚度持续居中国首位
- 中国国家文物局成立聚焦古建筑保护联合工作站
- 长三角法院深化金融司法协作 共护新质生产力发展
- 端午假期北京60个重点商圈入账65.7亿元
- 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标”再修订 新增这些标准→
-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中有一片“蓝海”,点亮生态与经济
- 女性艺术家作品备受关注与追捧 拍卖市场的“她艺风”从哪儿吹来?
- 连接儿童与自然的奇幻桥梁 《万物有信系列》推出
- 两岸同心 一场跨越山海的救助接力
- 徐州梆子戏代表性传承人燕凌:做演员要有天赋更要肯吃苦
- 新开发银行发行80亿元人民币熊猫债
- 乡约福建:安溪“茶庄园+”模式促茶旅融合
- 阿斯塔纳有家“lanzhou”面馆
- 2023年福建受理知识产权案24279件 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治理
- 尹锡悦发表对国民谈话 称将坦荡面对弹劾和调查
- 加拿大西北地区野火火情难挡 首府耶洛奈夫居民将全面撤离
- 美国司法部:执法部门对罗布小学枪击事件的反应是“失败的”
- 热门推荐
-
- (追风逐日看新疆)新疆哈密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增长点
- 中国财政部通报八起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
- “深海一号”二期工程综合处理平台陆地建造在山东青岛提前完工
- (乡村行·看振兴)“中国枣乡”山西柳林:一片枣芽茶为乡村振兴再添助力
- “五一”期间全国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同比增962.2%
- 上海2024年将新增就业岗位55万个以上
- 以进促稳巩固外贸基本盘
- 印度孟买一广告牌倒塌 至少8人遇难数十人伤
- 北京海归科协成立绿色可持续发展专委会 聚焦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与企业新机遇
- 局地烂场雨无碍粮市大局
- 国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如何破题?
- 冷空气继续影响内蒙古东北等地 “银杏”将转向西南方向移动
- 美副国务卿:美国不打算停止供乌克兰武器
- 2024湘台青年交流活动举行 助力台青享发展机遇
- 渝遂复线高速公路云雾山1号隧道双洞贯通
- 福建尤溪:农村长者食堂里的“幸福味”
- 商务部:2024年春节消费市场年味浓活力足人气旺
- 私自调取患者病历,承担何种责任?
- (新春走基层)废弃小学焕生机 “土味零食”守住“舌尖上的乡愁”
- 西宁所需、南京所能 东西部协作提升高原城市中藏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