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人工智能“生成”精彩
即将过去的2023年,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掀起了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新浪潮。被赋予想象和可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不仅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也为各行各业的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工具和视角。
大模型掀热潮
2022年底,美国公司“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的大模型ChatGPT正式问世,并在2023年引领全球“大模型热”。依托“大模型+大数据+大算力”,ChatGPT具备了多场景、多用途、跨学科的任务处理能力。随着今年3月ChatGPT4.0版本上线,大模型的性能和功能进一步提升。从做翻译、写文章到敲代码,在许多专业测试中,ChatGPT的表现已经与人类不相上下。
在“大模型热”的带动下,包括谷歌、微软在内全球科技巨头相继“抬出”各自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不久前,谷歌公司发布了人工智能模型“双子座”(Gemini);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公司xAI也推出了人工智能模型“神交”(Grok)。
中国在大模型领域拥有良好的算力等基础,具备广阔市场。今年,中国企业掀起“百模大战”,国产大模型频频亮相、加速迭代。数据显示,中国有至少130家公司研究大模型产品,其中100亿级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超过10个,10亿级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已近80个,大模型数量位居世界第一梯队。
今年4月,阿里巴巴发布大模型“通义千问”。目前,“通义千问”已开源18亿、70亿、140亿、720亿参数的4款大语言模型以及视觉理解、音频理解两款多模态大模型。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泳铭说,阿里巴巴将提供稳定高效的人工智能基础服务体系,为全行业训练人工智能、全社会使用人工智能打造坚实的基础底座。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数字经济与法律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张欣认为,中国是全球人工智能研发和创新的主要力量之一,对全球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方面,中国人工智能整体发展水平已经跻身世界前列。另一方面,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势头强劲,已经实现各类应用场景落地,产品形态和应用边界也在持续拓宽。”
赋能千行万业
近日,《自然》杂志公布2023年度科学人物,ChatGPT因其给科学发展和进步带来的巨大改变而榜上有名。非人类跻身科学人物排行榜,这在《自然》杂志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人工智能的赋能,为千行万业的跨越式发展带来机遇。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表示,在短期内,人工智能大模型将加速进入各类垂直行业领域;从中长期来看,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融合发展是主要趋势,具备身体、小脑和大脑的具身通用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核心产业之一。
赛迪顾问日前发布的《2023年中国生成式AI企业应用研究》预测,2035年,中国约85%的企业将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制造业、零售业、电信行业和医疗健康领域率先采用,其采用率分别达到82%、90%、65%和53%。
基于阿里巴巴达摩院的医疗人工智能技术,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医学团队采用“平扫CT+人工智能”的方法进行大规模胰腺癌早期筛查,为攻克“癌症之王”的筛查难题作出了贡献。目前,这项研究成果已向全球医生和研究人员开放。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元宇宙文化实验室主任沈阳说,在工业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融合应用提高了工业自适应内容生成的可塑性。持续学习和迭代优化、无界的自动化创新、前瞻的预测性维护、无缝集成的智能制造、共创未来的人机协作等都是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工业领域应用的具体表现。
在与医疗、工业、教育等行业融合与共生中,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张欣说,人工智能的通用潜能不仅会赋能具体的行业,还会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并催生出一系列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场景。
“人工智能极大提升了数据处理的能力和自动化水平,具有新型技术底座和基础设施的效应,可以推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和场景的创新和升级。”张欣说。
全球治理提上日程
日前,欧洲议会、欧盟成员国和欧盟委员会三方就《人工智能法案》达成协议,该法案将成为全球首部人工智能领域的全面监管法规。
今年以来,包括中国、美国、英国、欧盟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着手开展人工智能的治理工作。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对法律、伦理和人道主义层面的冲击及其对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领域带来的复杂影响,已引发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讨论。人工智能的跨国界合作与规范性治理显得尤为迫切。
张欣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强化了传统安全问题,例如使个人隐私保护面临更大挑战。与此同时,也引发了很多新型风险,如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生成虚假信息,歪曲科学知识、传播错误信息,还有可能出现新的劳动替代风险和新的数据安全风险。因此,面向人工智能的监管框架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变革和迭代,以适应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变化。
今年10月,中国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安全、治理三方面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治理的中国方案,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提供了建设性解决思路。
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今年4月,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支持人工智能算法、框架等基础技术的自主创新、推广应用、国际合作,同时明确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或服务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尊重社会公德、公序良俗,禁止非法获取、披露、利用个人信息和隐私、商业秘密。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提出支持发展中国家参与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规则制定,并呼吁通过基础设施、人才培训、联合研发、市场交流等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展开国际合作和援助。张欣表示,这彰显了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方面的大国担当。在2024年,全球范围内预计会有更多的法律法规出台,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制度围栏”。
刘 峣(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刘 峣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金观平:持续培育壮大绿色消费
- 前三季度东莞市进出口货值超1万亿元 同比增长6.5%
- 哈马斯代表团将赴埃及进行停火谈判
- 不内耗的张凤侠,是多少人的“梦中情妈”
- 【我与丝路】“路通了,心就通了” 阿籍工程师领悟“中国密码”
- “金鹿奖”评委会主席明振江:中国主旋律电影呈现多样化
- 彰显国企担当 国药太极用实际行动筑牢“保供”防线
- 保障迎峰度夏 山西能源要道侯月铁路线集中修完工
- 关爱胃部健康!关于幽门螺杆菌 一起学习这些知识
- “全国科普日—2023青少年汽车无限创意征集活动科普校园行”圆满落幕
- 控制饮食如何影响健康和寿命?国际最新小鼠研究有重要发现
-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反保险欺诈工作办法》
- 实时分析表现、增强观赛体验……AI将如何改变体育赛事?
- 美国向地中海东部部署第二艘航母
- 浙江办诗路建设主题活动 专家等建言献策诗路“四带”打造
- 北京保险行业协会发出倡议:暴雨后保险理赔简化流程提高效率
- 小剧场戏曲“百花齐放” 青年戏曲人“尊古不复古”
- 京港两地35家科技社团开展生命健康创新对话
- 拥抱高端化、年轻化,燕京啤酒交出年中高分答卷
- 换医院看病不用重复检查,医疗机构信息如何互通共享?
- 热门推荐
-
- 天津海关签发首份中国—马尔代夫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
- 2020年乌克兰客机坠毁事件10名伊朗军人被判刑
- 狂荡不羁的《月下独酌》:李白是一个为月而生的人
- 强化党建引领 谋划产业布局
- 医生提醒:暴饮暴食或引发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 重庆邮局海关查获10粒国家管制一类精神药品三唑仑
- 人脸识别虽好,谨防滥用伤人
- (财经天下)加拿大降息开启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疯狂6月”
- 枪声震惊斯洛伐克!总理遇袭紧急送医,已无生命危险
- 湖南冷水滩育秧大棚种蔬菜 “一棚多用”再生金
- 11月21日央行开展4701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2023年中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2.2万亿元
- (文化新纪行)老中青三代坚守“紫砂梦”: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
- 2024中国(北京)国际精品陶瓷展览会将启
- 科技浪潮下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学者:科教融汇、产学深度结合
- 交通运输部:8月19日-8月25日全国货运物流有序运行
- 春分时节 养肝护脾可以这样做!
- 中亚青年来华14年:愿做中外友谊使者
- 走进杨凌:坚持科技助农,为上合“画卷”添光彩
- 智利前总统皮涅拉在直升机坠机事故中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