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 推动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
六月的宜宾,三江奔腾,处处生机勃勃。
从四川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四川时代”)零碳工厂到宜宾凯翼汽车智慧工厂,从宜宾动力电池特色小镇建设现场到科创中心实验室,从四川省首个省级新区——三江新区到宜宾市各县(区),戎州大地涌动着强劲动力。
6月8日,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省宜宾市开幕,这是宜宾第二次承办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两次大会均在宜宾举办,这基于宜宾动力电池产业良好的基础和高质量发展态势。
目前,宜宾累计建成动力电池产能150GWh,占全省建成产能的80.6%,位居全国前列。宜宾动力电池产业聚焦五大服务体系、十大应用场景、百个产业链项目、千亿产业规模,正全力打造全球一流动力电池产业集群。
瞄准新赛道 推进动力电池产业创新发展
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有效搭建起集行业交流、成果展示、产业合作于一体的国际性平台,为全球、全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贡献积极力量。大会共签约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配套项目48个,总投资962亿元。截至2023年5月底,已投产项目16个,其余项目正加快建设。
作为四川万亿级动力电池产业集群核心区,以及四川省委、省政府明确定位的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一年来,宜宾瞄准以数字经济新蓝海、绿色新能源产业等为代表的“一蓝一绿”新赛道,锚定“全力打造全球一流动力电池产业集群”目标,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产业质效进一步提升,取得“五、十、百、千”新成效。
“五”,即五大服务体系赋能产业发展。宜宾建立了基金群服务体系、产融服务体系、供应链服务体系、公共研发服务体系和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为主要内容的五大服务体系,赋能产业发展。
“十”,即十大应用场景推动示范引领。抢抓全国首批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重卡特色类)应用试点城市、全国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以及举办世界动力电池大会的机遇,全面实施“电动宜宾”工程,着力打造换电重卡、储能应用、公共交通、绿色货运、电动船舶、通用航空、智能轨道、车路协同、光储电站、微电网系统十大应用场景。
“百”,即超百个产业链项目构建产业生态圈。宜宾已集聚电芯、正负极材料、结构件、铜(铝)箔、隔膜、电解液6大电池组件,以及导电浆料、生产装备等多领域产业链项目超100个,总投资超2100亿元,初步构建起从原材料、组件到整车,再到电池回收的“1+N”动力电池绿色闭环全产业链生态圈,有力促进资源高效率利用、产业高质量协同、环境高水平保护。
“千”,即千亿产值规模助力打造全球一流的动力电池产业集群。2022年,宜宾产销动力电池72GWh、占全省80%以上、占全国15.5%,实现产值889亿元,预计今年全产业链产值将突破1200亿元,为宜宾新增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也为四川省打造万亿级动力电池产业集群提供重要支撑。
下一步,宜宾市将抢抓承办世界动力电池大会的机遇,突出龙头引领、科技赋能、低碳导向,推动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加快建设中国动力电池之都。
发挥龙头作用 推动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发展
近年来,宜宾因时而动、顺势而为,积极探寻产业转型发展之路,动力电池等绿色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
从发展规模来看,过去几年,宜宾动力电池产业整体规模迅速壮大,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2020年的不足20亿元,迅速发展到2021年的160亿元、2022年的近900亿元,预计2023年将实现1200亿元。
从签约情况来看,全市已签约引进各类企业70余家,产业项目超100个,动力电池产业协议总投资超2100亿元,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超5000亿元。目前,宜宾已培育四川时代、天宜锂业两家产值过百亿元的电池企业。
数据背后,是宜宾对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决心,继而深耕的成果,而对于眼下与未来,宜宾市结合自身实际,勾勒出动力电池产业在宜宾发展的鲜明前景——
宜宾将坚持把企业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持续强化与宁德时代的深度合作,加快推动四川时代和时代吉利等投产项目满产运行、在建项目加快进度,确保今年实现产量110GWh;大力支持产业链配套企业深耕宜宾、做大规模,力争到2025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000亿元,培育形成千亿元级企业1户、百亿元级企业10户以上、十亿元级企业20户以上的全球一流动力电池产业集群。
同时,积极发挥龙头企业“链主”引领作用,促进四川时代和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合作,加快新能源汽车及其配套产业的培育和招引,切实巩固和优化产业生态。
应用示范 赋能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四川时代在宜宾规划项目共10期,截至今年5月,已建成投产5期项目,其他各期项目均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2022年3月,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为四川时代颁发PAS2060碳中和认证证书,成为全球首家电池零碳工厂。同年10月11日,四川时代工厂入选全球灯塔工厂,为全球锂电池制造工厂提供工业4.0参考经验。
四川时代从筹备阶段就开始规划零碳工厂路径,通过在能源利用、交通和物流、生产制造等环节不断改造和创新,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用更少的原材料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
在宜宾动力电池产业“建圈强链”的进程中,宜宾锂宝、宜宾中车也先后成为零碳工厂。
在距离四川时代一期项目不到2公里的三江新区东部产业园能源港,很多新能源重卡在这里进行快速换电。作为集光伏发电、储能应用、充换电、低碳交通换乘于一体的花园式能源港,这里已经成为宜宾“绿色低碳”地标之一。
而能源港也是宜宾作为国家首批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重卡特色类)应用试点城市以及持续推进“电动宜宾”工程的具体实践。
到2025年,宜宾力争实现全市公交、环卫、出租等领域车辆电动化率90%以上,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30%;累计推广电动重卡达到3000辆,建设重卡换电站60座,构建完善的充换电服务网络体系。
未来,宜宾将继续突出低碳导向,一方面,持续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做大做强动力电池产业,推动动力电池产业绿色发展,助力四川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将动力电池与光伏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大力发展光伏、储能等新能源产业,积极开展分布式光储一体化示范和“零碳园区”建设,倾力打造全方位的新能源绿色低碳示范城市。
数据来源:中共宜宾市委宣传部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外滩大会发布银行理财六大趋势: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50万亿
- 浙江美丽河湖带动民生 金华上游源水带活“下游”发展
- 声动中国丨你到家的日子,就是过年!
- 宣布败选!苏纳克祝贺工党获得议会下院选举胜利
- 数字化时代,我们该用什么方式去教育孩子?
- “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启动 “惠”等9个汉字候选
- “特惠快车”接单不接客 乘客3次被迫取消订单
- 链博会“链接”全球,助供应链变“共赢”链
- 超250万人参加国考,年轻人考公看重什么?
- 算力规模全国占比超1/3,京津冀夯实数字治理底座
- 上半年中国新增个体工商户逾一千万户
- 福建三明优化“河长制” 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
- 集美学校创办110周年 “嘉庚精神”永绵延
- 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开行“满月” 累计发送旅客约11万人次
- 2023年实施汽车召回672.8万辆
- 南宁职业技术大学揭牌 面向东盟开放办学
- 盐城东台条子泥湿地:数百万只候鸟迁徙途中的“加油站”
- 青海省首次连续11年未发生人间鼠疫疫情
- 逛博物馆去户外 吉林省迎来春游新热潮
- 广西3家助残就业企业亮相中国—东盟博览会
- 热门推荐
-
- 羽绒服与短袖同框 全国乱穿衣预警地图告诉你如何应对精分天气
- 角逐白玉兰,张颂文有多大赢面?
- “共建‘一带一路’有效促进全球发展”
- 电子烟有何危害?国际最新研究发现会影响小鼠正常心脏功能
- 山西太原财政出资给个体工商户“上保险” 预计实施3年
- 陕西石峁遗址核心区域发现最高等级墓地 实证石峁已进入早期国家形态
- 山东政企向“绿”发力 多举措实现节能降碳
- 广州近三百岁白云夏茅香芒开摘 吸引民众打卡围观
- 福建口岸68条边检快捷通道将全部恢复启用
- 2025年春运期间天津全市客运量预计将达1914.57万人次
- “首届中医药英文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平台”上海启动 助力中医药国际化传播
-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烟台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签署框架合作协议
- 中使馆:提醒在阿根廷中国公民加强安全防范
- “85后”非遗传承人复兴辽瓷技艺 获海外华媒“点赞”
- “国家大剧院艺术通识课”丛书《画布上的声音》推出
- 青海玛沁:水源涵养修复实现“增绿”与“增收”双赢
- 广西梧州岭南美食节举行 民众尽享舌尖盛宴
- 河北崇礼后冬奥首个完整雪季接待游客逾440万人次
- 男子将尚未熄灭的烟头掉落引发森林火灾 贵阳息烽警方通报
- 自己的钱凭啥不能提现?平台各种限制条件根本无法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