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进博会)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中国市场大有可为
中新社上海11月5日电 题: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中国市场大有可为
作者 王潇婧
“中国市场大有可为。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学习政策、了解市场、服务客户。”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公司核心业务契合中国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公司长期看好中国“双碳”目标推动相关行业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当天,作为连续6年参会的“全勤生”,余锋感慨道,从首届进博会50多平方米的展台,到如今500平方米的展台,进博会不但让霍尼韦尔的展品在中国市场落地,也让霍尼韦尔实现展品转化为商品、展商变身为投资商的“华丽转身”。
“进博会是与中国各地政府洽谈、合作、签约的重要平台。历届进博会给我们带来了较大的合作舞台,今年我们要把这些年通过进博会平台取得的业务成果进行集中展示,并与地方政府联动,发布面向未来的新产品、新技术。”余锋介绍。
在本届进博会上,霍尼韦尔以“引领数智低碳未来”为主题,集中展示其在航空、智慧建筑、智能工厂、医疗健康、储能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一系列可持续与数字化创新技术与产品。作为今年展出的亮点之一,霍尼韦尔还与湖北省联动,发布三款新品。
第二届进博会上,霍尼韦尔开始探索与湖北武汉合作,并最终将公司新兴市场中国总部和创新中心落子武汉。2020年初,又注册成立独立法人霍盛工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余锋说,本次进博会上,霍盛与各地政府、企业现场签约,加强本地产品研发、工程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服务,这非常有意义。
霍尼韦尔全球首发的新品“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统(BeMS)”,也在本届进博会上“惊艳亮相”。余锋告诉记者,这是中国团队凭借全球智慧,完全针对中国建筑市场能源管理需求研发的一款建筑能源管理平台管理系统。
谈及在中国的发展,余锋表示,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强在业务布局,如今在湖北武汉、陕西西咸、上海、天津都有霍尼韦尔的身影。
“今年恰逢霍尼韦尔亚太总部落户上海20周年,我们一直致力于通过不断创新满足中国市场需求,而进博会的举办再一次为我们提供了集中展示技术与解决方案、扩大中国投资、拓展合作关系的机会。”在余锋看来,中国拥有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完备的工业体系、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这对外资具有强大吸引力。
“中国的市场在不断调整,中国的行业也在不断调整,发展动能持续增加,这为包括霍尼韦尔在内的外资企业提振了信心。”余锋表示,霍尼韦尔长期看好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未来将持续发挥技术专长,携手共同推动数智低碳转型升级,与中国伙伴一同实现高效、安全、健康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AR眼镜可“同声传译” 人工智能现在能有多“聪明”?
- 湖北丹江口: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送
- 中华医药樟树行:探访樟帮中医药一条街 感受便民中医诊疗服务
- 菲律宾多方人士反对日本强推核污染水排海:不要污染我们的海洋
- 宁夏固原市发布四项预警防范强降水致灾风险
- 医药反腐又打落多人!他曾大谈“廉洁自律”
- 广东森林覆盖率53.03% 成最“绿”省份之一
- 北京电影学院石炭井影视创作实践基地正式揭牌
- 兜牢就业底线 加大创业扶持力度
- 加拿大亚裔传统月 “吃苦”巡展多伦多揭幕
- 看沉浸式演出 享受动感音乐 年轻人热衷线下新玩法
- 学术论文不是随意挂名的“唐僧肉”
- 外宾参访湖北襄阳:体验无轨列车 感受美丽乡村
- 安徽滁州:推便民“五心服务”窗口 办民生大事
- 中国铁路暑期运输启动 预计发送旅客8.6亿人次
- 磨憨咖啡共享汇中老边境启幕 两国民众共享多元“咖味”
- 广东台山火龙果喜迎丰收 游客实现“摘果自由”
- 中国大使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作共同发言 反对将人权问题政治化
- 马来西亚青少年西安观书法:感受汉字之美
- 头晕恶心,天旋地转……男子被诊断为“耳石症”专家:这些症状要警惕
- 热门推荐
-
- 浙江杭州以 “游园集市+互动科普”再启 “书香换花香”
- 刘江红:让城市潮起来、酷起来 吸引年轻人“流量”变“留量”
- 浙江上线“知产检察e站” 全流程闭环保护知识产权
- 朝鲜外务省发表声明:将继续加强遏制敌对势力军事威胁
- 汉字碑刻·现代刻字艺术展开幕
- 湖北潜江虾稻产业综合年产值超750亿元 小龙虾“长出”一条全产业链
- 成为健身房“微股东” 是投资还是消费
- “乡村振兴齐鲁论坛2024”在临沂启幕 多方献策助力农村发展
- 中国出口每4辆汽车中有1辆“安徽造”
- 第四届全国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杨凌举办
- 乌总统办公室否认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遭解职
- 印巴再次交火!印度:一名印军士兵死亡,已向巴方交涉
- 海南省成功在港发行5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
- “福马同城通”卡开放线上申领
- 春龙节山西太原办社火表演传承千秋礼仪
- 今日秋分 | 秋分日 丰收节 正是一年最美时
- 代表委员支招上海入境游“流量”变“留量”
- 广西老农半世纪专研杂交水稻 为后代培育更好的品种
- 美知名学者:安理会对“北溪”管道事件进行调查是“全球优先事项”
- 外企在中国|“全球首发在中国” 百年美企在华建成“全球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