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观察:开放共享、深化合作的盛会
开放共享、深化合作的盛会(进博会观察)
11月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落幕。在6天时间里,这场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全球经贸盛会,集聚了7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国家展,128个国家和地区的3486家企业参加企业展,举办了政策解读、对接签约、投资促进、研究发布、产品展示等各类配套活动122场,按年计意向成交金额784.1亿美元,比上届增长6.7%。进博会硕果累累、越办越好,向世界释放出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各国共享发展机遇的强音。
“这是不可错失的机遇”
生长在贝宁阿拉达高原的甜面包菠萝今年首次亮相进博会。这种贝宁特色水果今年9月正式获得中国检疫准入,在本届进博会上与中国企业签下总计6000万美元的订单。
贝宁参展商贝蒂耶·盖迪贝对记者说:“我早就听说过进博会,很高兴今年作为参展商过来,并与中国企业签下大单。希望更多中国消费者喜欢贝宁的甜面包菠萝。明年进博会,我们要带来更多产品!”
“这是不可错失的机遇!”贝宁经济、财政和合作国务部长瓦达尼表示,进博会是展示非洲产品的绝佳平台,促进了非中经贸合作。“我们希望出口中国的甜面包菠萝每年可达30万吨。”
进博会上,像贝宁甜面包菠萝一样的明星产品还有很多。不少参展商现场发布“全球首发”“亚洲首秀”“中国首展”。
2021年,法国米其林集团曾在第四届进博会上展示了46%可持续材料的轮胎;今年,米其林带来一款63%可持续材料轮胎,是本届进博会的首票进境展品,也是该款轮胎在亚洲的首次亮相。米其林集团首席执行官孟立国表示,进博会是全方位加强与中国伙伴合作的纽带。截至11月10日,米其林已与6家合作伙伴签订了战略合作或采购意向协议。
优衣库今年带来了纳米级纤维技术云感羽绒、大身100%再生面料摇粒绒等秋冬新品。通过进博会平台,优衣库累计发布超过10款首发首展产品。“在现场,我们与消费者直接交流,获得了很多反馈,有助于推动产品的创新研发。”迅销集团全球执行董事、优衣库相关负责人吴品慧表示,“进博会助力我们与合作伙伴建立深厚联系和信任,激励我们继续深耕中国市场。”
“迈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以进博会为依托,参展企业将自身发展与中国市场需求更好对接,书写着越来越多合作共赢的故事。
今年进博会,德国材料制造商科思创集团与近20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聚焦可持续材料解决方案的应用。科思创集团首席执行官施乐文表示,为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中国制定了宏伟的减排目标,在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发展居于领先地位。“我们正在推动可持续未来战略,与中国提出的‘双碳’目标相契合。我们愿与中国伙伴共同朝着更加绿色、更可持续的方向努力。”
施耐德电气在本届进博会上与30多家企业签约,签约企业数量同比增长24%。“进博会是共谋发展、共享机遇的重要平台。”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尹正表示,施耐德电气年年带着创新技术参展,在这里了解产业变化,“朋友圈”不断扩大。“不少企业连年与我们续约,展开更加多元深入的合作。我们将大力强化创新与生态合作,携手各界伙伴加速迈向数字化与绿色低碳的‘双转型’。”
戴尔科技集团全球副总裁吴冬梅表示,进博会是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和推进高水平开放的平台。“我们总能在进博会发现新商机。本届进博会,我们与中国电信达成采购合作意向并签订合作协议,还与其他行业的龙头企业达成或签订了一系列合作意向和协议。我们将充分发挥自身专长,携手更多伙伴迈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创造更多互利共赢的机会”
进博会见证了中国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叙利亚种植橄榄历史悠久,橄榄油是当地的特色产品。在叙利亚橄榄油私营股份公司展台,有来自不同产区的橄榄油品类。该公司总经理伊亚德·贝坦贾纳表示,中国橄榄油市场正在快速增长,开发潜力巨大,“我们也希望参与进来,共享中国的大市场机遇”。他向本报记者介绍,叙利亚橄榄油在进博会上收获很多关注,公司也接洽了很多中国合作伙伴,加深了对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了解。
“作为扩大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国际交流多元化、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平台,进博会有力促进国际贸易往来与交流合作。”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肖松说,西门子参加了6届进博会,借助这一平台,西门子与更多中国企业在开放中共享机遇、在合作中破解难题。
“持续扩大的进博会效应为全球企业创造更多互利共赢的机会,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受到中国推进高水平开放的决心。”新加坡企业傲胜集团北亚区品牌管理营销副总经理林晓慧表示,进博会帮助参展企业加快发展,已成为跨国企业加速创新成果引入和落地的驱动器。“借助进博会,我们可以为消费者带来更加完善、更高价值的体验,助力行业蓬勃发展。”
“进博会越办越好,彰显中国支持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决心,有利于加强各国经贸交流合作,促进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增长,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总部位于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集团首席商务官潘文怡表示,必和必拓高度重视中国市场,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作为连续6届参加进博会的老朋友,我们将继续与中国合作伙伴携手共进,助力供应链韧性建设和创新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开放创造机遇,合作共赢未来。中国将始终是世界发展的重要机遇,将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持续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本报记者 王 远 杨 迅 王海林 俞懿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湖南郴州“四库全书”《郴州通典》发行
-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基层应急消防站念好“三字经” 全力筑牢防汛一线堡垒
- 《万里海丝路 千年刺桐情》情景音画推介在泉州演出
- (人权行动看中国)新疆社区推行家庭医生 打通基层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
- 中国多地进入伏季休渔期 本土养殖“代餐”填补民众餐桌
- 人民网发布《智能互联网发展报告》
- 第三届乡村产业、文化振兴展在厦门举办 多方携手绘就乡村新图景
-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境内上市公司整体经营业绩持续恢复向好
- 14个项目签约落地广州白云 “云城十条”助力总部经济发展
- 海南省气象台发布海上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 11月中国制造业PMI升至50.3% 扩张步伐加快
- 聂震宁长篇小说《书生行》 “写给老师的赞美诗”
- 专家:乙肝的防控关键在于主动筛查
- 70年,让阅读有爱无“碍”
- 重庆-科伦坡-马累往返国际航线开通
- 家用电器“越智能越不会用”让银发族心急
- 中新健康丨三部门印发国家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办法
- 深圳文博会:台湾参展商搭棚“办桌” 热销文创产品
- “寻喵启事”艺术展在四川博物院开展 带观众体验“喵趣”
- 上海诸多创新保持艾滋病低流行水平
- 热门推荐
-
- 黑龙江省春耕生产已播种22139.2万亩 进度比去年同期快
- 收藏家张宗宪捐赠掐丝珐琅器 入藏上海博物馆
- 普惠金融十年,国寿寿险积极助力宁波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 北京东城打造“文化金三角” 隆福寺二期年底整体亮相
- 哈萨克斯坦学者:中国是哈经济多元化发展主要合作伙伴
- 重庆累计减免环境保护税超12亿元 助力建设“无废城市”
- 第三届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开幕
- 《749局》《志愿军:存亡之战》领跑 国庆档10部新片高燃来袭
- “户外热”持续扩容,户外经济势头强劲
- 宁夏银川一施工工地吊车吊臂倾倒 受伤人员已被送往医院
- 第十六届福建省戏剧水仙花奖揭晓 花开新时代群芳竞风流
- 梅兰芳戏曲表演手势展亮相恭王府博物馆 彰显京剧神韵与中国气派
- 安徽紧急转移30036人 5条河流超警戒水位
-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车辆遭以军袭击 暂停在加沙行动
- 上门才涨价、乱收费……空调清洗行业“猫腻”多
- 转基因玉米争端 美墨互不相让
- 第二十二届徐霞客开游节在浙江宁海开幕
- 北京亦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领跑内地国家级经开区
- A股房地产板块周五表现亮眼
- 高通全球高级副总裁钱堃:以5G+AI技术赋能移动生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