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新闻20周年:新思、新识、新悦、新燃,有时之年给时间以价值
12月1日,正值腾讯新闻二十周年之际,2023腾讯ConTech大会在北京举办。今年大会的主题是“有时之年”,大会邀请知名经济学家、企业家、投资人、学者、作家、新锐青年导演和腾讯新闻内容创作者,围绕“增长源动力、智能涌现、变革共生、复调人生”等议题,基于未来已来的趋势变化,展开思辨与对话。
在2023腾讯ConTech大会开场,腾讯新闻负责人何毅进发表“有时之年,与时同行”的主旨演讲,回顾了过去500天腾讯新闻探索精品资讯的产品新实践和内容新洞察,同时提出,将持续通过内容、产品和技术创新,来为用户提供“新思、新识、新悦、新燃”的资讯内容消费体验。 会上,腾讯新闻还正式发布了2024年的精品内容蓝图。四“新”板块的内容主理人代表,分别阐述了在精品内容创作及创新上的思考。
精品化实践500天后的新思、新试和新识
“时间是免费的,但时间也是最昂贵的。”这也是信息流时代下,到场诸位嘉宾的一致观点。
在大会开场,腾讯新闻负责人何毅进表示,基于腾讯新闻过去500天的精品资讯新实践里,围绕着产品的用户价值和用户的时间价值,腾讯新闻有了新思、新试和新识,因此本次2023腾讯ConTech大会主题定为了“有时之年”。
“我们当时看到的问题是有相当一部分拼凑、没有信息增益,甚至出现常识性错误的内容,通过博人眼球的表达方式,在追求点击效率的推荐算法加持之下,获取和消耗了普通用户相当比例的时间,也就是流量场中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何毅进回忆500天前面临的资讯行业乱象时表示,“在去年之前,腾讯新闻应对这个问题的解法是,试图通过升级数据科学工具和推荐算法性能,来避免上述情况。但后来我们意识到坎贝尔定律在算法时代同样存在。仅有工具理性,而缺乏价值理性,是不够的,一旦指标成为了标尺,手段成为了目的,我们可能损毁的是推动文明发展进展的人的思考能力和审美能力。”
带着这些思考,腾讯新闻开启了长达500天的新实践。他表示,在过去500天里,腾讯新闻重构好内容的标准和优化推荐算法的目标,来重新定义精品资讯的消费体验,帮助用户提升单位时间的价值密度。
何毅进介绍,为了让用户能够不后悔在腾讯新闻付出的消费时长,腾讯新闻定义了需要追求的关键体验:效率感、获得感和共鸣感,并开始重构和持续迭代在内容标准、产品和分发上的策略。
具体来讲,首先腾讯新闻做了一场大胆的减法,相较之前准出了95%的存量内容。与此同时,在去年底基础上,腾讯新闻新增了17%的内容,这其中包括了许多有真知灼见的各行业专家和从业者的内容创作。
在准出高达95%的低质内容后,腾讯新闻管理团队原本预期流量会下降,但令人欣慰的是目标用户群体的粘性在提升。更让何毅进惊喜的是,有一位企业高管对他说,“现在在其他场合下看到一些自媒体的内容,我会在腾讯新闻上搜一下,来确认这条内容是否靠谱。”
其次,在产品体验上,腾讯新闻通过早晚报、夜读、秒懂、724快讯、精选频道,致力于持续提升用户消费的效率感,让用户能够及时有效获取所需的内容。2023年,腾讯新闻还强化了问答功能,与1800+当事人、从业者一起读懂热点,解惑变化,让用户看到了世界变化的纵深力。
最后,从算法角度,腾讯新闻突破业界常规技术边界,在价值导向基础上实现有价值和体验约束的算法升级。
除了前述措施之外,腾讯新闻还在500天新实践中探索更高阶的内容刻画方式。何毅进总结称,一款好的资讯内容产品,需要拥有丰富但结构合理均衡的内容,要避免都充斥着多巴胺型的内容,让人过度沉迷上瘾。
高端对话:展望下一个二十年
在大会的高端对话环节,知名经济学家、企业家、投资人、学者、作家、新锐青年导演围绕增长源动力、智能涌现、变革共生、复调生活四个议题进行对话,共同探讨当下和未来的问题,展望下一个二十年。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黄益平,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红杉中国合伙人苏凯,以“增长源动力”为主题,畅想在新周期下,如何通过创新寻找新引擎与破局点。
当面临环境变化和周期低谷时,企业应如何破局?黄益平认为,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经济环境改变了,需要新的经济增长模式。这个模式必定意味着我们要更加重视国内市场、更加重视创新、更加重视技术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刘永好给出了九字箴言“不会倒,不躺平、不焦虑”。在投资人苏凯看来,“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他给企业家支招,“每一个伟大的企业都是周期时产生的,风平浪静的时候是赢家天下,没有机会。”
2023年是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的一年,GPT数次更迭进化,大模型带来的浪潮席卷全球,AGI被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长江商学院教授,数字化转型中心主任孙天澍,与人工智能行业领军人物:百川智能创始人、CEO王小川,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Moss系统负责人邱锡鹏,围绕“智能涌现”主题,讨论在下一个20年里,AI将如何重塑千行百业。
王小川预测,在未来两三年内,我们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AI速度已经到来了,智能体到来之后,跟你工作的可能不只是人,也有机器。“用孙正义的话说就是,会用AI和不会用AI的人就是像人和猴子区别一样。”邱锡鹏也乐观表示,在AI大发展的趋势下,3-5年时间,之前电影里类似于AI的形象会来到现实生活中。
历史洪流滚滚,文明奔涌向前,被人工智能浪潮席卷之下,人类文明的未来将被如何改写?科学作家、译者季燕江,北京大学数字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邱泽奇,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围绕着“变革共生”主题,探讨科技将如何改写人类文明的未来。
邱泽奇在总结历史上的重大技术和科学变革后,强调了人文和社科领域对技术后果批判思考的重要性。“这不是反对科学技术进步,而是呼吁社会政策在这些问题上要有更多的调整和调节,更多促进整个人类的发展,也促进让科学技术的红利能够惠及整个人群。”
如何让科技向善?吴飞指出,需要依靠技术专家、社会科学家、人文科学家一起,保证这把钥匙能够正确开启天堂之门。邱泽奇进一步提议,需要有一个公共算力的基础构架体系,不仅惠及中小企业应用人工智能,也惠及大众来运用人工智能。
当旧有的学识、经验不再适用于未来,生活在其中的我们、我们的下一代,又该以怎样的价值观来面对这种改变?纪录片制片人、导演刘怡,科幻作家韩松,诗人、外卖员王计兵,与《繁城之下》编剧、导演王铮一起,围绕“复调人生”,结合永恒之问“人为什么而活”,各自解析在多元价值如何拯救全社会的倦怠生活。
科幻作家韩松表示,“人活着是要回答一些根本的问题,对于科幻作者还有一个为什么活着的意义,就是好奇心,人类科学发展根本上是好奇心。”而在王铮看来,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他指出,每个人应该有自己的答案,“只要不是那个标准答案,哪个答案都有它的价值。”
诗人和外卖员双重身份下的王计兵的答案更加实在,“生而为人是我们没办法的事情,每个人的存在都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从我们正常的生命来说,我们上有父母,下有子女,为什么活着?简单一句话就是,我们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腾讯新闻精品内容蓝图发布 创造与时间同行的长期价值
在大会上,腾讯新闻还正式发布了2024年的精品内容蓝图。腾讯新闻副总编辑杨瑞春、腾讯新闻立春工作室总制片人张爽、腾讯新闻内容出品中心制片人姚巍、腾讯新闻华文好书主理人王姝蕲及腾讯新闻生活栏目主理人孙冠琳先后登台,分享自己在精品内容创作及创新上的思考。
这些新节目包括企业家俞敏洪担纲主持的《酌见》第二季,讲述普通人被时代改变的《再出发》,记录竞技场故事和奥运与中法文化的《背后是冠军》第二季,拟邀冯唐主理、讲述年轻人捕捉财富机会的《幸福生活经济学》,以及专注读书的《这可怎么说》文学聊天会,和展现一百种“无用之用”的《人生“无用”指南》等等几十档。
这些内容IP被分为“新思、新识、新悦、新燃”四个维度,用腾讯新闻负责人何毅进的话来表述,新思代表不断提出面向未来的新问题和新思考,通过理解当下捕捉未来。新识则意味着重新认识过去和现在,以更自信的态度、更智识的内容,去发掘、阐释中华文明的文化叙事和人文脉络。新悦,在价值观愈见单一的今天,提倡一种更为松弛而不紧绷的生活态度,“无用之用”让我们可以更享受生活的过程而非结果。新燃,即在穿越周期的当下,去寻找一次又一次的生活再出发的故事,关注一切致力于改善现状的新实践、新机会和新气象。
伯克曾说,时间是伟大的导师。与时间同行,与生态伙伴同行,共创有价值密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精品内容,在时光的洪流里,终将有一些印记幸存。在精品资讯的实践指引下,20岁的腾讯新闻风华正茂,继往开来,穿过万古江河,奔腾不息。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寻味中华丨饮食)延吉冷面:极致“冰”“冷”才痛快
- 报考历史专业的变多了,晋鲁陕推文物全科人才培养入学即有编有岗
- 总台秋晚新“剧透”:将大量增加温暖情感类节目
- 看演唱会遭遇退票“囧途”怎么破?
- 《南亚营商环境报告2023/2024》发布 聚焦中国南亚发展机遇
- 恭王府博物馆携手清华美院共同呈现“中国范式”
- 浙江文旅观察:衢州文旅局长组团“应战”,是跟风吗?
- 涨涨涨!国际金价创历史新高!
- 巴基斯坦报告首例猴痘病例
- “避暑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 (第七届进博会)上海虹桥人力资源服务全球发展大会举行 一批成果落地
- 付服务费就能全额退机票?“退改签”诈骗出现新动向
- 美研究:贫困是美国人第四大死因
- 11月14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966元 上调25个基点
- 乳腺癌筛查指南:超声是更适合国人的乳腺癌筛查手段
- 截至5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0.3%
- 业界看好石油市场前景 上调中国“三桶油”目标价
- “深度定制”成国庆主流 七成客人休假半月只求欧洲一国
- 电视动画片《屈家岭传奇》获批全国发行
- 多元发展、抱团联动 山西襄垣村级集体经济“强筋壮骨”
- 热门推荐
-
- 北京·玉树深入推进对口支援工作对接会在京召开
- 黑龙江省将防汛四级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
- 广州沥心沙大桥事故3名失联人员已全部找到 均无生命体征
- 武铁单日旅客发送量超百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中国一重:挺起民族工业脊梁 加快锻造“国之重器”
- 朱然墓:三国名将递上“名片”
- 美国首次使用氮气处决囚犯
- 外来有害物种入侵 云南一镇政府疏于阻截防控被公益起诉
- 一诗一酒一村一镇 专家学者山西杏花村论专业镇发展
- 两部门启动应急物资政社协同保障机制 支持湖南资兴等地做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 有以下情况,孩子需要看“学习困难门诊”
- (经济观察)开年拼经济 中国各地“放大招”
- 冬季游“点燃”旅游热情 冰雪经济带动就业消费两旺
- 专家学者齐聚重庆建言有机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 西安多部门联合启动网约车行业“清网”行动
- 北京共登记社会组织12503家 去年以来发布岗位6000余个
- 11月新增信贷5800亿元 房贷延续增势
- 中国船舶大连造船正式进入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建造领域
- 多地高校开展学风建设 大学生上课坐哪儿有必要管吗
- 2024年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首发3项重大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