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稳步扩张
中新网12月10日电 题: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稳步扩张
中新财经记者刘育英
2023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大会本周在济宁举行,近百家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企业展示了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等重点产品,与会企业和专家对先进制造业发展新方向进行了探讨。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智能制造处处长赵奉杰介绍,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稳步扩张。今年1-10月份,我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超过1300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9.3%,机器人产品进出口总额达26.6亿美元,同比增长23%,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5.3万套,服务机器人产量达643.6万套,机器人产业整体呈现旺盛发展势头,潜力巨大。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总工程师秦海林在会上表示,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正极大改变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欧洲科学院院士刘洪海指出,机器人在我国城市应急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愈加广泛,安全应急机器人正与计算机视觉、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技术深度融合,即将迎来迭代优化和规模应用,进一步推动提升我国应急管理数智化水平。
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建伟认为,在算力指数级增长的背景下,机器人正处于从信息通信到具身智能的转变过程中,逐渐向语义化、3D化的多模态人工智能迈进。要重视培养跨学科的卓越工程师,以应对全球重大挑战。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朱子元指出,我国工业机器人面临供应链稳定性和信息安全挑战,应尽可能提升自主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以有效应对供应链稳定性挑战。同时,要采用有效的“内置安全技术”和“软硬件安全评估方法”,应对复杂系统的软硬件网络攻击风险。
作为大会的亮点,在“机器人+”智能制造暨数字经济发展先进成果展上,集中展出了矿用喷浆机器人、防冲钻孔机器人、巡检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分拣机器人、搬运机器人、无人机、AGV等一批重点产品,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球形机器人等众多创新成果令人眼前一亮。(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工程院院士:“驯服”机器人有三个路径
- 安徽高速公路恢复正常通行 累计铲雪除冰逾10万公里
- 乌克兰首都基辅传出爆炸声 防空系统正在运作
- 陕西建设“1237”生态服务体系 助力打造西部创投高地
- 湖南东安发展大棚经济致富村民
- 远隔缺血适应疗法 有助于保护卒中患者神经
- 记者观察丨美元霸权危害经济 肯尼亚通胀严重
- 于丹、卢勤共聚“新时代好家风”论坛探寻家庭教育的最优路径
- 2023年大城市气象高质量发展评估结果出炉
- 广州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429.15平方千米
- 那些年轻人为什么主动延期毕业
- 百年老字号正青春,渐成年轻人“心头好”
- 第18届中国戏剧节将至 15个戏曲剧种轮番登场
- 江苏丰县28万亩大蒜、洋葱丰收 拨动农民致富“金蒜盘”
- 十年来全国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固定资产投资4.3万亿元
- 担忧核污染水影响 韩国5月日本海产品进口量下降三成
- 浙江瑞安龙的“船”人:打磨技艺46年 难舍龙舟情
- 中国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研究制定绿色金融信息披露标准
- 国庆假期后进入低价“捡漏”期:赴欧洲旅游或迎年内最低价
- 企业外资来源地丰富、能级水平高,外商信心满满 拥抱中国市场!
- 热门推荐
-
- 2023福鼎白茶茶王杭州“诞生”
- 油价四连涨 加一箱油多花约9.5元
- 对中国这一领域加征税,美国推迟两周,涉180亿美元
- 2024年全国科普日新疆主场活动举办
- 《失孤》原型郭刚堂之子被拐案一审将宣判,郭刚堂:希望严惩
- 中国医生组团赴蒙古国乌兰巴托义诊
- 湖北宜昌开建超大规模人工智能算力中心项目
- 迎新中国成立75周年 香港特区政府在桂举办音乐会
- 浙江金华发布今年首次高温红色预警
- 每日优鲜成武汉最大生鲜电商,8月订单破百万
- 四部门:集中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
- 合作共赢 未来可期——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纵览
- 日本一满载小学生的观光巴士发生车祸 已致18人受伤
- 《2022-2023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蓝皮书》出版发行
- 暑期游旺季按下暂停键 旅游业如何挺过“寒潮”?
- 平遥大量耕地成粉煤灰填埋场,官方:成立督导组,从严从重查处
- 印尼央行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6%
- 上海临床创新转化研究院数据产品在上海数据交易所挂牌
- 席慕蓉忆“老师”齐邦媛:她的一生是“巨流河”的一生
- 湖南长沙县聚焦河湖水环境综合整治 解码河湖“幸福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