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银研判: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将逐步复苏
中新社上海12月4日电 (记者 姜煜)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CIO)4日发表机构观点称,中国外商直接投资(FDI)将逐步复苏。德意志银行集团的研究报告亦指出,外资企业并未停止在华投资步伐。
中国官方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9月,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有所下降,但仍处于历史高位。
据CIO分析,外商直接投资下降既有周期性也有结构性因素,根据联合国《2023年世界投资报告》,2022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下降12%至1.3万亿美元,其中发达市场降幅较大。尽管今年前三季度中国FDI规模有所下滑,但部分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大幅上涨,尤其是加拿大、英国、法国、瑞士和荷兰,今年1月至10月这五个国家对华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10.3%、94.6%、90%、66.1%、33%。此外,今年1月至10月,中国新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数量达到41947家,同比增长32.1%。
“中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市场,我们预计中国FDI将逐步复苏,并伴随结构性变化。”CIO认为,中国将继续致力于进一步开放政策,如:放宽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及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RQFII)的交易规则、建立更多自由贸易区、缩减外国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等。在大众消费、绿色转型以及科技和产业升级的推动下,未来5年至10年中国经济年增长率为4%至4.5%,这些新驱动因素应继续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中国的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
德意志银行集团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熊奕发布的研究报告说,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实际使用外资以及其他国家报告的对华直接投资均仅显示较小降幅,表明外资企业并未停止在华投资的步伐。
“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所报告的对华直接投资情况显示,尽管自2022年以来韩国、日本和德国对华直接投资有所下降,但与历史平均水平相差并不大。今年美国还加大了对华直接投资。”熊奕说。(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李甲栈师徒传承展“瓷海扬帆”
- 东北亚地区各国共谋经贸合作走深走实
- 谭久彬院士:构建新一代国家测量体系是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必然选择
- 中国科学院院士陶智:川渝地区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农业
- 冰雪赛事点燃文旅产业 浙江安吉2024年接待游客超3400万人次
- 中国加拿大直航增班将启动
- 中国专家创新研究:物联网赋能慢阻肺患者管理进入精准智慧医疗新阶段
- 广西建成自治区级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
- 埃尔多安:如有必要 土耳其可能会与欧盟分道扬镳
- 外媒:泽连斯基将向美国提交“乌克兰胜利计划”
- 中新健康丨三伏天“冬病夏治”受青睐 传统中医利民便民
- 脱钩给全球经济带来额外负担
- “胖”怎么办?北京疾控提醒:每周减重0.5公斤是理想速度
- 山西晋中市场监管局对氢疗馆“包治百病”骗局立案调查
- 今年前5个月中老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15.1%
- 广州积极探索光污染治理
- 广西工业重镇与业界探讨水生态环境保护“秘笈”
- 确保“一泓清水入黄河” 山西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持续加码
- 露营入秋再升温 短途出游仍受宠
- 不一样的太原:“山河之变”开锦绣
- 热门推荐
-
- 北京京剧院新编历史京剧《嬴驷与商鞅》在京首演
- 国家邮政局:9月中国快递业务量有望再创历史同期新高
- 西江长洲枢纽船闸春运货物通过量同比增63%
-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
- 包鸿勋:传承、搭桥两相宜
- 广东梅大高速路面塌陷事故已致36人死亡
- 国际识局:得州叫板联邦政府致党争升级 移民危机正撕裂美国
- 【中国网评】稳定中美关系,美方须拿出更多诚意
- 孙中山等近代粤籍名人书画珍品集中亮相广州
- 福建漳州:购买绿色建筑标准新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20%,多孩家庭再加5万元
- 为乡村注入活力 90后乡村规划师驻村记
- “妈祖信俗”成功申报“世界非遗”十五周年:积俗千年,闪耀世界
- 广西陆川一中学学生趴桌子午休被收费 当地教育局通报
- 2024年中秋假期长三角铁路发送旅客逾780万人次
- 台风“卡努”将登陆朝鲜半岛南部沿海 “兰恩”强度逐渐加强
- 中华秋沙鸭连续6年飞抵湖北五峰后河保护区越冬
- 欧洲议会选举结束:欧洲人民党党团获胜
- 飞盘热下理性看待争议
- 2022年中国人均快递使用量为78.3件
- 网红“铁头惩恶扬善”遭全网封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