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大咖齐聚成都为“双碳”目标献计献策
中新网成都12月1日电 (记者 刘忠俊)12月1日,以“创新驱动低碳转型发展绿色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2024天府碳中和论坛在四川成都举行,论坛吸引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等20名院士,以及行业领袖、企业代表,聚焦双碳领域热点话题,为“双碳”目标献计献策,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本次论坛由天府永兴实验室主办,采用报告会与研讨会相结合形式进行,设1个主论坛和7场平行分论坛,共议碳中和实现路径,共享科技发展成果,共绘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蓝图。
论坛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天府永兴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于贵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刘中民,东方电气集团副总经理王军发表了主旨报告。于贵瑞院士以《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及碳汇功能时空格局》为题进行了分享。
“从发展趋势看,化石能源肯定要少用,新能源一定要增加。”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中民重点关注了在“‘双碳’目标下科技发展路径与产业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他指出,碳达峰、碳中和就是一个平衡关系,但要防止不要被人误导做绝对的零排放,因为有排放有吸收才是中和。既然要减排,要弄清楚谁排了,主要的矛盾和问题在哪里。火电大致排了49%,接近一半,主要的基础工业都是重工业,差不多排了40%,建筑交通加起来排了10%,这构成了最主要的排放源。“不能把排碳归结于发电行业,因为电是支撑各行各业的基础,各行业都在用。”刘中民称,能源革命、工业革命、科技革命、人工智能互相叠加,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大机遇,事很难,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天府永兴实验室高分子材料绿色低碳加工与资源化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加拿大皇家科学院、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祝京旭,西安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马军,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张晓宇以及中国民用航空航油航化适航审定中心主任夏祖西围绕“碳排放双控与绿色低碳转型”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除了主论坛外,7场平行分论坛也精彩纷呈。分论坛涵盖能源低碳转型、资源循环利用、碳汇与地质固碳、减污降碳、绿色交通等多个领域,各界专家为绿色低碳转型贡献智慧良策。论坛期间还进行了多项路演活动,为前沿低碳新科技提供展示的舞台。
在开幕式上,天府永兴实验室还发布了2024天府碳中和技术创新十大典型案例,举行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等。(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上协和上交所开展“并购重组央企行”调研走访活动
- 稻香世界绽风姿 湖南洪江市打造“一粒种子改变世界”文旅品牌
- 中法四校成立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
- SAP:用科技创新推动企业高质量运营
- 职业农民职称评定是一个新的开始
- 中美中学生共度端午节:这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 首套房利率调整“管热也管冷”
- 【中国网评】中美合作助力破解全球气候治理困局
- 中方在联大呼吁国际社会推动在加沙立即停火
- 加拿大证实从印度撤离40余名外交官
- 共享“一带一路”发展新机遇论坛在广州举办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公益广告《中华一家人》:称谓中的亲情与家国情怀
- 日本御岳火山喷发 大型火山石飞落
- 累计投入300亿 “不造车”的华为意欲何为
- 楼市调控优化频频,如何满足“新期待”?
- 患者挂不到的专家号,为何“陪诊师”加300元就能挂到?
- 外国“高考”不简单!这国考试堪称“世界最难”
- “何以中国·向海泉州”网络主题活动举办,带你回顾精彩瞬间
- 突破10万亿元,创新高!心无旁骛做实业 民营企业进出口成绩亮眼
- 青海制定若干措施助积石山地震灾区零就业家庭
- 热门推荐
-
- 中秋佳节临近,月饼忙外销 广式点心也抢“鲜”出海
- 南海热带低压生成 湛江启动海上防抗热带气旋Ⅳ级应急响应
- 提高补贴标准 山西进一步做好汽车以旧换新工作
- 单口相声讲历史文物,天津姑娘如何实现“快乐科普”?
- 加拿大渥太华:世界最长户外天然冰道创史上最短开放季
- 河南漯河发现战国至东汉古墓葬群 出土战国青铜剑依然锋利
- 今年首批黑颈鹤飞抵隆宝滩国际重要湿地
- “中华水塔”青海:省管河湖编修“一河(湖)一策”实施方案
- 湖南永兴:“四张清单”解“急难愁盼”办民生实事
- 国际劳工组织:人工智能或将增加就业机会
- 业界热议清洁能源发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
- 四川广安:“同城融圈”持续推进跨省域深度融合发展
- 西门子在华首个人工智能共创实验室于苏州启用
- 俄乌冲突一周年 未来局势走向何方
- 国考报名“冷热不均” 冷门职位能不能降门槛
- 国际人物:与“美国首位女总统”失之交臂,哈里斯承认败选
- 警惕,这些广告虚假违法
- 陕甘(陕甘宁)片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会议在宁夏固原市召开
- 原创民族歌剧《侨批》中国侨乡万里行巡演登陆鹭岛
- 陕西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信号 将迎大范围雨雪降温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