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或将于2050年退场 之后人类如何通信交流?
报道称智能手机或将于2050年退场
智能手机消失之后,人类如何通信交流
◎左鹏飞 陈 静
近日,《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日本瑞穗银行发布的报告预测,智能手机将在2050年消失。根据该报告,智能手机如今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率是65%,而这个数字2030年将下降至60%,2050年则将降至0%。那么,智能手机未来可能消失吗?如果消失,又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新通信工具?
智能手机进入“三期”叠加阶段
自全球首部手机诞生至今已有半个世纪。这半个世纪里,伴随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日益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也应看到,手机更新迭代的速度惊人。大哥大、传呼机、小灵通、功能机等20世纪末、21世纪初风靡一时的通信工具如今都成了“老物件”,被人们束之高阁。智能手机是否也将步其后尘?
从演进历程来看,智能手机发展已经进入传统技术瓶颈期、新兴技术成长期和潜在用户培养期的“三期”叠加阶段,未来或将加速退出历史舞台。
自2007年苹果公司发布第一代iPhone以来,智能手机发展就步入了“高速路”,无论是处理器、内存、摄像头、屏幕、电池等硬件方面,还是操作系统、核心算法、应用开发等软件方面,都实现了性能的巨大飞跃。然而,随着技术向纵深发展,手机的硬件改进和软件升级都逐渐进入了瓶颈期,在传统赛道上愈发难以取得革命性创新,传统技术进入发展瓶颈期。
从技术上看,智能手机是通信、网络、语音、图像等一系列技术的系统集成。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已经进入成长期,它们对智能手机的影响日益加深,不断促进用户界面向智能化、沉浸化、立体化方向发展,并持续通过多技术路径探索来验证未来应用场景。可以预见,在技术与场景的双轮驱动下,智能手机被更高维度的产品替代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此外,近年来,全球消费者换机周期普遍拉长,这一方面是因为智能手机使用寿命的提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用户对于产品创新的预期也在提高。围绕新的市场预期,越来越多的数字科技企业开始布局新赛道,通过加强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完善业务模式和内容生态、重塑消费理念和消费场景等方式,积极培养未来的潜在用户。
立体化场景化成未来发展趋势
虽然理想的下一代通信工具尚未露出真容,但随着可穿戴智能设备、元宇宙等相关技术的飞快发展,人类下一代通信方式已经现出雏形。
首先,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文字、图片、视频等二维信息展现形式,开始追求更具可视性的信息呈现方式。在技术与需求的双重升级下,信息展现形式正在加速从二维平面转向三维空间。我们预计,下一代通信工具将呈现立体化用户界面,增强人们沟通交流、参与会议、开展研讨等线上活动的临场感。
同时,在内置传感器等设备的加持下,身体状态与行为活动数据化日益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很多人的睡眠信息、行程轨迹等都以数据的形式存储在智能手机中,智能手机愈发成为存储和分析这些数据的重要工具。下一代通信工具将延续和升级这一重要功能,更加融入人们工作生活场景,并为个体提供更深入、更全面、更智能的计量服务。
此外,交互性是衡量终端设备易用程度的关键指标。从智能手机发展历史来看,触摸屏、手势控制、语音操作、面部识别等交互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手机向着智能、高效、便捷的方向快速发展。下一代通信工具将继续保持这种趋势,同时推动人类心理、习惯、行为等因素与差异化场景因素充分结合,实现更加人性化的操作交互。
最后,智能手机上有大量的第三方应用程序(App),它们在满足人们社交、网购、出行、娱乐等各种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更新频繁、内存难清、管理复杂等一系列问题。下一代通信工具或将有效解决这一难题,通过将App高度集成并深度嵌入系统,由数字人或者虚拟偶像作为程序的统一入口,用户可根据不同场景需要开启相关程序。
新一代通信设备发展的主旋律是智能化。伴随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AI)与通信技术的联系日趋紧密。展望未来,AI与通信技术的深度融合将给通信领域带来一系列深刻变革,并可能重塑人类的通信方式。
从通信网络来看,基于AI的自智网络可能成为未来通信网络发展的重要方向。自智网络具有较高的智能化水平,能够实现网络的自感知、自决策、自执行,为用户提供高度个性化、高度精准性、高度安全性的网络服务。
从终端设备来看,个人智能助手拥有巨大的应用潜能。当前,个人智能助手已经成为全球手机巨头争相布局的重要新赛道。未来,个人智能助手将有效帮助用户制订计划、管理生活和处理工作,并可能成为用户与外界沟通和连接的主要渠道。
(作者左鹏飞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陈静系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湖南零陵打造“草圣故里”品牌 再现“一代草圣”怀素传奇人生
- 双汇“香肠乐队”亮相成都音乐节 携手抖音开启夏日狂欢
- 美官员:乌军使用美秘密提供的远程导弹袭击俄军目标
- 巴以冲突已致近4000人遇难 拜登与双方领导人通话
- “零首付”购房得不偿失
- 一个印尼女孩的十年:从留学生到“中国媳妇”
- 瑞士社会学家:中国发展给欧洲带来的是机遇而非威胁
- 江西南昌积极破解融资难题 护航中小企业稳步发展
- 2024年清明节假期 28.2万人次经上海口岸出入境
- “挖呀挖”爆火,要挖出哪些法律问题?
- 广西升级发布洪水黄色预警
- 广东九江大桥防撞墩受船舶擦碰 4人失联正在搜救
- 河北省钒钛行业协会成立 钒钛产业进入“组团发展”阶段
- 抓住关键释放数字产业活力
- 别把演唱会做成“文化奢侈品”
- 8月20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325元 上调90个基点
- 活力西藏|雪域高原的花间精灵
- “不予安排住宿”,合理吗?
- 湖北交通受阻情况逐步缓解 正恢复运行
- 全国首批新获准入西班牙柿子在沪顺利通关
- 热门推荐
-
- 《我们的歌》B组盲选开启,不同时代音乐人讲述光阴故事
- 徒增全球风险!欧媒:制裁已成为美国的“万能工具”
- 千余家企业齐聚“中国防腐蚀之都” 共推行业向“新”发展
- 突发!汤加总理辞职
- 新疆霍尔果斯口岸:今年通行中欧(中亚)班列超6000列
- 中柬合拍纪录片《睦邻·柬埔寨》发布仪式在金边举行
- 第六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启动
- “中元节”为什么不仅是“鬼节”?
- 简案快办 轻微不罚——浙江平湖公安守护民生有速度更有温度
- 专家料港股将从“快涨”转向“慢牛”行情
- 春日文旅生机勃勃
- (八闽千姿)一出木偶戏 再续中法缘
- “日行一善粥屋”温暖冬日里的西安
- 第五届中国质量大会将举行 将发布《成都质量倡议》
- 四大因素导致颈椎病高发 试试温柔手法治疗
- 阿根廷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200千米
- 武汉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以科技创新促产业创新
- 未成年人遭性侵维权难,如何解决?
- 山西省消协发布电动车停放充电消费警示
- 暑期人员流动增加客运量增长近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