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西盟:非遗创新带火佤族织锦促增收
中新网昆明12月4日电 (黄兴鸿)“我喜欢佤族织锦,这些年一直进行培训、创新、推广等活动,并带动一批群众实现增收,心里特开心。”12月4日,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的李宪兰如是说。
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地处中国西南,与缅甸接壤,是《阿佤人民唱新歌》的诞生地。2021年,该县的佤族织锦技艺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出生于1965年的李宪兰是该项目的非遗传承人之一。
“我22岁到西盟从事教育工作后喜欢上佤族织锦并学会制作,退休后成立了公司和佤族织锦非遗工坊,一门心思用到佤族织锦传承保护和宣传推广上。”李宪兰介绍,佤族织锦是佤族妇女世代相传的传统技艺,织锦使用的工具是竹木制成的腰机,所用的纺线原料以棉、麻为主,色彩以黑色和红色为基本色调,其他颜色为辅助色。佤族织锦所表现的色彩和图案,涵盖了佤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佤族人民重要的民族文化标识。
此前,佤族织锦主要在佤族地区流行,为让佤族织锦走向更大的市场,李宪兰不断改良、创新,在保留古老的佤族织锦技艺的同时,融入更多颜色、图案等,推出一批更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产品。
近年来,李宪兰共培训西盟佤族织锦群众5000余人次,其中,一些男性受到鼓励也开始学习织锦。此外,她还帮当地织锦群众找销路,带领大家一起增收。目前,西盟创新的服装、服饰、挂件等佤族织锦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
西盟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苏艳介绍,近年来,该县不断加大对佤族织锦的政策扶持力度,截至目前培养佤族织锦技艺非遗传承人50名,建成一批培训基地、非遗工坊、新兴文化企业;培训3000人成为织锦能手,年生产佤族织锦手工成品逾20000件,人均增收逾8600元人民币。通过“非遗+产品”“非遗+文旅”,2022年以来,该县共接待游客逾75万人次,带动佤族织锦等产品销售。佤族织锦在保护传承中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正持续为乡村振兴提供动能。(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乘“数”而上 向“新”而行
- 青海油田今年以来建成天然气产能3.4亿立方米
- 湖南株洲发生一起多车相撞交通事故 已致6死7伤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行巴黎奥运会前方报道团出征仪式
- 美乌防长通电话 讨论俄乌局势最新动态及安全援助等
- 广州启用首个珠宝专业海关监管作业场所
- 可再生能源建设提速 绿色发展再添动力(坚定信心 开局起步)
- 关于性,孩子们知道什么?成都大学教授举行讲座
- 宁夏警方破获近年来最大盗掘“龙骨”案 缴获“龙骨”7.89吨
- 美国加州山火持续肆虐 当地动用多架飞机灭火
- 打脸!那个曾在中国被捕的间谍,获加拿大政府巨额赔偿
- 节后客流高峰冰雪天气来袭 武铁多举措积极应对
- 美国财政部宣布对海地前总统马尔泰利进行制裁
- 2025年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来了!别错过
- 聚焦“人工智能”主题 2024年柏林IFA展开幕
- 【千年石窟 匠心传承】天梯山石窟:因何被誉为“石窟鼻祖”?
- 纪录片《赵无极大师》在北京发布
- 环京特色产业带展现“向新而生”发展态势
- 2022年上海高新技术企业数破2.2万家 金融赋能科技创新成效显现
- 专家献策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
- 热门推荐
-
- 北京发布15条措施引导用工双方协商调解矛盾
- 出游路上你是否也遇到过“酒店刺客”
- 巩固和加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 厦门机场服务品质迈入品牌化发展新征程
- 国际金价为何再创新高
- 市民反映空气中存在异味 兰州市生态环境局发布情况通报
- 靠洗光刻机股价7天翻倍?蓝英装备含“光”量几何
- 外媒:以色列袭击黎巴嫩北部 造成至少21人死亡
- 蔡昉:户籍制度改革可释放中国1.8亿农民工万亿元级消费意愿
- 日本百名青年看新疆:“在新疆读懂中国的开放包容”
- 韩媒:韩军计划2025年初引进100多架纸板无人机
- 私募机构密集被罚 6家私募机构同日领罚单
- 中外青年沉浸式寻访金陵:以“Z世代”视角打开南京城市名片
- 第八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广西南宁首演
- (新春走基层)特写:“不打烊”的台湾夜市
- 罪犯温庆运被执行死刑 曾故意驾车撞人致多人伤亡
- 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迎十万人次读者观众
- 当记者,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 这条1500℃的“龙”,火了!
- 特朗普访俄亥俄,被自家侄女抨击:他给居民送“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