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1500℃的“龙”,火了!
龙在火中飞,人在火中舞。赤膊上阵的舞龙人,在炽热的打铁花中穿梭,舞动着手中的火龙。这条1500℃的“龙”,你见过吗?
在重庆铜梁,不看火龙就不算过年。舞火龙是铜梁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铜梁龙舞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华第一龙”。
铁水师傅朱华伟参与铜梁火龙已有30年,是一位功夫了得的“驭龙高手”。今年春节,朱华伟和其他舞龙师傅又带来惊艳的火龙表演。舞龙和打铁花相互配合?这场颜值和技术并存的视觉盛宴究竟如何呈现?
“驭龙高手”演绎
最有温度的中国式浪漫
“玩火龙是我们铜梁人的绝活,离了铜梁人就是不行!”20岁就开始舞火龙的朱华伟告诉总台记者,铜梁是“中国龙灯龙舞之乡”,走在铜梁街上,与你擦肩而过的路人、田间耕作的农民、上课的学生,有可能就是舞龙人。
铜梁火龙龙身共有9栋,长18米,配上龙珠,由10名舞龙人玩舞。
舞火龙的场子必须大、光线弱才好看。一场演出约10分钟,通常是两条龙,8个火炉的演出配置,一切准备就绪,精彩的铜梁火龙表演就开始了:
引龙出洞(火流星表演):舞龙人把烧红的木炭放入小铁笼中,系在长绳一端,他手握长绳,飞快地挥动绳子,使铁笼和木炭在空中飞转,流光溢彩,让人挪不开眼。
龙王登场(铁花风火轮):“风火轮”旋转出的铁花,一层层、一圈圈,连绵不断,赤膊的舞龙师傅们闪亮登场。
生龙活现(放烟花):登场的两条龙 ,点燃提前放置的焰火筒,在龙珠的带领下,形成“口中火”“脊上火”“腹中火”“导引火”的立体方阵,热烈多彩。
龙王回头(打铁花):这是表演中最令人期待的环节。
朱华伟站在火炉旁,舀起一勺冒泡的铁水,大喝一声,把铁水抛向空中,快落地时,徒弟用木板用力一击,“啪啪!”一串巨响,1500℃的铁水瞬间在空中炸开,绽放成美丽的烟花雨。
龙在火中飞,人在火中舞。头戴护目镜、穿着短裤的舞龙手,在火树银花中舞动着神龙,任由铁花飞溅在身上也不会乱了步伐。
火花飞向观众,不禁让人往后一退,却又往前一涌,这是最有温度的中国式浪漫,“舞龙的火花能烧出好年景、好运来!”
1500℃打铁花
背后“得有准头”
震撼的火龙表演,离不开铁水师傅和舞龙师傅的相互配合。朱华伟说,“铁水师傅要清楚舞龙师傅什么时候登场,在哪些角度打出的铁水既不伤到人,又能炸得好看,这都需要日积月累的练习和默契。”
舞火龙前要做很多准备工作,每个步骤都马虎不得,尤其是烧铁水。
烧铁水是个技术活,火候要掌握好,还要有足够的耐心。表演到高潮,铁水温度不到不行,热早了也不行。火候不足,滚烫的铁水就会溅到舞龙师傅身上,留下大大小小的伤疤。
舞火龙三十载,朱华伟摸索出了一套经验:必须要用纯净的生铁,烧约40分钟,温度达到1500℃后才可以。“烧铁水的炭必须发白,铁水通红往外冒”才算合格的铁水。
1500℃的铁水到达高空落下时,温度也高达两三百摄氏度,铁水滴落在皮肤上会迅速弹开,光膀子是最安全的,表演时大家身上有汗水,不容易被烫到,如果穿着衣服,铁水弹不开,反而容易受伤。“但在舞龙队,被烫伤是家常便饭。”朱华伟的身上,也留下了不少“铁花”伤痕。
“打铁花可不是随便一泼就行,得有准头。”为了保证演出效果,朱华伟每天都要训练,用水模拟铁水进行练习。铁水和水的重量不一样,一勺铁水要比一勺普通的水重一倍,练习打水的目的是感受水落在身上的感觉,必须把水打成水雾,铁水师傅才可以上场。
“铁水抛得越高越直,形成的铁花就会越散,越不容易伤到人。”
舞龙和打铁花相辅相成,舞龙队员出场的间距、点位,包括什么时候转弯也都有讲究。朱华伟说,舞火龙也蕴含了人生道理,“前面一个人在哪个点位转弯,后面的人必须踏在前一个人的足迹上,否则龙游走的方向会变形,这也提醒年轻人,做事要踏踏实实,不要想着走捷径。”
平日走南闯北“赶场子”
春节准备在家门口表演
铜梁的舞龙人,常年走南闯北“赶场子”。朱华伟和徒弟们风风火火地把火龙舞遍了整个中国,还舞出了国门。
春节前夕,作为重庆文化名片的铜梁火龙,一路北上一路表演,途经陕西、河南、山西、河北、天津、吉林、辽宁,最终来到黑龙江哈尔滨,在零下20摄氏度的雪地里,舞龙人赤膊上阵,呈现铜梁火龙绝技表演。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主动加入舞龙队,学习非遗技艺,随之而来的,还有大量涌入的游客,重庆铜梁龙被更多人了解、喜爱。朱华伟很欣慰:“现在铜梁的舞龙队特别多,很多徒弟都出师了,我也特别忙,但干起来特别有劲。”
春节期间,铜梁区每天都有火龙表演和龙灯艺术节,好不热闹。往年春节,朱华伟都忙着在外地舞龙,已经很多年没和家人团聚,今年他决定在家过年。
“家乡发展越来越好了,春节想在家门口舞火龙,希望家人也过来看看,一起过个团圆年!”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
监制/李浙 制片人/马文佳
记者/张娅喃 李洪淼 铜梁区融媒体中心汪洋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州交警通报:“宝马出租相撞” 暂未发现开“斗气车”证据
- “湘南粮仓”湖南安仁趟出特色新“稻”路
- 第38届“上海之春”闭幕 “春天的音符”在申城回荡
- 2023世界闽南文化节开幕式在马尼拉举行
- 李潮东:中国开放大门越开越大 坚定在华投资实现双赢
-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获赠珍贵文物史料
- 医疗机构临床急需医疗器械临时进口使用管理要求发布实施
- 大学生兼职送外卖途中捡到千余元现金归还失主
- 世界的香格里拉|“我心中的香格里拉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 湖南东安吉他产业奏响湘商回归“奋进曲”
- 做强主体出版 辽宁出版集团在北京召开主题出版重点图书研讨会
- 一片茶叶的“丝路”之旅:从贵州大山“飘香”世界各地
- (神州写真)“尔滨热”新年续走高 人气与压力同升增“幸福烦恼”
- 痛心!37岁大学副教授离世,他的课每次都需要抢……
- 地铁超时费该怎么收关乎精细化治理
- 10月中国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5亿元
- 中亚媒体人参访新疆霍尔果斯感受发展变化
- 突发!俄罗斯炼油厂遭袭发生爆炸
- 男子驾驶面包车撞伤9人逃跑 已被警方抓获
- 上海征询意见:预收资金余额超20万 其中40%应专用账户管理
- 热门推荐
-
- 华致酒行亮相春糖会 引领酒类连锁新风尚
- 生物医药企业股权投资“浦港联合领投”的首单案例在沪完成
- 银行业涉税问题交流座谈会在京举行:加强税银沟通,优化营商环境
- 珠江水利委员会有力应对北江特大洪水 确保流域防洪安全
- 今晚至明日凌晨可赏“加大加亮版”木星
- 年轻人为什么喜爱成都
- “新时代的少数民族权利保障”主题边会在日内瓦举行
- 台湖星期音乐会“对她说”浪漫上演
- 珠江流域北江将发生特大洪水 水利部将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
- 南非限电问题持续改善 电力部长承诺不会提升限电等级
- 阔别四年 云门舞集将携新作《霞》亮相国家大剧院
- 2024工业软件创新发展大会探讨中国工业软件“淬炼”之路
- 谷川俊太郎:那个谈论宇宙、爱与活着的诗人走了
- 央行等优化“互换通”机制安排 促进中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
- 湖北加快推进完整社区建设 强化社区便民功能
- (新春走基层)年画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与创新
- 迎新助农集市点燃冬日“烟火气” 重庆产业园区“以购代帮”赋能乡村振兴
- 风吹十里荷花香 “莲”通乡村“致富路”
- 法国取消多项新冠防疫措施
- 巴基斯坦发生两起袭击事件造成6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