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南京论坛2023举行 专家学者就零碳和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中新网北京11月27日电 (王福慈 张素)“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和零碳目标同时实现的关键环节,国际合作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举。”剑桥大学终身讲席教授、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主任初大平近日表示。
“剑桥南京论坛2023——零碳和可持续发展:科学、政策、实践”日前举行。本次论坛由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共同主办。
从科技创新支撑、政策统筹引领和产业绿色转型等角度出发,多位专家学者就如何实现零碳目标建言献策。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指出,“双碳”时代下,世界经济和产业由对能源的资源依赖型转向对能源的技术依赖型是大势所趋,国际合作必要性更为突出。
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傅伯杰在发表演讲时,对过去40多年间中国生态修复理念发展历程、国家与区域生态保护恢复政策与工程等进行了系统梳理。
“我国生态系统在土壤保持、防风固沙、固碳、水源涵养、洪水调蓄、生物多样性等功能维度实现变迁。”傅伯杰说,着眼于“减排、增汇、保碳、封存”协同并举,以及发展新兴“脱碳、增汇、产业、生态”经济的整体思路,实现碳中和须在“排放端、固碳端、消费端”三端发力。他还建议以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为抓手,扎实推进“双碳”行动。
“全球主要国家‘双碳’战略的经验表明,‘双碳’政策要系统设计、系统推进,同时,要强化技术创新和资金保障。”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碳中和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谭显春说,“随着‘1+N’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的不断落实,中国的‘双碳’工作已经进入实操阶段。”
来自英国的与会代表称,中国是“建设全球绿色未来”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英中两国就气候变化开展行动尤为重要,比如在碳捕捉、碳封存和氢能等方面强化科研合作。会上,来自剑桥大学能源政策研究团队的迈克尔·波利特还在发表演讲时介绍了欧洲碳排放交易体系如何扩展到供暖和交通等领域。
在多位专家学者看来,科技对实现零碳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贯穿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应用示范等过程。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院长肖睿在作报告时,针对当前生物质转化技术相对单一、工艺流程较长、经济性较差等问题,建议“利用生物质特有结构制备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和燃料,实现短流程高值化利用和协同转化提效”。
来自剑桥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技术系的教授阿德里安·费希尔,分享了电化学技术为制造业脱碳带来的机遇。“我们亟须以更去中心化的方式实现生产制造,以更绿色的方式生成电力生产燃料,推进工艺替代。”他说。
会上,还有来自产业界的代表阐述了高耗能、高排放、难脱碳行业里中国企业如何转型。其中,国家能源集团科技与信息化部一级业务总监李全生谈及能源企业低碳发展之道。
他分析说,依托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创新实现节能,是能源绿色发展的优先手段;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是能源安全转型的保障;推进煤炭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是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新路径;大力新型能源、加快能源转型是长期目标;通过终端用能电气化减少化石能源的终端利用排放,是能源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碳汇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是绿色发展的托底手段。
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方面表示,将持续以剑桥南京论坛为载体发起绿色议题,积极链接政府、学术、产业创新要素,提供科研与成果转化协同的全链条对话平台。(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锦州银行上市8年后退市
- 9月份中国制造业PMI重返扩张区间
- 【寻味中华】柳州螺蛳粉:吃否吃否,应是汤鲜笋臭
- 即插即用可定制 多器官芯片演绎人体原理
- 华盛顿举行中国文化节 驻美大使谢锋致辞
- “Z世代”遇见长寿乡:慢生活里寻找“小确幸”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 北京环球度假区换上“龙年新装”焕发“新年味”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伍秀英去世
- 2023北京新年演出季全力以“复”相约剧场度新年
- 俄战略轰炸机巡航波罗的海和里海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福建泰宁:绿水青山育新机
- 热播剧集引发书迷不满 网文影视化改编争议何时休
- 吕克·贝松:我就是在洞窟作画的人
- 广西大学通报“院长信箱对着摄像头”:已进行彻底整改
- 微藻:有望成为医疗领域的“万金油”
- 年内最后一次水星大距本月28日上演
- 韩国大邱一大楼发生火灾 造成20人受伤
- 山东多地推行“落叶缓扫”政策 定格“金色浪漫”
- 上海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116.5万辆 规模位居全球城市第一
- 热门推荐
-
- (财经天下)美联储降息节奏要变?
- 中国文学起源与中华文明基因形成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 全体起立,“老师好!”
- 安徽:“警景联动”护航文旅 让平安底色更明亮
- 探访江西南康电商产业:看“小屏幕”如何撬动“大市场”?
- 农文旅融合迸发更多“金点子”
- 《中国奇谭》连创纪录:由成功提取经验是专业人士的使命
- 2023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近岸海域水质持续改善
- 回到村里当“篾匠” 90后女孩带动村民富起来
- 广东马来西亚探讨跨境电商合作
- 广州税务部门不断优化纳税服务 助力打造一流税收营商环境
- 2023年北京市节能宣传周启动 七大特色活动倡导节能降碳
- (乡村行·看振兴)山东海阳:数字化暖棚让樱桃抢“鲜”上市
- 北京本轮污染过程已结束 空气质量转好
- 如何判断某种水果适不适合老人吃?
- 广西7条河流9个站点超警 继续发布洪水蓝色预警
- 港媒:对美国最迫在眉睫的威胁是美国人而不是中国人
- 泰国女孩眼里的“兰洽会”:传统与时尚的“丝路盛宴”
- 警惕厄尔尼诺事件带来的危害
- 第十届天津市舞蹈艺术节落幕 展现多元艺术融合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