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中有一批“只为喜欢而消费”
本报记者 简工博
“今天拒绝消费:一杯奶茶、一顿外卖、一件某品牌裙子。”晚上9点,29岁的教育工作者杨晴在笔记本上记录了“今日省钱成就”,“把每一次起心动念但又没有太大必要的消费项目记录下来,督促自己省钱存钱。”
杨晴不是年轻人中的个例。在豆瓣上,“不要买”小组吸引了逾36万年轻人聚集,讨论如何更理性消费;“双十一”前,B站和抖音等平台许多博主争相推出“拔草”视频;“存了3万以后感觉自己变抠门了”一度登上小红书的热门话题榜。
年轻人不爱买买买了?一些年轻人表示,面对无处不在的消费诱惑,希望通过理性消费杜绝浪费,并获得心理上的平静。
“忍住”成新潮流
杨晴是豆瓣“不买组”成员之一。这个名为“不要买|消费主义逆行者”的小组,如今已有近36.6万成员,小组介绍里表示“不盲目跟风,不被消费主义裹挟”。有人写了自己设计的“消费12问”,每次花钱之前先做一遍问卷,能回答超过8问再消费;有人则介绍自己身处消费意愿强烈的社交环境时,如何既坚定又不失风度抵御消费诱惑的实用技巧,比如“同事凑单买下午茶,就说自己控糖不喝任何饮料”。小组还举行“物尽其用成果汇报大会”并进行评奖,汇集网友为节约物资而进行的各种手工改造,比如有人自己画设计图,用纸箱子改造出一个宠物狗屋。
以“不买”为目标的小组在豆瓣还有不少。拥有超5000人的“不买年”小组,设有“不买月尝试”“不买年打卡”等栏目,鼓励成员尝试减少额外消费;而拥有8000多人的“刚刚我忍住没买XXX”小组,成员们日常记录当天“忍住没买”的东西,发帖中奶茶、零食、外卖、包等各类消费品和服务都有。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视频平台上,随着“双十一”到来,与各类“种草”“安利”视频同步,“拔草”“踩雷”“智商税”成为今年不少博主的视频素材。在抖音上,11月1日一条“临近‘双十一’,希望大家能避开这些智商税的产品”的6分钟视频,剪辑了儿童商品、补水产品、小家电等多类产品视频,已被转发超9.8万次。还有人在短视频中化身“守钱侠”,分析“双十一”促销中的各种套路,收获超8万点赞。
为“内心清静”
“不买组”的介绍中,分析了如今从直播带货到网红分享等无处不在的消费需求背后,是“通过煽动起焦虑情绪,让每个人因为焦虑,不断去购买,以满足自己的伪需求”。
“过去消费是为了减缓焦虑,如今不消费也是为了减缓焦虑。”市民陈女士在一家外企工作,每天通勤要经过南京西路的大商场,精致体面的套装和名牌手袋几乎是所有同事的标配,“前几年刚入职的新人也会把名牌包作为目标。”这样的消费在当时的她看来,除了是精致生活的体现,还具有相当的社交价值,“一直有各种说法来合理化这种消费,比如着装对工作业务有帮助。”
但让她烦恼的是,当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时,自己会不自觉地被裹挟。上个月她想购入某品牌的包,周围人劝她“黑色更百搭”“麂皮不保值”。纠结一个月,她干脆不买了:“量入而出,不为周围环境消费,只为自己喜欢而消费。”
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的乔亦常常会被“种草”网红和销售们“蛊惑”:一件自己喜欢的商品一旦被说“产量有限”“即将停产”,她就一次购入三四件。而一些商品打上“限量”噱头后,千元价格能炒到上万。“前一段时间迷恋购买各种香薰蜡烛和香水,现在家里堆满这些重复购买的东西,味道都快散了。”
但“踩雷”多次之后,乔亦对着一堆积灰的消费品感到“没什么非买不可的”。“减少消费内心反而清静。就算真的停产,未来还有更新更好的产品,慌什么呢?”她一度把“拒绝跟风”四个字做成了手机屏保。
提升消费品质和精准度
杨晴是在结婚装修房子时改变消费习惯的。当时看了大量博主推荐、公号干货和直播后,她感觉“脑子被塞满了”:垃圾粉碎机、全屋净水、厨房中岛……很多所谓的“需求”其实是被创造出来的。数次与家人、设计师争辩之后,杨晴放弃了大多数商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不要忘了我们生活在上海,这本身就是一大资源。”在喜欢各类文化创意展览的乔亦眼中,上海为她提供了足够多的文化享受。“比起逛街,丰富的展览、演出活动更精彩。不如把零零碎碎的消费攒下来,提升消费品质。”对此宋涛也有感触,“黄浦江边都能骑车、跑步,上海最好的风景都是免费的。”
婚后杨晴和丈夫自己做饭,才发现维持生活品质未必需要更高的消费。“以前点外卖希望干净健康一点,都选品牌饭店,一个人一顿近百元也很‘正常’。”如今夫妻自己做饭,会在超商选购品质好的原材料,“开销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而陈女士对自己的更衣间进行了精简,最近三个月只添置了一件新衣,虽然价格不菲,但“材料和剪裁很好,摒除了流行元素,能穿很多年”。
不过,迷上烹饪的杨晴发现,新的消费“大坑”又出现在面前,功能分类细致的烹饪工具、提升质感的新厨具等同样琳琅满目。如今在她眼中,保持理性、精准消费,是一项“长期自我修行”。(解放日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蒙最大陆路口岸城市:蒙古国客商夏日业务忙
- 央广财评|三季度“成绩单”彰显中国经济稳中向好
- 天漏了!这个6月南方下了多少雨 大数据告诉你暴雨是否越来越多了
- “没有谈判余地” 美国两党争斗加剧债务上限困局
- 巴西学者:绿色“一带一路”是互惠合作,与西方倡议截然不同
- 好的构思像一粒种子 《雨燕飞越中轴线》读者分享活动举行
- 广西力邀外商和投促机构携手拓市场
- 武汉天河机场单日航班量客流量创纪录
- 西藏拉孜县吉荣村藏鸡养殖合作社农牧民股东分红15.77万元
- 4条高铁线票价调整 依据和考量是什么?官方回应
- 第33届电视剧“飞天奖”入围名单公布 现实题材作品受关注
- 新疆尉犁:160万亩罗布麻迎盛花期 沙漠边缘现“粉色花海”
- “中国诗歌的文化特质与社会参与”诗歌论坛在京举行
- 中国印发方案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打好“组合拳”,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向好
- 年交易量超1万亿笔,“非银支付”越来越好用了
- 水分、养分利用互补策略助兰科植物花维持寿命
- 浙江县域观察:诸暨以“智能视觉”勇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
- 你会为了省中介费自主买卖房屋吗?
- 中国籍演员王星已从泰国平安归来 暂未公开露面
- 热门推荐
-
- 内蒙古中秋、国庆假期接待游客超2306万人次
- (第七届进博会)全球行业“大咖”:新能源汽车发展需国际合作
- “二折就是赔钱!”多家出版社为何一起说“不”
- 汉代海昏侯刘贺墓园一批出土文物在广州展出
- 张文才出任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兼首席行政官
- 广州南站彻夜灯火护万家团圆
- 广西北海遭遇特大暴雨天气 强降雨仍将持续
- 云南外来投资持续增长 1至5月产业招商引资2128亿元
- 江西儿童孤独症纳入门诊慢性病保障范畴 减轻孤独症儿童家庭负担
- 海外华文媒体访江西:寻历史、品文化、观生态、看发展
- 内塔尼亚胡怼拜登:以色列是主权国家,会自己做决定
- 北京算法交易服务中心揭牌成立
- 甘肃积石山地震引发青海发生局地砂涌 两个村被淤泥包围
- 渤海首个千亿方大气田Ⅰ期海上平台全部建造完工
- 山西长子蔬菜大棚“种”出乡村振兴好“钱”景
- 第八届IPAF会议在杭州启幕 共促亚洲金融安全与稳定
- 市场监管总局组织查处制售“笔里藏刀”等危险文具行为
- 100万元上太空!你距离“太空梦”还有多远?
-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 两岸120余位太极爱好者齐聚客家土楼 交流传承太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