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优势提升全产业链水平
产业链供应链是现代经济的重要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突破供给约束堵点、卡点、脆弱点,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和安全性。近年来,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复杂多变,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构,产业竞争已成为大国竞争的主战场。新的形势下,我们迫切需要围绕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国际竞争力做好大文章,力求把产业安全、经济安全、国家安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争取在大国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供应链体系中的地位持续攀升。目前已经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制造业体系,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首位,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位,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但也要看到,我国产业链总体上仍处于中低端,高端和高质量供给不足,一些产业宽而不深、全而不精的问题比较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部分核心环节和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特别是一些国家不顾国际关系准则和外贸规则,对我打压遏制不断升级,不仅加大了相关产业领域“脱钩断链”的风险,还对增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水平和竞争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世界经济结构,全球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供应链呈现多元化布局、区域化合作、绿色化转型、数字化加速的态势,这既为我国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以高水平自立自强抢占创新高地和以资源优化配置激发要素活力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得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日趋激烈。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把提升全产业链水平作为主攻方向,用好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国内市场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等优势和条件,进一步推动制造业做实做优做强。
一是不断巩固制造业的支柱地位。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保持制造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基本稳定和一定规模,是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的重要基础。近些年,我国制造业比重已由2012年的31%左右下降至2022年的27%左右。如果制造业比重过快下降,将损害国家产业体系完整性,影响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动摇实体经济发展根基。因此,要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分行业做好产业链供应链战略设计并精准施策,促进全产业链系统优化和升级,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发挥需求的牵引作用,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通过产业和消费双升级,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供广阔市场和强大牵引力。
二是在重点优势领域积极锻造长板。拥有一批优势长板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应立足我国产业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部分领域先发优势,在加快发展新兴产业链中锻长板,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不断壮大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增强轨道交通、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设备等领域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在增强高质量供给能力中锻长板,深入开展工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努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等重点领域形成一批新标准,支持中小企业提高产品一致性、可靠性、稳定性,进一步塑造“中国制造”优质品牌形象;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链中锻长板,保持和发展好完整产业体系,促进新一代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大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力度,支持老工业基地振兴与转型,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及服务型制造,提高发展效率和效益。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提升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促进产业在国内有序转移,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化发展,培育一批新的经济增长极,增强产业链根植性和竞争力。
三是着力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应加快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突破重点基础领域短板弱项,特别是补齐基础软件、核心硬件、基础原材料等突出短板;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协同各方面资源,加紧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在重点领域继续布局建设一批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发展先进适用技术,强化共性技术供给,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完善国内供应链体系,加强战略资源储备,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增强产业链供应链抗风险能力。
四是发挥优质企业的重要作用。企业是构建产业链供应链的微观主体,企业强,产业才能强。一方面,要支持大企业做强做优,鼓励企业整合创新资源和要素,培育一批具有主导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另一方面,支持中小企业做专做精,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初创企业的政策扶持,在产业链重要节点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五是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开放合作是顺应大势之举。解决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矛盾,需要世界各国相互支持、团结合作。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全球竞争力,必须强化国际合作。要加强内外联动,按照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要求,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限制,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推进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战略、规划、机制对接,加强政策、规则、标准联通,深化产业链供应链互补合作;加强政府间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推进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王稼琼 戴 涛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欧洲理事会主席:欧盟需准备好2030年前接纳新成员
- 一名政协委员的乡村振兴情结:“道路虽苦,未来很甜”
- 以色列基地遭黎真主党空袭 4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 中国认可检验机构突破千家 持续保持亚太领先水平
- 广西中医药蛇伤疗法“漂洋过海” 冀与东盟共建蛇伤数据库
- 首期“碳减排五十人论坛”聚焦中国碳减排策略
- 广州白云山启动汉服节 民众共赴国风盛会
- Sora取名源自日语?日本加速布局AI产业
- 欧美同学会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开幕
- 智利中南部多地森林火灾已造成约43.6万公顷森林被毁
- 中印尼文明互鉴与出版合作交流会举行
- 2200把电吹管齐奏 大世界基尼斯新纪录厦门诞生
- 美众议院议长麦卡锡:弹劾拜登是“自然的下一步”
- 精致四步 开启护肤仪式感
- 医生化身“蜘蛛侠”徒手攀爬50米塔吊救人
- 住高端养老院能否要求子女付费?
- 纺织服装产业如何“织”出新图景?江苏民企展示实践成果
- 中东部两轮强降雪落区重叠 有哪些影响?专家分析
- 印尼加入金砖有何考量?
- 中国首条时速350公里跨海高铁开通
- 热门推荐
-
- 抖音达人清华圆子爸爸为乡村小学带来“流动科学课” 激发少年好奇心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中国“医疗特区”博鳌乐城使用特许药械人群快速增长
- 上海森林覆盖率已达18.81%
- 山东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局地阵风8级
- 宁夏银川将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 内蒙古产粮第一旗:建高标准农田 种“塞外好粮”
- 文澜阁《四库全书》整理出版工程回顾展在杭州开展
- 强降雨持续 多地防汛抗洪救灾加紧进行
- 国家发改委:要加快推动重大石化项目建设
- 安徽发出首张机动车电子行驶证
- 徐加金被执行死刑
- “遇见大漆”——福建漆艺术家作品展在悉尼开幕
- 法国政府公布2025年预算草案 计划减支和增税600亿欧元
- 韩国国会开始表决针对总统尹锡悦的第二次弹劾动议案
- 广西降雨内涝致多人被困 未来三天强降雨仍将持续
- “12年很长”,日本311大地震至今,3.1万人仍疏散在外
- 国家医保局:暂未考虑将种植牙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 逛新展、上新书、鉴宝物 国际博物馆日南海博物馆“上新”迎客
- 美媒:高通胀给美国低收入家庭带来更大压力 加大贫富差距
- 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一号工程” 成都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