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漏了!这个6月南方下了多少雨 大数据告诉你暴雨是否越来越多了
中国天气网讯 “桂林暴雨变威尼斯”、“长沙暴雨1小时下了54个西湖”、“杭州灵隐寺发大水”……今年6月进入主汛期以来,南方地区的暴雨过程一轮接一轮,多地降水量突破历史同期极值,暴雨相关话题频登热搜。今年南方强降雨有多猛?暴雨如此频繁是否罕见?影响我国的暴雨是否越来越多?中国天气网盘点气象大数据,揭秘我国暴雨60年之变。
这个6月南方到底下了多少雨?多地雨量破历史同期纪录
今年6月,南方地区经历了旷日持久的强降雨,中央气象台从6月10日开始连续21天发布暴雨预警,其中4天更是发布了最高级别的暴雨红色预警。统计数据显示,长江以南地区6月的累计降雨量普遍达到300至500毫米,其中广西、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安徽等地部分地区降雨量500至800毫米,局地800毫米以上。
其中,安徽、湖南等多地雨量打破了历史同期纪录。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唐晓静介绍,与常年同期相比,贵州、湖南、广西今年6月平均降雨量为历史同期第二位,安徽屯溪及湖南的娄底、邵阳、湘潭等地度过了观测史上最多雨的6月。
从今年上半年来看,我国共出现19轮暴雨天气过程,长江以南大部降雨偏多。其中,广东海丰降雨最多,累计降雨量高达2332.6毫米,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以14个暴雨日成为暴雨最频繁的地方。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西江、长江、太湖先后发生编号洪水,长江中下游干流洞庭湖入江口以下全线超警,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西多地出现城市内涝。7月初,汨罗江干流平江站水位一度达到1954年以来的最高水位,湖南平江县启动防汛应急Ⅰ级响应,平江老城区有接近三分之一被淹,新城区接近一半被淹。来自武汉、长沙等地的多支民间救援队和来自株洲等地的多支消防救援队伍已经迅速赶赴平江,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全球变暖背景下 我国暴雨越来越多了吗?
近些年,小时雨量、累计雨量破纪录似乎已经成为了常态,不少人感觉暴雨越来越多了。来自国家气候中心数据统计显示,1961年以来,我国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平均每十年增加0.8%,暴雨站日数也明显增多,平均每十年增加4.2%。
事实上,大部分人对于暴雨深刻印象的形成,除了跟暴雨发生频次有关之外,暴雨的强度、持续时间及其影响范围还有近年来媒体的报道速度等都是重要影响因素。
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石妍表示,变暖的大气加剧全球水循环,能承载更多水分,进而导致更极端的降雨。从多年气候数据上来看,虽然降水日数减少,但降水效率提升,强度也变强了。所以,单点、局地的极端降水事件也更加极端了。
例如,2016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暴力梅”,长江中下游和太湖流域全线超警。2020年的“超级暴力梅”更是刷新了1961年来的梅雨量和梅雨天数纪录,长江、淮河、太湖发生流域性洪水,为1998年以来最严重汛情。
我国哪里强降雨多发?这十大城市暴雨打卡最频繁
从常年来看,江南、华南等地是我国强降雨多发地。中国天气网统计常年暴雨日数分布情况发现,我国暴雨最多发区域集中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海南、台湾以及湖北东南部、云南南部等地,年均暴雨日数在5天以上,江苏、浙江、安徽、湖南、重庆以及贵州中南部、湖北东部和南部、四川东部等地年均暴雨日数在3至5天,为次多地区。
相较而言,北方多地的暴雨日数明显少一些,京津冀、河南、山东、辽宁以及陕西南部、吉林中部一带在1至3天,其他大部地区年均暴雨日数不足1天。
从暴雨打卡最频繁的大城市来看,广州的年均暴雨日数最多,高达8.6天,海口、南昌分别以7.6天和6.1天位列二三名,武汉、福州、南宁、长沙、南京、杭州、上海也上榜,年均暴雨日数超过3天。
暴雨何时高发?南方战线长 北方集中在七八月
在我国,暴雨多出现在4月至9月,但各地高发期不一。相对来说,南方地区雨季战线长,一年四季都有出现暴雨的可能性,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5月至8月为暴雨多发期,有些城市如广州暴雨几乎每个月都有。而北方地区雨季短,暴雨多出现在7月至8月,其他月份概率较小。
正值暴雨多发期 出行如何避险?
目前正值汛期,各地强降雨多发,一旦遭遇暴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区会很容易出现交通瘫痪,从而影响城市正常运转和居民生活。暴雨天出行如何避险?
如果在户外步行,不要在广告牌下躲雨,避免坠物砸伤;避开变压器、电线杆等危险物品,谨防触电;此外,暴雨可能导致井盖冲开及路段塌陷,注意观察,小心前行。
如果是骑行的居民,要注意远离深水,远离车辆,选择地势较高处安全慢行;骑行时不要被雨衣遮挡视线及影响听力,注意观察路况;路况不佳时,最好推车步行,不要在下大雨时骑自行车。
如果驾车出行,出门前先检查发动机盖、车门封闭情况以及雨刮器、制动器状况;避开易积水路段,水淹没高度到车轮半径时,应挂低档少加油、慢而匀速行驶;如果车辆不小心进水熄火,千万不要再启动。
中国天气网温馨提示,针对暴雨天气,气象部门一般会发布蓝、黄、橙、红四级预警,其严重程度由低到高递增,红色预警为最高级别。公众要关注暴雨预警的发布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自身安全。(文/张慧 数据支持/石妍 唐晓静 设计/陈玉洁 魏来)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万开达高速公路忘石岩大桥贯通
- 盘点国庆黄金周出游: 本地及周边“微度假”仍是主流
- 西兰卡普弄潮“最炫民族风” 华服之美历久弥新
- 西南地区首个9H级燃气电站项目在四川资阳全面投产
- 创新药物治疗方案助骨髓移植患者摆脱cGVHD折磨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世界旅游联盟总部落户杭州 如何助力诠释“诗画江南”?
- 著名翻译家、烧伤医学专家钱绍昌逝世,享年94岁
- 重庆开行首列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
- 七国外籍学员壮乡“寻医问药” 感受民族医药文化
- 俄乌局势进展:联合国秘书长会晤俄外长 俄警告称俄美直接军事对抗风险升级
- “大房子”、多重环壕、粮仓群……河南新石器时代考古“上新”
- 广东储备可供2025年种植苗木约1.5亿株
- 阿斯利康加码“中国制造” 与无锡等多地达成合作
- 江苏宿迁打造“光伏之都”:光伏产业将跨越千亿元台阶
- 国家统计局: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
- 第二届中华戏曲精品邀请展在天津中华剧院启幕
- 悲剧重演、抗议不断,美国系统性失败显露无疑
- 为预防“巨大地震” 日本近期已开设139处避难所
- 一级谋杀罪!美联合健康集团高管枪杀案嫌疑人被检方起诉
- 中秋临近 珠海拱北口岸单日通关车辆创4年新高
- 热门推荐
-
- 官方通报广西一男生遭欺凌:2名涉事学生被刑拘
- 浙江“一区一策”释放政策红利 打造“浙江美妆”金名片
- 中国(辽宁)·墨西哥玉米文化对话会举办
- 跨境电商货物进出口占外贸比重升至约5%
- 事关2025年中国经济大局,外媒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图览
-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天山之子张仲瀚》杀青
- 第六届全国青年企业家大会在武汉开幕
- 尼泊尔前总理:各国应学习中国式现代化是如何造福人民群众的 | 建党103周年·世界观
- 小剧场京剧《成佛记》福州首演 彰显福建民俗
- 韩媒:韩国会大楼被封,已禁止议员出入
- 网络走红能“算”出来吗?
- 山东推进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 促科技资源高效利用
- 和评理|印度正在成为“外企坟场”
- 酒店退订房制度还需优化
- 广东地标特产年货大集启幕:超100款地标产品亮相
- 紧急召回!日本罗森便利店超1300袋冰块混入玻璃碎片
- 广西本土电影《三叔的风雨桥》在南宁启动
- 桂林—槟城国际航线通航
- 云南洱源突发山火 当地正全力扑救
- 天文大潮+寒潮大风为何会加剧咸潮